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返贫有了实感!
2025-09-19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中午划着手机百无聊赖的找外卖,突然发现了CBD那家精致的西餐厅。那家原来人均300+的西餐店,外国歌手驻唱,烛光摇曳,小资氛围拉满,年轻人过生日、聚会、求婚都得去打卡。我原本以为这种店的外卖怎么也得百元起步,结果点进去一看,牛小排套餐用券后才25块。不仅仅是这家,附近好多家西餐厅基本上都门可罗雀,即使不断降价促销,也没什么人。大量五星级酒店自降身价摆摊,直接卷到了夜市大排档;降薪裁员失业都听麻了,“消费降级”也不再是新闻,它成了我们每一天的日子。我有个朋友,前几年不管什么时候见到她,都是一身名牌衣服、名牌包,现在突然风格大改,平价休闲装、帆布文创包,逛街也从各大品牌店换成了各种直播间。9月份,她刚把孩子从一年学费十几万的国际学校,转到了免费的公立学校,前几年还坚定要送孩子出国留学,说不过是卖一套房的事,而现在房子成了聊天忌讳,谁不是在精打细算过日子……马术、击剑、高尔夫、钢琴,这些“高端社交”的敲门砖,后来发现,真正的敲门砖只有够硬的家庭实力,这些既花钱又撬不开有钱人的社交圈。舞蹈机构、少儿编程机构、少儿篮球机构、美术机构、早教机构、钢琴机构……学费打了水漂,哭都没地儿哭。你看,跟中产高度绑定的上下游产业链,正在一段一段地断裂,像放鞭炮一样……今年的股市也挺魔幻的,或者更贴切的,叫魔幻现实主义。——到9月8日,全市场竟有40%(2146只)个股涨幅跑输大盘。我身边的朋友,去年10.8带着几乎所有积蓄大几十万入市,结果到现在还没解套,还在亏损。还有不少人,晒自己亏损仍超过50%的个股,一片“绿油油”。年初到今天,约25%的股票年内涨幅不超过5%,还有17%股票是下跌的。散户贡献了市场80%以上的交易量,却只分到不到9%的盈利。这种“指数牛市,个股熊市”的分化,让许多投资者陷入“满仓踏空”的困境。一方面是市场分化严重,另一方面是散户爱追热点,容易被“割韭菜”。最近,市场上还出现了“卖房炒股”的声音,如果纯靠运气,那真是不敢想……前两天偶然得到消息,一个多年没联系的同学,最近从大别墅里搬出来,带着老婆孩子搬回了市区普通小区。别墅、大平层豪宅换普通小区,主城换到城市边缘,三环换到五环……房子,曾经是中产的“财富图腾”,现在也让越来越多中产,放弃了幻想。有人把全国各个城市,从2015年到2015年上半年的的平均房价做了梳理,发现很多城市的新房均价,已经回到2016年、2018年。北京,今年上半年新房均价3万2,价格回到了2017年;关键是,十年前卖的是三环啊!现在可能卖的是四环五环!对于那些在高位接盘、等“解套”的中产们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房子不再是“稳赚不赔”的资产,而是变成了“烫手山芋”。未来十年的大趋势,是从“消耗型投资”到“养成系”资产!有人可能要反驳说,也不是大家都在返贫吧,哪怕下行期,依然有不少有钱人。真正在塔尖的有钱人,无论上行期还是下行期,都不缺钱,也不会突然返贫。底层本来就没钱,上行期都赚不到钱,下行期也不可能更赚钱。唯有中产,夹在中间,尤其在经济下行期,过去积累十余年的财富,稍有不慎就一夜返贫!未来唯有跑赢大势,跑赢绝大多数人的,是优质资产“养成系”!啥叫“养成系”投资?简单说,不是快出快进的投机,而是选对优质资产,投入时间、精力和资源,让它慢慢增值,成为一颗专属你的“摇钱树”。拥有最强确定性,哪怕在未来依然有强确定性,不会随时塌;稀缺,啥时候都稀缺,比如上升市场里,最稀缺的地皮;现金流,现金流才是未来的“摇钱树”,养现金流,远比囤现金重要的多;通俗点说,“养成系”投资就像你在找共度余生的对象,不看眼下多风光,看未来多可靠。不得不承认,我们过去依赖的那套“投资-回报”逻辑,正在失效。当寒风再横扫过来时,你一手养大的优质资产,才能帮你安全过冬……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