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明明看准了一个风口行业,投入了大量资源,结果项目说停就停,前期投入打了水漂?
最近,海南华铁就经历了这样的尴尬时刻!这家原本做设备租赁的传统企业,好不容易签下近37亿元的算力大单,结果合同说终止就终止了!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笔订单金额相当于公司去年营业收入的七成!这么大的单子说没就没,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海南华铁原本是做高空作业平台租赁的,说白了就是租建筑设备的。2021年到2024年,公司营收从26亿增长到51亿,但净利润却波动明显,2024年只有6.05亿元。
眼看着传统业务增长乏力,公司决定转型!
2024年海南省国资委成为新实际控制人后,海南华铁迅速布局算力租赁行业,试图从传统工程设备租赁向新兴的AI算力领域转型。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签订算力服务订单金额达24.75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近7亿元!
今年3月,海南华铁披露了一笔重磅订单:子公司与杭州X公司签订《算力服务协议》,约定提供为期5年的算力服务,预计合同总金额36.9亿元!
但奇怪的是,公告中并没有披露X公司的具体信息。
公司解释称:"客户名称等信息涉及商业秘密,按照规则披露将导致违约或可能引致不当竞争。"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一家杭州的公司能够一次性订下如此巨额的算力订单,其身份其实并不难猜。"
更专业的角度看,算力租赁行业目前采用的算力卡大多来自英伟达,而高性能算力卡在国内的获取和使用受到限制,所以客户信息通常不能对外说。
在海南华铁获得这笔订单前后,正值国内算力需求爆发期!
互联网大厂满足算力需求主要有两种途径:
国信证券分析师指出:"在全球高端AI芯片供给紧缺的背景下,以租赁代替购买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这种租赁模式因地制宜且性价比更高。"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市场需求这么旺盛,为什么37亿的订单还会被取消?
海南华铁相关负责人给出了解释:
"解约原因在于上游设备供给方价格发生较大波动,下游客户对设备需求也有变化。"
具体来说:
今年2月,由于DeepSeek火爆引发算力需求爆发,高端算力芯片价格波动加剧,公司需要考虑毛利率等综合指标。
其实,海南华铁的情况并非个例!
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目前算力行业需求呈现两极分化。市场对高端算力的需求仍然十分紧俏,而低端算力则需求表现不佳,存在租赁困难的情况。"
在海南华铁宣布合同终止的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就此事向公司及其董监高下发监管函,明确针对重大合同终止事项提出监管要求。
更严重的是,10月16日晚间,海南华铁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理由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不过公司强调:"截至公告披露日,原协议尚未履行,未产生实际采购成本或资本性支出,也未对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产生实质性影响。"
真正的转型,从来都是在试错中不断调整方向!
你怎么看传统企业向AI算力领域的转型?评论区告诉我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