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插座APP

在残奥会开幕的第三天,白象登上了热搜榜第四位,其多个善待残疾人员工的故事被翻出,无数网友都表示:“看破防了”。在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问题上,不少方便面品牌遭受负面影响,可是白象方便面却卖断了货。这篇文章4700字,预计花12分钟读完,白象拒绝日资收购、主动聘用残障人士、捐助灾区等善举,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又一家中国企业,火了。
因为北京冬残奥会,国民老品牌“白象”,被广大网友送上了微博热搜。“即使饿死也不接受日资”“三分之一员工是残疾人”“积极救灾拒绝宣传”……无数人自发成了白象的拥趸,立志要“吃遍白象每一种口味的方便面”,并放话“别劝我理性消费,理性不了!”低调了20多年,几经起落之后,白象终于还是藏不住了。
“坚决拒绝日资入股的民族企业”
早些年,白象还与康师傅、统一、今麦郎并称为“方便面四大巨头”。但如今,很多人几乎都没听过这家企业。相比其余三家巨头企业,白象似乎已经淡出大众视野很久了。相关微博底下的评论,也把白象的处境说得很明白——“超市真的都看不到”。原因,或许在于它略显“幼稚”的坚持——始终坚决拒绝日资入股。无论康师傅、统一,还是今麦郎,或多或少都有日资参与其中。只有白象,从不肯让日本企业渗入半分。大约2000年时,白象方便面年销售额便已近10亿元,是当时妥妥的行业巨头。2003年推出的“大骨面”,更是火爆全国,面市当年就卖出了1亿包。最巅峰的时候,白象在行业内曾做到了全国第二,仅次于康师傅。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日本日清集团提出了战略入股白象的计划,但被拒绝了。于是,在2004年,日清集团转而投资了白象的“老对手”今麦郎,一举把今麦郎推上了世界最大制面企业的宝座。日本是方便面的发源地,行业内本就以日企居多,日清集团更是全球龙头企业,向来极为看重中国市场。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外合资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各行各业大都如此。可白象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也就难怪渐渐被其他三大巨头甩在了身后。到现在,已经很难在超市的货架上,看到它的身影了。甚至一度有传言称“白象经营困难,濒临破产”。
“烂摊子”走出来的巨头企业
时间回到1996年,当时的白象还是隶属于河南省粮食厅的一家小企业。同时,也是一个出了名的“烂摊子”,吃着官粮,却连年亏损,濒临破产,6年时间换了6位一把手。白象的创始人姚忠良,就是那第6位,并且是主动请缨上任的,只要了一个“自主用人权”的承诺。有了这自主用人权,姚忠良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带薪休假”的理由清走了一大批混日子的老油条。随后,引进了大批高端人才,打造了一支能力卓绝的高质量团队。当时,国内方便面普遍都是60克一包,最多不超过70克,这是当年的生产设备决定的。而姚忠良经过调研之后,果断联合制造商,开发出了国内首款能批量生产100克方便面的设备。为了打开市场,姚忠良还提出了“历尽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踏遍千山万水,将产品送到千家万户”的口号,目标只有一个:要将白象产品交到消费者手中。
▲ 姚忠良
起初,姚忠良经常骑着三轮车,带着一众大学生沿街推销“白象”方便面。有的学生脸皮薄,开不了口,姚忠良就让他们在马路上排成一排,举起右拳助威,自己则扯开嗓门大声叫卖:曾经无人问津的白象方便面,在姚忠良“四千四万”的口号声中,第二年的销售额,就已达一个多亿。到2000年,白象已然成长为全国粮食系统最大的制造企业。日清集团,大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盯上了它。接下来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了,白象日渐式微,而今麦郎后来居上。有记者问过姚忠良:“您为何要坚持呢?当初接受日本投资合作,不是可以更好地保住白象吗?”而姚忠良只是摇了摇头,不予回复。“哪怕销量再慢一点、利润低一点,没关系,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从白象正式创立至今的25年,姚忠良早已给出了答案。
“主动吸纳残疾人的良心企业”
作为残奥会的面食供应商,网友深扒之后发现,白象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员工,都是残疾人。上了热搜之后,也难免有人质疑这是白象在“作秀”“买了热搜”。但事实上,白象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早已持续很久了。在“996、007、35岁危机”大行其道的今天,还有一家企业愿意主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让残疾人有机会自食其力,实在难能可贵。更让人感动的是,白象不仅给了他们工作,更给了他们尊重。在白象,所有残疾员工统称为“自强员工”,无论待遇还是福利,都与普通员工别无二致,这是对他们的鼓励,更是对他们的认可。此外,为了保障残疾人工作环境的安全和舒适,白象每年都会花费超过百万元,对所有生产线进行无障碍改造和维护:比如自动报警系统、无障碍通道、减速带等等,食堂也设置了特殊窗口、防滑垫……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让残疾员工,也能像正常人一样自如地融入工作、生活之中。2018年,姚忠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时,曾说:社会贡献,便是真正的企业家,与大多数商人的分界线。在过去的20多年里,白象不仅吸纳了大量的残疾员工,还奔赴了许多贫困地区,帮助当地人们脱贫致富。比如河南新郑,曾有多达12个贫困村,姚忠良在当地考察过后,迅速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了“白象菜篮子工程”,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无论企业多大、资产多少,作为一名企业家,都应牢记为国为民的责任与情怀。”
▲ 暴雨救灾,白象捐了500万和20万物资

“多年如一日默默付出的爱国企业”
比如去年的河南暴雨,白象总部就在灾区,却还是二话不说地捐了500万现金和大量物资。为了支持救灾工作,白象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搬空了河南工厂,河北、山东等周边工厂也都先后赶来支援。此外,还开放了总部,免费为周边被困群众提供援助。那时候,白象就已经得到了不少夸赞,与鸿星尔克等品牌并称为“国货之光”。令人意外的是,面对如此评价,白象却显得“诚惶诚恐”起来。再想想彼时白象支援灾区的那一句“山河辽阔,人间烟火;月光所照,皆是中国”,着实令人感动。再往前数,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之际,白象便捐了300万元,还有十几万份方便食品;2010年玉树地震,捐赠了价值30万元的物资,以及员工自发捐赠的29万多元;2008年汶川地震,白象捐款159万元,并派遣了20人以上的救援队,奔赴灾区;此外,白象还捐了500万参与“春蕾计划”,帮助近600名失学女童重返小学校园、完成学业;还向宋庆龄基金会捐款1000万元,设立“白象大学生救助基金”,捐建了5所希望小学……可以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白象。所以白象这次能出圈,我一点也不意外。毕竟,它一直在那里、一直在付出、一直在坚持,它早就该被看见了。而白象低调的性格,也让无数网友操碎了心。在相关微博底下,总能看到网友“求”它多做推广的评论。“除了价格实惠量又足之外,其他都是象应该做的,我象只是认真做好自己。”
“白象,再也藏不住了”
去年,白象第一次出圈之后,便有不良媒体捏造信息,称“白象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甚至还有短视频博主在直播中,反复强调“白象经营特别困难”,以此来绑架消费者进行消费。白象注意到此事后,第一时间发布了官方声明,并提醒网友切勿上当受骗。之所以会“被倒闭”,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市场竞争上,白象确实存在感低了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实在太过低调。事实上,白象近年来的发展,虽说比不上康师傅、统一等巨头,但也绝对算不上差。在河南本土,白象的名气也一点也不逊色于任何品牌。爆款的白象大骨面,堪称家喻户晓,陪伴了许多90后、00后“河南娃”的成长。它也不止是生产方便面,业务领域还包括挂面、快鲜面、休闲食品、速冻食品、面点、面粉和饮料等十余个品类;它还有自主研发、联合攻关等改进生产工艺60多项、有效专利106项,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目前为止,白象已经连续17年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哪怕此刻依然有人认为这是白象的营销手段,那也无所谓了。毕竟,即便真是营销,但若能因此让更多人知道,一家正在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企业、一家始终默默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的企业,那又有何不妥?相比那些所谓的偶像们,我更愿意在热搜上,看到一家有情怀、有担当的中国企业。▲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白象火了,然后呢?”
白象之所以让人感动,不仅是因为他们吸纳了大量残疾人员工,更是因为他们真正做到了尊重残疾人,给了那些不幸的人们亟需的认可。比起同情,这种认可与尊重,才是真正能让人焕发活力、保持希望的东西。我们需要这样的民族企业,更需要这样一种文明的社会风气。就像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的叶敬忠博士在那一届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所作的致辞: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社会风气却越来越充满戾气呢?原因很多,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不少人总以强者的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他人。
▲ 叶敬忠博士
第二,我们支持民族企业,我们更要谨防捧杀民族企业。这两年来火了不少国货品牌,比如鸿星尔克,比如蜜雪冰城,比如白象。有句话是,在危难之际,才能看出一家企业的文化和担当。这些走红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曾在群众困难之际伸出援手,帮助国家和人民度过灾难。他们都很好,也以此赢得了国人的信任,网友也乐意为他们“野性消费”。但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人们对这些企业的期待值越高,就越无法接受他们的失误与错漏。而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永远完美无缺。今天他们有多受追捧,未来需要承担的风险就有多大。说到底,企业的担当可以留住一时的热度,但真正能让他们长久发展的,还是自身的产品与服务。
▲ 图源:微博@白象食品
于企业而言,自身实力才是最根本的东西。而于我们而言,在支持民族企业的同时,更应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企业都有其局限所在。我们当然可以为他们喝彩,但一定不能把他们捧上神坛。让企业自身去打磨产品、开拓市场,让消费者自主去选择消费、评价高低。这才是对于我们的民族企业,最好的支持与鼓励。毕竟,人们不会忘记那些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企业;同样,人们也不会忘记那些用心做好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点个“在看”,愿像白象这样的民族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Reference:
1、半岛都市报《方便面4巨头3家有日系背景,今麦郎日资参股》
2、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3、济宁网事《济宁唯一!省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在山东白象食品挂牌》
4、人大建设《姚忠良:社会贡献是企业家的第一责任》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国馆:用文化温暖人心,让好书滋养心灵,以好物点缀生活。每天8点,分享有深度的好文,品味有内涵的好书,遇见精致有品的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