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星巴克随便用,而瑞幸为什么不提供WiFi?

2025-10-04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张壹
来源 |  咖新社
1279字 阅读时间3分钟


一杯9.9元喝上的瑞幸咖啡,到底还该不该提供一套WiFi服务?


最近,有网友在瑞幸门店点完咖啡后,去问WiFi密码是多少,结果被门店直截了当地回复:我们不提供WiFi。


话题来源,小红书博主“神经末梢”


对比星巴克的“随便连”,网友瞬间破防:难道是9.9的我不配吗?



01

就是员工也没办法连WiFi


最先涌上来的,是一片调侃。有人接话丝毫不讲人情世故:9.9确实不配啊,还有人干脆打趣:“好神奇,你为什么不去星巴克?”,把这件事直接玩成了梗。



但很快,讨论逐渐认真起来。


有员工现身说法:瑞幸咖啡员工都不让连,让你连


  • 员工也不知道密码啊主要是。


  • 我自己有时候都分享热点给店里设备用,哪有网给你用啊。



还有人补充:“店里那么多设备需要联网,万一给客户用了设备断线几个小时经理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而且设备断线了,运行情况不清楚,物料温控情况不清楚,说不定还要报废掉,全是损耗。”



也有人吐槽得更直白:员工都用不了,更别说你了,WiFi只能给店里的设备用,不然连的多了卡怎么办。


  • 不仅给不了顾客,有时候单屏机卡顿还要连我们员工的。



这种“自黑式”分享,让员工的两难显得格外真实。


更有网友把矛头指向对比:“瑞幸本来就没有网络啊,电视和单屏机的网络都是公司统一控制的,人家主打一个快餐式,拿了就走,很多都是只有一个小窗口,有座位已经不错啦,星巴克才是一个提供喝下午茶的休闲场所吧”




02

为什么瑞幸不给WiFi?


从评论区员工的自述和网友的态度来看,大家明显倾向门店一边,原因也可以理解:


第一,瑞幸的网络主要是给设备用的。


点单的单屏机、库存管理、冷柜监控、支付终端,全都需要联网。一旦顾客接入分流,哪怕只是短时间卡顿,都可能导致订单积压、库存报错,影响的不只是服务体验,甚至可能造成损耗。



第二,瑞幸的门店模式本就不是“坐一天”的场景。


星巴克的定位是“第三空间”,希望顾客在里面工作、社交、谈生意,WiFi和插座是必需品。而瑞幸从诞生起就是“快取快走”,更多的是小店型、档口店,核心逻辑是让你下单、取走,而不是鼓励久坐。



第三,成本和效率的考量。

为顾客单独配WiFi,不只是装个路由器那么简单,还涉及带宽费用、管理成本、设备安全风险。对于主打性价比的瑞幸来说,这笔投入未必划算。


在不少人心里,咖啡店理应有 WiFi、有插座、有座位。毕竟星巴克把这种体验深深植入了大家的认知。于是,当有人花9.9拿到一杯咖啡,顺手问一句WiFi,却得到“不提供”,自然就会觉得有点“身份落差”。


有网友说:星巴克卖的是社交场景,场地,瑞幸卖的是咖啡饮料本身。这句话一针见血。前者让你在那待一下午,后者只想让你快取快走。



星巴克代表的“第三空间”:主打舒适环境,瑞幸则代表的“快咖模式”:高性价比和快节奏,两者的策略没有对错,只是选择不同。星巴克卖的是场景附加值,所以一杯几十块,瑞幸卖的是普及性,所以一杯9.9。



03

结语


有人在意一杯9.9没有WiFi,有人觉得反正是买来带走,根本无所谓。对于瑞幸来说,把钱花在稳定供应链和优惠价格上,可能比提供WiFi更符合它的定位。



在星巴克,你买的是一个下午的空间体验;在瑞幸,你买的是一杯随时随地的咖啡提神。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图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