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清华学霸作息表”冲上热搜,1000万人被骗:高度自律后,我的生活彻底崩溃了

2022-03-23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文/唐一    编辑/MBA智库琉琉


之前,清华大学官方微博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很快就刷爆全网。



这份计划表是清华校史馆举行的“清华大学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中一份展品,来自一位本科生,上面写满了她“每天的计划”:


凌晨1点睡觉,清晨6点起床,6点40开始学习。


上午上课,中午两个小时吃饭,下午四节课,晚上9点开始到凌晨一点才睡觉。


每天学习17个小时,只睡5个小时。

图:@清华大学


“清华学霸”的作息表一公布,不少网友纷纷留言:学霸之所以是学霸,真的是有原因的!我和他们一比,真的差得远。



一时间,网上被一种浓烈的担忧所笼罩,仿佛我们没考上清华,只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只要我们努力了,一切就能变好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每天只睡5小时,学习17个小时,真的能做到吗?即便能做到,又能坚持多久?


很快,网上爆出了真相:这个所谓的“清华学霸作息表”,根本不是真的!


清华大学博士、知乎答主D.HAN曾经亲自问过这个手稿的制作者——清华学霸马冬晗,马冬晗表示,这不是自己的计划表,而是记录表。


也就是说,这上面的事项不是事先定好的计划,而是她在这一天结束后,把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情填了进去,就和日记差不多。


她自己也说,如果这是一张计划表,根本不可能有人可以完成。



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少人都觉得非常忧虑,想要成功却苦无办法,只能用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不断努力。


不少营销号也鼓吹,如果你要成功,你就要非常自律,尽可能地压榨娱乐、休息的时间,抓紧一切时间来学习。


问题是,努力固然重要,但不是成功的唯一要素,一味只强调努力,却忽视方法,只会让人在一次次失败中自我怀疑,最后失去了成功的动力和决心。


“乱打鸡血”,往往比懒惰更加容易毁掉你。


1

如果只靠努力就能成功

富士康的工人才应该是百万富翁


你见过半夜3点钟的北京吗?

你见过凌晨4点就起床学习的学霸吗?

你见过早上6点才准备下班的白领吗?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类似的句子成为了朋友圈勤奋人群的代名词,也是网络上争先报道的正面形象。


不少人看到类似的报道,总会有一种无法压抑的忧虑,仿佛有人在对自己说:


“你在玩游戏看剧,人家在挑灯夜读,你不如人家,就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所以,不少人也开始了所谓的“自律”:尽可能压缩睡眠和娱乐时间,挤出所有时间来学习、加班……


如果累了、困了,他们就会痛骂自己是根“懒骨头”,喝杯咖啡继续熬夜苦读。


问题是,这样的“勤奋”、“努力”,真的有用吗? 


有一个比喻很形象——如果光靠努力就能成功,那么富士康的工人才应该是百万富翁。


心理学家叶克斯与杜德逊曾提出一个叶杜二氏法则(Yerkes-Dodson Law)。


这个法则认为,压力和业绩是倒 U 型关系,适度的压力可以让你的表现达到顶尖状态,但过大或过小的压力都会使效率大大降低。


不少科学家也验证了叶克斯与杜德逊的说法,大量研究发现,加班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出,一周工作40到50个小时能使劳动效率最大化,超过这个时间效率会直线下降。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在这个极限内你能做到效率的最大化。


一旦超过这个极限,哪怕你再努力,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效率只会直线下降。


作为自由撰稿人,我对此深有体会。


我每天都处于高强度的写作状态,我发现只要我连续写作超过3小时,我的写作效率就会大大下降。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开始胡思乱想、写出的东西没有章法……


机器尚有需要整修维护的时候,人就更需要休息了,这是人的生理需求,和吃饭、喝水一样,不是你靠打鸡血就能熬过去的。


图源:图虫创意


2

名人故事

你信就输了


或许你会说:我曾听说过不少名人的成功案例,他们都是靠着努力才赢得最后的成功!


那我就要不得不提醒你,这些名人故事,往往都是有水分的,都是他们成名之后,大家一厢情愿打造出来的传说。


科比“凌晨四点的洛杉矶”的故事人尽皆知,但科比的老婆瓦妮莎却说,科比只试过几次凌晨四点去训练,而且训练回来就要补觉。


日本首富孙正义,曾说自己在生病住院的一段时间里,足足看完了3000本书,积累了庞大的知识量,最后才创业成功。


后来日本作家井上笃夫为孙正义写自传,他也是较真,专门找到了孙正义当年的主治医师,求证这个故事。


时隔多年,主治医师还对孙正义很有印象,他说出了真相:“3000本书应该是有的——不过都是漫画书。”


马云和他的“十八罗汉”的创业故事,大家都津津乐道,这十八人是当年跟着马云一起创业的初始员工,现在大部分在阿里身居要职。


但财经作家吴晓波一针见血地指出,“十八罗汉”一点也不神奇,在当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当时只要愿意跟着马云干,愿意每个月只领600块钱工资,就可以成为创始人。”


所以说,哪怕名人们的成功真的有努力的因素在,也不意味着努力就是唯一因素。机遇、坚韧、智慧、谋略……这些因素同样重要。


如果你深信“努力就能成功”,那你在努力过后,很有可能依然得不到回报。


这时候,你很可能就会心灰意冷,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我都努力过了,还是一点用没有,我还是继续混吃等死吧。”


所以说,“乱打鸡血”,往往比懒惰更加容易毁掉你。



图源:图虫创意

3

除了打鸡血

还能怎么做?


说到这里,或许你会问,如果我想利用好时间,不靠打鸡血,到底应该怎么做? 


简单来说,就是做到以下三步:


第一步:记录你当前的时间使用情况


其实开头所说的清华学霸马冬晗,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在这一天结束后,她会记录下一天的行程。


记录你当前的时间使用情况,就是管理时间的第一步。


作家张佳玮曾突发奇想,抽出半天当样本,来了个掐表实验:自己每逢做什么,便掐表记录,计算时间。


他这才发现,自己在这半天里,他刷网页,看微信,跟朋友聊天,打游戏,真正花在读书、写东西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在没统计之前,连他自己都没注意到。


只有知道自己每天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你才能知道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为下一步的计划做调整。


第二步:厘清自己的目标,让自己的时间紧紧围绕着这个“目标”去做。


要记住,我们之所以想要制定种种计划,并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而节省时间,而是希望能够最大效率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连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都不知道,那节省时间又有什么意义可言?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做好时间管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效率、更有意义,那你就要先问清楚自己几个问题:


我这一阶段学习、工作、生活的重点是什么?

我的时间应该如何根据重点事项来调配?

我目前的时间安排,存在着什么样的缺陷?


等你弄清了这些问题,你就能把自己的时间,调配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上了。


刚刚毕业的时候,我对社会上的一切都觉得很新奇,一到周末就到处去玩,约朋友聚会。


我过得非常充实,但并不开心,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我自己也非常迷茫。


后来我好好思考了一下,才清醒过来,刚毕业的我最应该做的是提升工作能力,融入职场,而不是想着去聚会、玩耍。


于是,我把时间更多花在学习和工作上,我在职场上慢慢站稳了脚跟,自信心也增强,也不再为了未来而迷茫。


请记住,没有意义的努力,是没办法坚持下去的,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把时间省下来能有什么用,那在你心里,估计你也不觉得节省时间是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


第三步:根据自己的最新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


时间管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不少人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打算一辈子执行下去,这样是不对的。


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阶段的重点,此时时间就应该往这方面倾斜。


因此,你应该根据自己的最新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


图源:图虫创意


4

一味强调努力

其实是另一种懒惰


说到底,时间管理的本质,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时间”本身,而是关注自己的真实需求。


不少人心目中的时间管理,不是压缩娱乐、休息的时间,就是把各种看起来有趣的事项,比如健身、烘焙,一股脑地塞进自己的时间表内。


这样是不对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通过高效的安排,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压榨自己,强迫自己去做不想去做的事情。


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舍得放弃不重要的事项,这才是时间管理的王道。


同时,也不要再用打鸡血、熬夜这样的行为来标榜自己很努力,这种行为除了心理安慰,其实毫无用处。


一味只强调努力,其实是另一种懒惰,只是在舒适区中来回打转,用无用功来麻醉自己。


它就像一种毒品,让你得到暂时的兴奋,过后却是现实的打击和无尽的空虚。


与其一味地埋头往前冲,不如静下心来想一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把事情做好。


不要被自我感动式的努力毁了自己,要带着目标工作、带着脑袋去工作。


请记住,一个人的成就,不在于他做了多少事,而在于做了多少正确、有价值的事。


-THE END-

● 作者:唐一。职场老司机,专注于个人成长和职场心得,多篇文章全网阅读量过千万,立志为所有向上努力者提供力量,现居广州,知乎@唐一。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阿何有话说(ID:aheshiwo)。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近期,互联网大厂裁员达到30%火上热搜。其实,最大的风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用过去的逻辑做事。如果你不想被淘汰,就永远不要放弃学习的脚步!


MBA智库×17年考辅实战名师推出:
《2023MBA联考极速备考训练营》

已有上千个读者加入学习
MBA智库读者限时
1元抢购



MBA智库好文精选:

 牛津面试题:“在午夜的街道闯红灯算不算违法?”你的回答,暴露了你的格局
● 2022,做好3个思维转变,助你超越90%的职场人
 “高考700分和700万,选哪个?”你活得这么努力,是为了更多选择的权利
 "13万人评分,超八成疯狂好评:《叛逆者》暴露的四个职场层次,你在哪一层?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