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揭秘寒武纪:从濒死到股王,3大逆袭关键点!

2025-10-10
文章转载自"淘工位"

寒武纪:从“寒王”到“股王”,国产AI芯片的惊天逆袭!

你是不是也好奇,一家公司怎么从被唱衰到股价超越茅台?是不是总听说AI芯片高大上,却不知道它到底和咱普通人有啥关系?其实啊,寒武纪的故事,就像一部现实版励志大片,充满了反转和悬念!今天,咱就来聊聊这家被称作“中国英伟达”的企业,它凭什么在逆境中崛起,又面临哪些不为人知的挑战?

💡 天才兄弟的AI梦想启航

寒武纪的起点,源于一对天才兄弟——陈云霁和陈天石!他们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路跳级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博士毕业后进入中科院计算所。哥哥搞硬件芯片,弟弟攻智能算法,两人一拍即合,想把AI和芯片结合!

但十几年前,AI还是个冷门领域,连几十万经费都难申请!幸亏中科院领导慧眼识珠,支持了他们的研究。2015年,他们搞出了全球首款深度学习处理器原型芯片!那时候,英伟达也刚起步,寒武纪其实和它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不禁让人感叹: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啊!

  • 关键突破:全球首款AI芯片原型,奠定技术基础

  • 资本加持:2016年成立公司,中科院和科大讯飞等早期投资

  • 风口助力:谷歌阿尔法狗引爆AI热潮,寒武纪融资一路开挂,估值冲到10亿美元,成为全球唯一AI芯片独角兽!

⚠️ 华为合作与背刺危机

2017年,寒武纪迎来高光时刻——和华为合作,为Mate10的麒麟970芯片提供NPU技术!华为Mate10成了全球首款AI手机,寒武纪名声大噪!2018年B轮融资后,估值高达25亿美元!

可好景不长,2019年华为转向自研AI芯片,合作终止!要知道,华为曾贡献寒武纪97%以上的收入,这简直是致命打击!寒武纪瞬间从巅峰跌入谷底,无数人觉得它“必死无疑”!但危机也是转机,寒武纪被迫转型:

  • 战略调整:从手机芯片转向计算集群芯片,推出思元系列

  • 算力基建:为地方政府建算力中心,填补收入空白

  • 中立定位:只做算力供应商,不和客户竞争AI应用

尽管努力,寒武纪连续4年亏损,质疑声不断!直到2024年第四季度,它才首次盈利!2025年上半年,营收暴增4347.82%,达到28.81亿元!国产替代风口下,寒武纪终于起飞!

🌟 股价暴涨与隐忧交织

2025年7月起,寒武纪股价从520多元飙升至1500元以上,超越茅台成科创板“股王”!但咱别光看热闹,背后问题可不少:

  • 依赖单一客户:从华为到国资算力中心,再到互联网公司,总靠一个大客户!万一客户变卦,风险巨大!2025年业绩说明会上,寒武纪对客户细节避而不谈,这种不透明性让人担忧!

  • 内外夹击竞争:对内,华为晟腾等对手虎视眈眈;对外,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供应链随时可能断供!寒武纪只能靠差异化竞争——提供更低能耗、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并坚持中立姿态,不和客户抢市场!

  • 开发者生态薄弱:相比英伟达的CUDA生态,寒武纪的软件工具链还不够完善!开发者迁移和兼容成本高,影响使用体验!生态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寒武纪还得加把劲!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短期难解!但寒武纪在努力:构建多元化供应链,提前备货库存,尽管压力大,却能对冲风险!总的来说,它踩中了国产替代的风口,资本市场需要这样一个标杆!

真正的逆袭,从来都是坚持与机遇的碰撞!寒武纪的未来,你怎么看?是会成为中国的英伟达,还是泡沫一场?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和AI创作

END

FOCUS ON US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