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大钟寺人工智能先导区同期活动在中关村南大街方圆大厦创伴空间举办。作为这一国家级年会14年来首次延伸至街镇层面的活动,来自政府、高校、企业、法律界的80余名代表齐聚海淀,围绕“智汇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变革”主题,为区域AI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活动由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办事处主办,街道办事处主任郭锡山主持。
“北下关街道大院大所云集,科技实力雄厚,作为大钟寺人工智能先导区的核心承载地,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从服务企业、建设生态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整合辖区科研与企业资源,推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助力大钟寺人工智能先导区建成‘技术创新策源地、知识产权服务示范地’,为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北下关街道党工委书记付海涛在致辞中说。
主旨演讲环节,国家知识产权局与知识产权出版社专家带来政策“及时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二级巡视员周胡斌详解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最新修改内容,明确AI相关专利审查的新变化。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二级巡视员曹新伟结合实践案例,分析人工智能领域商标审查的具体要求,为企业申请商标提供实操指引。
知识产权出版社咨询培训部副主任葛亮介绍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与培育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指明方向。
高校与企业代表的分享则展现了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双向奔赴”的具体路径。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法商管理系主任、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恒从法律视角出发,分享了自己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抖音集团知识产权交易与技术信任总监孙振华从企业重点项目切入,分享了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双向互动的实践路径。
美团公司商标版权事务负责人胡湛则介绍了商标领航数字服务、品牌赋能本地生活的经验,为人工智能赋能生活提供更多参考。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中,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文海涛,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知识产权与企业发展处处长、副研究员杨洋,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顾问李石等嘉宾,围绕高价值专利培育、AI数据资产保护、政企协同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等热点议题展开交流。
本次活动得到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支持。
创伴空间是首创城市发展集团旗下的多元办公空间
项目于2021年7月更新改造完成
配置有精装修独立办公、开放办公、会议、路演、培训、设备机房及咖啡吧、茶吧、餐厅等多种空间,
满足企业办公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