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上海房东遭遇“演员买房”杀猪盘,60 万里面的人性很复杂……

2025-09-28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桌子先生
来源 |  桌子的生活观
3549字 阅读时间7分钟

万万没想到,曾经高攀不起的房地产市场,如今降价到了“烂白菜”的地步。


在北京,北四环某些老小区,均价比2021年峰值跌了38.7%,价格大幅度缩水;


在上海,某远郊小区的房子从400 万跌到 206 万,可以说是拦腰斩断了。


深圳和广州的情况也不遑多让。


连一线城市都如此低迷,更别说二三线城市和县城的房价了,几万块钱就能买一套房子的时代已经到来。


很多房子持有者感叹:啥事没干,财产一朝归零了。


房子大跳价,卖不出去,在这样低迷的行情下,很多房东开始焦虑和恐慌,那些掏空六个钱包买一套房的家庭,连觉都睡不安稳。


于是,在这样焦虑情绪蔓延的情况下,一些牛鬼蛇神就出来悄悄活动了。


你想象不到,有人为了在低迷的市场下捞油水,各种下作的手段都使出来了。


最近,上海曝出了一则丑闻。


一个房东要将自己的房子出售,他心理预期的底价是538万元,价格还有很小很小的谈判空间。


但中介和买家却像吃准了他一样,一开口就亮出了他们心中的底价:480万。


房东急了:这也降得太厉害了!这是房子,不是白菜!


但尽管这个房东在反驳,而买家和中介却不为所动,依旧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他们态度强硬,没有回转的余地。


此时的房东已经被击破了心理防线,怕好不容易有个出价的客户会走,又怕别的客户会出更低的价格。


于是,这对中年夫妇只能不断降价,最终给到510万的价格,但男主人的眼眶里已经泛起了泪花。


这套房子几乎耗尽了他们全部,辛苦打拼一生,没想到挂到市场上如此“贱卖”,任谁心里都不会好受。


但这个房东万万没想到,他掉入了中介挖的“陷阱”:


买家是假的,交易是假的,只有杀猪放血一般的降价是真的!


这是怎么回事?


最近,上海就曝光了多起“中介PUA房东”的恶性骗局。


很多房东会选择把自己的房产委托给中介出售,在这个市场,中介公司虽说是中间商,但他们硬生生地掐断了房东和买房者之间的联系,让双方的信息都不透明。


而这个时候,猫腻就出现了。


有记者暗访发现,一些二手房的中介会招募“临时演员”来看房,甚至雇人来扮演买家,将价格压至“白菜价”给房东施压,让房东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后,最后只能草草将房子出手。



有机会的话,他们还能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中吃个脑满肠肥。


真是既狡猾又狠毒。


有很多中介在网上发布帖子招募“看房演员”。



一个暗访记者应聘后,与某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相约去某小区看房。


记者发现,在这场“双簧表演”中,中介把那副“宰房东”的贪婪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


首先,他们会带“看房演员”多看房子。


招募好所谓的“买家”后,他们会带着“买家”四处看房子。


有中介透露,公司要求是每天必须要带15个客户看房,每个客户都要看个十几套。



为了防止穿帮,房产中介教暗访记者:你要尽量多讲房子的优点,而缺点只提1到2处,不然房东可能会怀疑你是演员。


然后就到了第二步,就是出价。


他们会带“买家”熟悉周围的市场之后,装作一副很熟稔的样子跟房东压价。


某小区有套房子挂牌价是339万,吹嘘同小区同户型的最新市场成交价是285万元。


而他们不管楼层和装修情况,都要买家从280万报起,砍价60万起。


听到这个价格,房东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


眼见房东心理有了预期,中介们就会一鼓作气,指导“买主”态度更加强硬,不能松口,直到房主防线渐渐崩塌,最终达成交易。


甚至有知情人士透露他们惯用套路,如果有真实的买家出270万的价格,他们就会要“临时演员”一轮一轮出价,出260万、250万、240万,最后房东心态崩溃,只能选择那个最高的真实买房,中介从而可以赚到数万中介费。


这种骚操作,这哪里是卖房,分明是把人当猪宰啊。


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流失,更是对市场的践踏。


有中介神秘兮兮向暗访记者透露,他们利用这样下作的手段,一个月至少有50万的进账,这种操作手法可谓是比贩毒还赚钱了。


上海市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说:


中介这种操作,实际上是在制造房东的焦虑,给他们施加压力,让他们觉得这次如果不答应,顾客就会流失。


但这样的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欺诈,房东可以起诉挽回损失。



这个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而很多网友看完后表示很愤怒:



坑完买家坑卖家,精心策划“套路”来操控人心,他们赚得盆满钵满,房东亏得眼泪汪汪。


这样的黑心中介,恶劣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类似这样的猫腻还有很多。


宁波业主小朱,最近有一套房子想要出售。


中介门店前段时间联系了她,声称有买家想要看房,有购买的意愿。


买方也姓朱,是个男士,在中介的助推下,房子降价150万成交。


做到这一步,房主小朱一家算是退了一大步了。


但买家才付了个首付,就说要过户,想要用这个房子贷款。



单纯的小朱没想到其中的蹊跷,也同意了。


但一段时间后,她却意外地发现,户主根本不是当时的买方朱先生,而是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翁女士。


她慌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更让人匪夷所思。


她竟然在二手平台上看到自己这套房还在出售。


原来,朱先生买了她的房子后,付了首付就说要先拿她的房子抵押贷款。


过户之后,朱先生又把房子降价卖给了翁女士。


而翁女士再次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挂出这套房子。



整个过程,中介在推波助澜不断赚取佣金,而原房东小朱最惨。


到现在为止只得到了首付,尾款没拿到,但房子也不是她的了,维权极其艰难。


小朱后悔地说:谁能想到,拥有实体店的中介,会是骗子呢?



他们大大方方地坐在那里,设了个局,普通人没有经验的,一头就扎了进去。


中介,本来就是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一家桥梁,不管是房主还是买家,都对他们予以了充分的信任,谁能知道,开门做生意的人还能有这一番坑人的套路呢?


这样的套路并不是今年才有。


“中介公司买走房子,用便宜的价格装修,然后再高价卖出去,相当于串串房。”



“搞阴阳合同,吃差价”



“假合同骗取买房者的购房款”



“假的低价房源,骗取购房款”



截止到2023年末,我国房产中介从业人员为186.7万人。


这一百多万人中,绝大多数的薪资都是“无底薪模式”。


没有底薪,意味着全部拿提成,而在目前房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生意越发不好做。


于是,有人为了赚钱,良心黑了,滋生出很多坑人的套路,把整个市场的水都搅得天昏地暗。


不过,也有不被中介套路,一直坚定自己想法的。


上海的爷叔李先生,手上有套房子想出售。


中介小张就带着几个假的“客户”来看房。


这些“客户”一进门就挑毛病,一会儿嫌户型老,一会儿说装修过时,然后就往死里砍几十万。


小张还在旁边煽风点火:“李爷叔,您看,现在市场不好,隔壁那套户型差的都降了15万才成交呢!”


李爷叔心里那个气啊,这房子怎么就一文不值了?


李爷叔平时就爱看些法律节目,知道中介这种行为叫“民事欺诈”。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手上却开始收集证据。


每次中介带“假客户”来看房,他都悄悄录音,把中介和“假客户”的对话都录下来。


他还特意去网上查了同小区同户型的真实成交价,心里对自己的房子价值门儿清。


中介再怎么说市场不好,房价跌了,老李爷叔心里都有数,根本不为所动。


当中介和“假客户”再一次上门来看房时,李爷叔选择报警并把之前录好的录音给警察听,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哪个中介敢糊弄他了。


李爷叔的案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低迷的房产市场,作为卖家,我们也不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


卖房不是一场单向的“被动挨打”,而是考验智慧和勇气的博弈。


那么,如何拿起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呢?


第一:不要偏听偏信,多方面了解整个片区的房产市场。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很多房子的售价在网上可以查到,查到之后还需要去找人证实,因为有些售价是为了避税,故意把价格做低的。


全方位地了解市场价格,才不会被中介忽悠。


第二,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找几家中介,对比价格。


我们买东西的时候知道要货比三家,卖房子更需要这样。


很多中介为了掌握话语权,一般都会要房主跟自己签“独家”,但这样做的风险就在于:


你全权委托他们办事,他们就觉得分分钟拿捏你了。


任何时候,不要太轻易相信人性,多对比总归是好的。


第三:衡量一下租售比。


中介疯狂打压价格,我们不妨算算租售比,有些地段的房子,出租的回报比出售更高,那又何必这样匆忙大出血卖掉房子呢?


第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稳住自己的心态。


卖房或者卖房,其实到最后还是讲一个缘分。


如果你急吼吼地想要出售,一眼就被人看出你的底牌,那吃亏的就是你。


反而那些神情淡定的房主,中介摸不清楚他们内心的想法,可能还会在套路他们的时候,斟酌再三。


而你也能在冷静中,找到中介们的破绽。


房子,是每一个人安家立命的地方,那是好几代人毕生的心血所系,一定不能轻易被人忽悠了。


做足功课,保持清醒,敢于亮剑。


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家”的买卖中,得到一份舒适和安心。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图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