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焦虑吗?每天刷着AI新闻,看着别人用ChatGPT月入过万,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
别慌!微软中国CTO韦青刚刚给出了答案:未来的商业蓝图由两个核心构成——前沿组织和超级个体!
当机器替代行动力、计算力,甚至部分思考力后,真正决定未来的,是人自己!
经历了深扎的根、强健的茎、茂密的叶之后,现在到了开花的环节!
前沿组织不是凭空出现的,前提是企业必须真正完成数字化转型,将知识转化为完备的数据储备。有了这个基础,组织里的每一个流程、个体和工作,就可以被人工智能赋能!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进入了人机配合的新阶段:Intelligence on Tap——随时随地、拧开水龙头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智能!
但组织是由个体构成的,所以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超级个体!
从个体演进来看,我们会从人机配合,到驾驭机器。在知识及知识以下的层面,机器会越来越强。而人只要把自己发展成超级个体,能够指挥这些有了知识的机器来帮助他做事,就抓住了这轮信息文明的基本方式!
就像电气化时代,真正负责发电的人口微乎其微一样,智能时代真正从事算法开发的人口比例也将是微乎其微的。
过去,很多员工面对任务时的思维范式是:"我不会,所以我不会做。"而超级个体之所以变得重要,正是因为机器赋予了我们转变的能力!
超级个体的四步进阶:
一旦有了指挥能力,你就可以跟机器边做边学。这个过程中,你自然会对机器的能力祛魅!
在信息文明下,当超级个体和前沿组织不断出现之后,对人的核心要求发生了根本变化!
沟通交流、说服与个人品牌建设成为了必备技能!
在农业文明下,你可以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信息文明下,在一个每个人都被互联的情况下,你必须有能力向世人展现你真实的面貌!
图尔敏的论证法:与机器的沟通艺术
门罗五步演讲法
我们正处于一个越来越难以仅凭学历选拔人才的时代!
未来的选拔标准必然会从一张纸的证书,转向你的终身数字足迹!你每一次发声、每一张照片、每一个视频、每一个论文、每一个表态,所有这一切都是你的数字足迹!
它比任何官方说法都更能有效地表达"你是谁"!
在媒介噪音越来越大的时代,我们必须开始有对于数字化信息的零信任的基本概念和素质!"零信任"不是说不信任,而是要求你默认所有未经验证和溯源的信息都是偏的或者是假的!
当有了根、有了茎、有了叶、有了花之后,我们真正要的到了"果"这个层面的话,如果真是一步步走上来的话,我们可能就会发现,这个"果"是一个更加难以简单回答的话题了:人生的意义!
如果你已经有了新的知识储备,也完成了21世纪新扫盲,也训练出了很多像孙悟空的毫毛一样的小猴子(智能体)。你也跟其他的类似人类互相合作交流,大家志同道合,一块自己构建一个超级组织或者前沿组织,或者说加入一个前沿组织,这些都做到了。
请问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程序员的世界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个潮流!
原来大家都知道35岁是一个"魔咒",对吧?35岁之前和35岁之后,似乎是两个世界。但是,当机器能够把很多代码写出来的时候,现在35岁以上、45岁以上、55岁以上、65岁以上,甚至75岁以上的程序员,越来越值钱了!
斯坦福的研究报告已经印证了这个趋势!过去这五年的数据,真正在工作上受影响的30岁、40岁以上的人,反而远小于20到30岁之间的人!
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35岁这个"坎"变得反过来了。一个"反年龄效应"已经出现了:年龄越大越值钱!
但这个值钱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那些没有放弃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工业文明异化成一个机器的人,年纪越大越值钱!
我们人类由于先天的眼、耳、鼻、舌、身的局限,只能感知到一个人择世界(中观世界)。极大、极小、极远、极近,都是我们不经训练的大脑无法理解和感受的。
我们目前的竞争,都集中在"人类的理论已知域"内部,这是一个标准的有限游戏。而机器正在帮我们轻易地遍历和穷举黄圈,使知识不再成为人才选拔的标准,而智慧和价值观才是!
人类的未来,在于提供异常值,选择异常值,即黄圈外面的可能性(蓝色未知域)!
智能机的作用不是代替人,而是帮助人类利用已知,探索未知!
科技向善,以人为本,不是口号,是现实!
在AI时代,真正稀缺的不是技术能力,而是保持人性、发挥智慧的能力!
你觉得在AI时代,什么能力会让你脱颖而出?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记得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在AI时代乘风破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