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太忙,心太累,是种什么体验?
工作列表里永远都有干不完的待办事项;
在领导眼里,自己永远是旋转不停的机器,连停下来的开关也不由我们掌控;
无数周末的晚上,躺在床上,一想到周一即将来临,就倍感痛苦。
上班真累啊!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对上班只有疲惫叠加的粗浅感受,毫无价值感充盈的深层满足。
其实,上班累主要原因是太有执念。在工作中如果少在乎如下三件事,工作的压迫感会减少很多。
太在乎犯错带来的虚无后果
我刚转行干审计时,被分配到一位资深的项目经理的组里。因为害怕工作上犯错,给经理留下不好的印象,干什么都畏手畏脚,怕这怕那。
那段时间,伴随着这种过于扭捏的心态,不仅我的工作进度拖了项目组的后腿,还让我怀疑起自己的工作能力,情绪耗损严重。
后来经理找我谈话,知道我工作表现不佳的原因之后,直接告诉我:“不要害怕犯错,谁没犯错过呢,大胆地去做,况且这还有我顶着,你怕什么?”
之后我放下了自我设置的心理障碍,开始跟上项目组的进度,慢慢地工作表现也有了起色。
职场上,不要给自己预设不犯错的结果,也不要夸大犯错带来的虚无后果。这样只会让工作变成累赘和负担。
很多人把犯错的后果想得过于严重,好像犯了这次错,领导就不再给机会了,升职加薪就远离我了。
工作中很多错,设想的结果往往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也不会严重到成为脑袋里演示的那个“剧情”。
大胆一点,把自己从“工作犯错”论的想法里解脱出来,或许工作才会反过来被你驾驭。
太在乎工作的回报和自己期待的勾稽
小野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凡事都讲究付出要和回报对等。之前的好几份工作,因为干得多拿得少,索性辞职。
如今这份工作,已是他换的第四份工作。每次干完项目分配绩效,总会和领导为几百块的绩效分配,争得面红耳赤。
什么都分毫必争,让自己疲累不说,时间一长,领导不敢用,同事更不敢惹。
与小野相反的是小樊,他才来公司没3年,就成了部门里的骨干。别的同事不想参与的项目,他申请去,别的同事嫌弃的组,他申请跟。
刚开始同事们都说他傻,反而我觉得他是聪明人。他内心有清晰的目标,想尽量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起不同类型项目的实战经验。
每天你都能看到他脸上的笑容,很少能见到他负能量缠身的时候。他通过一年又一年的高速成长,早已成为领导器重的对象。现在公司但凡有优质的项目,领导都会优先考虑他。
小野小樊对于工作回报的不同心态,让他们走上了不同的职业道路。
工作一定要干自己喜欢的,一定要追求付出和回报完全正比。一旦选择的工作和自己的预期出现偏差,便会陷入到内耗当中。
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参照付出和回报全然挂钩的标准。很多时候吃点亏,少去强化付出回馈对等的期待,更加专注于当下工作能给自己未来带来的好处上,反而能减少因此在工作中的内耗情绪。
太在乎自己工作是否具备核心属性
参与项目,一定要负责核心的部分;工作选择,一定要选锻炼价值最大的。
职场人对工作内容有高要求,是好事。但如果事事都把自己架在“核心”的位置上,绝不轻易让自己沾一点非重要的工作,其实是变相地把前路堵住了。
有网友分享到,以前他带过一个年轻同事,刚跟他的时候特别主动好学,有旺盛的上进心。他主动想帮网友分担核心工作。
网友便把一部分工作交给了他,结果交付出来的成果完全不符合标准。后来便再也没有让他接触重要工作,有一天同事找他提了辞职。
辞职的原因,同事直截了当摊明,他干不了杂活,认为没什么锻炼价值,他只想干重要的工作。
从小白到高手,有一个漫长的蜕变过程。谁都不是一上来就天赋禀异,能掌控大局,被领导赏识委以重任。如果随时都在考虑,工作是不是重要的,角色是不是核心位置,岗位承揽的工作对成长提升快不快。
一旦工作本身内容,背离职场人的定位,只会加重我们对于工作的抗拒,累感值也会直线飙升。
从非重要到核心,需要经过打杂到负责到掌控全局的关关升级。一上来就想单刀突破,成为出类拔萃的存在,几乎不可行。放下心中对于“核心”的在乎感,才能给自己的工作解绑。
工作太累,源于心中的执念过深。
管理好对于工作的期待值,才是我们解放自己的关键。愿每一位职场人,都能掌控心态,完成职场升级。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