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插座APP

用手挣的是辛苦钱,用脑挣的是轻松钱。可惜太多人为了挣辛苦钱,而放弃了思考,将更多财富和职业的可能性拱手相让。这篇文章3100字,预计花8分钟读完,建议大家把时间花在思考上,不要去做只为了赚钱的事,尽量做“顺便赚钱”的事。来源 | 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
一方面,虽然大家都在网上痛斥996(996工作制,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一周工作6天)、厌恶加班,但现实里绝大多数人没太多选择权,只能老老实实地做千万忙碌上班族中的一员。另一方面,很多人已经赚不动钱了。到了一定岁数,体力精力逐渐触碰到天花板,想逼自己一把都难免身心俱疲。

什么是辛苦钱?
为了挣钱而挣钱
我有个UI设计师朋友,她早期在一家小公司作图,计算奖金的方法很简单:公司对图片的需求量不算太大,要求也不高,时常稍作修改就可以了。她想提高绩效奖金怎么办呢?那就把其他部门的日常图片需求都包揽过来呗。过程中没有任何乐趣,更别说什么成就感和满足感了,每天厌倦又麻木地处理图片。钱确实多了,到手的工资从原先7千左右,绩效好时能拿到8千。拼死拼活多了1千块。当发现多辛苦些可以赚到钱时,不管赚到多少,也不管回报与付出是否成正比,只会通过更加辛苦去获取收入。当然,如果你真的非常需要钱、或是想尽快累积第一桶金,是可以这么做。你每天做着一份没什么幸福感的事情,每个月唯一开心的时刻就是收到工资到账短信时。为了增加收入或保住饭碗,体力和精神持续紧绷,几年下来鸡血渐消,内心只剩下一地鸡毛。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Bert Hellinger)说过一句话:“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最节省时间的方法
把时间花在思考上
前阵子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全网刷屏,将外卖骑手这个岗位,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这份高危+高强度的工作,为什么如此吸引年轻劳动者?我在B站(bilibili,视频平台)关注一个送外卖的视频up主,他曾坦言,送外卖虽然辛苦但相对自由,收入也还不错。他只要在3-4小时的高峰期里跑完足够的订单,就能保证一天的收入,其余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国家统计局做过一份关于时间利用的数据调查,结论显示:中国年轻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越来越少的自由时间”。作为曾经连续每周工作超过80个小时的上班狗,我对这点真是感同身受。有时忙到脑子一团浆糊,到家只想平躺睡觉,什么发展啊,未来啊,完全没力气考虑,脑子里塞的都是:明天还有任务没完成,那个项目进度慢了10%,这个月绩效会不会很难看。时间的稀缺,导致我没时间学习其他知识,没时间关注多元的机会,也没时间好好规划未来。以前我总以为时间挤挤都是有的,可事实上,首先该考虑的是:卡曾斯(诺曼·卡曾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作家)曾说:可惜太多人却为了挣辛苦钱,而放弃了思考,将更多财富和职业的可能性拱手相让。▲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做有效率的人
而不是辛苦的人
你想啊,一个人每天24小时,每周7天,拼死拼活能干多久呢?就算不间断地高强度,你又能支撑多久呢?码农可以说是“加班”或“996”的代名词了,很多人出于种种原因常态化加班。最容易体现的就是多加班,至少表明自己积极敬业的态度对吧。但如果加班只是纯粹为了加薪,真的是一笔亏本买卖,尤其对年轻人来说。从我了解到的真实的加班绩效情况来看,单纯加班带来的薪资上的涨幅并不高,而你投入的时间却是实打实的,每月额外加班几十个小时的比比皆是。所以吴军(原腾讯副总裁)劝年轻人,不要太在乎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如果大家能够认清这个现实,就能体会到第一份工作是否多20%的工资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你在那个阶段挣多少花多少。就比如说写代码吧,有些水平差的程序员,用我们开玩笑的话来说,整天加班写bug(程序故障)。不管他怎么努力写,代码效率就是乏善可陈,甚至频繁返工。不是胜在整天噼里啪啦敲代码,是胜在思维,代码只是其思维的表达而已。所以不知道你发现没,过度辛苦的人,是没太多创造力的。人们懒得走路,于是发明了汽车、火车和飞机;人们懒得计算,于是发明数学公式;人们懒得出门卖东西,于是有了电商平台。比起埋头于沉重繁杂的事情中,抬起头寻找那些更有效率的方法,会事半功倍得多。▲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但我建议,别去做那些只为了赚钱的事,尽量做“顺便赚钱”的事。坦白讲,假如你是直接奔着挣钱去的,我建议还是别写作。没挣到钱,你觉得浪费了时间精力;挣到钱了,你会渴望挣到更多的钱,然后开足马力拼命写,最终沦为码字工人。我最初写作主要出于兴趣,当然,也希望发展为未来的收入渠道。虽然白天上班晚上码字挺累的,可发现写作能带给我一种沉浸式的快乐。接着呢,越来越多人从我文章中得到启发,这也给我带来了价值感,形成动力。但一件事如果顺便赚钱,最后你既得到原先目标,又能得到钱,那就是双倍快乐。人越往下半场走,时间越有限,辛苦钱会赚得愈加吃力,随之日子陷入被动且无奈的模式。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写在最后
不想赚钱,不现实;只想赚钱,也不现实。它们都过于激进了。有反思、有节制地付出,你才不会被裹挟着狂奔,有机会看看四周,考虑接下来的路如何前行。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作者简介: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多家职场/财经平台特邀作者,一枚理性爱财的工科产品汪。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