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下班送外卖,到底能不能减肥?

2025-08-15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外卖爱好者
来源 |  硬壳INK
2055字 阅读时间4分钟


下班之后才是属于自己时间的真正开始。


多数情况下,大家会用运动、小酌两杯或是瘫在沙发上缓解工作一天的工伤


但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却突然冒出一种反其道而行的回血方式”——下班送外卖


这不是玩笑,也不是职业转型,大学生、公司打工人、公职人员都加入了这场兼职送外卖的风潮。


当夜幕降临,大家的身份也随之发生转变:打工人卸下工牌、骑行人带上车灯,大家揣着不同的目的,打开软件接单。


大家的初衷未必是赚钱,有人为了减肥,有人想去解压,有人干脆把送外卖当成夜跑和夜骑的替代。


于是网友调侃:别轻易注册众包骑手,真的会上瘾。


忙了一天休息都还不够,下班兼职送外卖,到底图个啥?


最近,打开手机就能刷到各行各业人下班去送外卖的分享。


开始以为体验生活,细看才发现都是真的。


大家既不是被裁员,也不是为了赚钱,更像是一种主动选择自己下班后的生活方式。


为了搞清楚下班送外卖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联系到几位真实参与者。


00后小天在北京做游戏策划,他告诉我们自己跑外卖的原因纯粹是为了解压和减肥。


我本来就骑自行车通勤,最近刷到很多相关新闻,就想顺便玩玩接单试试。


“一直以为送外卖必须有电动车,注册了才知道只要你能按时送达,怎么送都行。”


流程比想象中简单:实名认证、看视频、考个试,前后不到半小时,就从公司打工人变成了兼职外卖员,解锁了众包骑手的新身份。


最终他采用自行车和步行组合的方式,优先抢家附近的短距离订单,每天晚上下班固定送5到7单。



送餐过程并非一路顺利,导航不准,顾客电话打不通,商家卡餐都时有发生。


一些人看重送外卖的减肥效果。


不为赚钱,只为出汗,将送外卖的过程看作是骑行和搬运结合的减肥法


随着工龄增长,上班久坐、肩颈酸痛的问题就会挨个冒出来。


于是,我们能看到身边很多通勤通勤换成骑共享单车,不坐电梯改爬楼。


大家似乎都在重新发明减肥方式:不是花钱去健身房买课,而是在生活本身中动起来,希望通过生活中的日常改变,保持健康。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很多职场人会在工位上悄悄用弹力带拉伸、拿筋膜球按摩放松。


另一些人则看重送外卖过程中的解压。


有人把送外卖称作是城市铁人三项


上下楼练核心、骑车跑单练心肺,就连抢单都是对决策能力的考验。


如小天所说,送外卖更像是任务型游戏,自带成就感,还附带时间管理属性。


更关键的是,你能清晰感知到任务的进度和反馈,并且还能收获一点金钱奖励。



对于为什么开始送外卖?00后女生小Z的回答很实在:因为我刚买了辆电动车,总想趁下班去附近转转。


白天她在一家小公司做行政工作,改表格、打文件。


晚上 8 点下班后,她就戴上头盔开始送外卖。


每晚接 5~8 单,每天的收入大概三十多块。


对她来说,这不只是赚钱,更像是一场主动地生活切换


兼职外卖挣不了什么大钱,但不亏路费,也没啥成本。


白天有开不完的会,永远对不齐的需求,晚上下班吹风听歌送餐,是一种从格子间抽身出来的片刻自由。


不仅是在体验生活,感觉自己多掌握一项技能,总归也能缓解一点生存的焦虑。


几乎所有参与者都提到一点:送外卖的快乐,来自它的及时反馈。


外卖作为一项奖惩分明的职业,遵循多劳多得,并且反馈及时。


和白天工作中那种改了八稿还在等甲方已读的心累不同,送外卖每一步都足够清晰。


抢到一单就是开始,跑得快一点就能完成,准点送达就会得到收益。


这种多劳多得+反馈即时的组合,都市打工人实在太久没体验过了。


时至今日,很少有人再相信“30天练出马甲线”“7天瘦10这种玄学式承诺了。


更多人想的是:今天下班,我能抓住点什么。


当人们被白天的脑力劳动和社交压力基本榨干之后,已经没有余力再进健身房,也不想在家刷短视频。


这时候需要一种轻度体力劳动进行对冲。


对很多人来说,下班送外卖的意义早就超越了挣点零花钱出出汗


它变成了一种白天高压之后的低负荷反弹,一种用轻量体力劳动重新找回生活节奏的新方式。


一种新型的情绪调节和解压方式。


从早些年的斜杠到后来的副业,说法在变,但核心是没变的,大家想让时间更值钱,想让生活更高效


去健身房要花钱买课,忍受推销,但去送外卖却能倒赚一笔。


对很多人来说,正是这种边动边赚方式充满吸引力。


我们之前关注过的工位健身”“超市赶海”“爬楼减肥等选题也都是年轻人对时间利用、经济回报、效率最大化的追逐。


有人通过送外卖探索了生活半径,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外卖路线日记”“家门口的小吃摊


有人通过下班送外卖收获了满意的瘦身成果和精神秩序感的重建。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兼职送外卖终究是一张临时的生活体验卡。


轻松地尝试,不代表现实的轻松。


对真正靠它谋生的骑手来说,这份工作意味着烈日、风雨、不确定的路况和平台规则和看不见的辛苦。


也许通过这种兼职尝试,可以让两个群体之间多一点理解和尊重。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图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