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插座APP
作者 | 良大大
编辑 | Frigg
来源 | 良大(ID:liang_da_shi)
今年我已经45岁了,这个年纪不算老,但是也度过了人生的几个关键节点。
趁着刚开工不久,想和你谈一些感受,轻松点,不说教,就是随便聊聊。
我对自己的时间有统计,发现占比最大的一项就是学习。
元宇宙、短视频、直播、互联网传播、碳中和……新事物喷涌而出,我们需要更疯狂的学习。
在这个时代,对于主动学习者信息差是不存在的。只要你愿意,就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信息,学习各种知识。
此消彼长,对于那些不爱学习的人,信息差越来越大。
我见过不少35岁上下的求职者,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根本没法应对。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对于爱学习的人,他们会享有时代的红利。
对于不爱学习的人,他们的安全边际会越缩越小。而且,对于那些爱学习的人,他们的心态是开放的,包容的,看世界的眼光是柔和而好奇的。
反之,你总能遇到一些“又卑又亢”的中年人,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死守着肚里那点过时的东西,批判这个,鄙视那个,偏见僵化,精神上也不快乐。
所以,爱学习的本质就是“求知欲”,这也是一种欲望,是一种比生理本能更高级的欲望。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如今网络太发达了,干什么都很方便,但是与此同时,也让人失去了很多与现实世界接触的机会。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宅男宅女,一部手机能打发一天的时间。但是,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始终脱离不了对真实世界的理解。
你需要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毕竟这世界所有的事儿终归都是人的事儿。多出去走走,去不同的地方,见不同的人,你才能获得见识。
知识、常识都不如见识。
我们老说要提高认知,读书学习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接触这个世界。
互动式的交流,才是认知提升最有效的手段。
年轻人,没事儿别老宅着了,多去走走,看看世界。你会认知到这个世界的参差多态,才能接受更多的可能。
我们总说世界观很重要,但是如果连真实的世界都没怎么见过,又哪来的世界观呢?
我之前在直播里曾说过,世界上有三种人:看客、演员、导演。
看客就是随波逐流的人,全然接受外界的设定,没有自己的想法,看着别人在舞台上表演,不愿参与其中。
演员就好一点,有自己的角色定位,能够参与演出,但是没有太多的主动权。
而导演就不一样了,谋篇布局,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我见过诸多混得不错的人,都有导演的特质。
他们总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不会消极的等待,还是在积极的创造机会。
著名硅谷投资人克里斯·萨卡,也提到过,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很主动的,他们更喜欢进攻,而不是防守。
他们会主动结交一些人,主动张罗组局,主动学习新技能,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
萨卡说:
掌握主动权,不仅会让自己获得更多新的机会,也还会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你想想也应该懂得,你身边有影响力的人都是主动性的人,他们都很有主见,会让身边的人不约而同的听从他的建议。
相反,被动的人,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朋友一起玩时,也是随大流。慢慢的就会把自己变成一个透明人,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所以,让自己主动起来,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就像连岳说的:
你不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迟早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我身高1米77,体重135斤,20年来没怎么变过。一是因为我的饮食比较均衡;二是我一直保持锻炼身体。
所以经常有朋友夸我自律,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不是一种自律,这仅仅是一种结果而已。
我肠胃不好,所以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吃了就拉肚子,所以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均衡。
我锻炼身体,是因为我真的喜欢有趣味的运动,比如,踢球、打高尔夫球、游泳……
我很少长跑,因为我觉得太枯燥,我只做我喜欢的运动,运动量也足够了。
这些所谓的自律,没有调动我的意志力,只是自然而然的发生。所以,我也一直对“自律”,有些反常识的认知。
很多人的自律,往往代表着对自己的一种残酷,对自己的批判,以及自我的对抗。
他们要调用意志力来不让自己做这个,强迫做那个,结果往往不如人意,从而又开始自我贬低,最终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你一定听过“棉花糖”的那个实验吧,有些小朋友能忍住不吃第一颗,最终等到了奖励。
于是大家说他们自律、延迟满足。
但是有一个小内幕,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等待的15分钟里,这些能抵御诱惑的孩子,都耍了点小聪明。
有的给自己唱歌,有的和自己玩游戏……用这些方式让自己忘掉棉花糖的存在 。
他们用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代替了一件不想做的事。他们并没有自我对抗,而是接纳自己。
这大概就是我对自律的理解,对于有诱惑的事,你得找到一个好的替代物。
而你如果想长期坚持一件事儿,绝对不能只依靠自律,你要么你打心底就喜欢,要么做这件事儿的过程中有其他回报,比如,赞美、荣誉、或者金钱。
总之,自律不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而是一种自我和解的结果。
这句话,你体会下。
你可能会觉得这种小事儿值得说吗?太值得了,这种随手可做的小事儿,往往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你。
你看电影,很多英雄人物出场时都是邋里邋遢。这只是一种反差式的表现手法,而不是真实的情况。
你去观察一下孩子,但凡学习好的,往往也是很整洁的。学习不好的,往往桌兜里果皮纸屑一堆,书本也像被烫染过似的。
网上不是有句话嘛,叫:“学霸两支笔,差生文具多”。为啥差生文具会多呢,就是因为管理的太混乱。
丢三落四,不是少了个笔芯,就是少了个笔帽,只能不断的买文具。而学霸都是规规矩矩的,用完东西,物归其位,两支笔一直用。
这并不是省钱的问题,重点是习惯可以相互喂养,有好的生活习惯的人,也有好的学习习惯。
我早年看曾国藩的家书,看到他嘱咐家里的女眷,要早上起床,先把卫生打扫好,还要把针头线脑按同样颜色和规格放好。
当时就觉得这老头也太琐碎了吧,后来想想,也许曾国藩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养成好的习惯。
如果你经常清洗枕巾和被套,不仅会感觉心情愉悦,你会发现,拖地板也很勤快了。
如果睡觉前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叠好放身边,你会发现,起床也没那么难了。
如果你早点起床,收拾一个外表,去到单位,精神焕发,大家对你也会有不错的评价。
给家人多点时间
写在最后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