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独家|美团内部泄露:高管给年轻人的42条成长建议

2021-11-15
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插座APP


校招是众多学校目前为毕业生开通的一条重要的找工作渠道,不过大多数校招生刚刚步入职场,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甚至会对职场感到迷茫。本文整理了美团内部核心高管给校招生的分享,全文6300字,预计16分钟读完,不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已经工作多年的人,都会有所收获。



作者 笔记侠

编辑 | Frigg

来源 | 笔记侠(ID:Notesman)



2022年,1000万追求自我实现的00后将进入职场,他们应该如何选择?

网上流传两种主流声音,一种主张“到手的工资才香”,一种主张“成长空间比固定工资更重要”。

今天,如何培养年轻人,已经上升到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高度。

如何帮助他们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搭建一个培养他们自主成长能力的模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给出了答案。

最近,我获取了美团内部疯传的核心高管给校招生的分享,感触良多。

为此,我们将这些内容整理筛选出了42条有价值的内容,包含了个人成长、团队合作、职场、做事、长期发展、如何学习等6个方面的干货。

都说下一个10年,人才为王,看看美团又是如何看待人才的。

后发制胜的美团,无论是团购、外卖业务,还是酒店、电影业务,都不是第一个下场的玩家,但却是如今行业领先的玩家。

为何战斗力爆表?

首先是人才管理不设限。

美团对人才的要求不一定要有丰富的经验,但一定要满足3点:

一是认同美团的价值观;二是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三是个人必须努力,不给自己成长设限。

其次是从不假设成长边界。

一位美团高管曾说过一个观点:

大部分人错误估计了自己的边界,而你的边界可能比你想象的大很多,但自我设限之后就放弃了你的人生可能性。

所以我们不要用自我设限的方式来局限企业的发展,也局限了我们自己人生的边界。

最终我们会有边界,但是到了那天再说,别先自己假设边界。

最后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美团内部有一系列机制,诸如轮岗、内部活水等机制,让其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岗位和事业部门的选择;

通过挑选有潜力的员工去不同的部门轮岗,培养有复合型能力的人才,达到1+1大于10的效果。

除此之外,美团还有一套人才成长的方法论,主要分为5个方面:

第一,苦练基本功。

王兴认为“想清楚,讲明白,听得懂,做到位”,这4项就是基本功。

对基本功而言,列清单没用,核心在于重复、精进、长期坚持地“练”;

第二,标杆学习。

遇到问题、挑战时,找到这个领域做的最好的公司和案例,照着学就行了。

“不会,但是我可以学”,这句话有无穷的力量,可以把各种你没有遇到的问题,不会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来解决;

第三,长线思考。

面对机会,你考虑的时间维度越长,你的竞争对手就越少。

如果能适时跳出日常事务,思考足够长,想别人不想的事情,就能在宏观格局上取得竞争优势;

第四,结构化思考。

在美团,做业务的新人可能会被持续的逻辑推敲和追问搞乱阵脚,以至被打回重练结构化思考的基本功。

第五,建设性反馈。

美团的王慧文曾经发朋友圈说过这样一句话:

有担当的管理者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把下属从愚昧之巅推向绝望之谷,至于能否爬上开悟之坡,看个人造化。

为什么身在愚昧之巅而不自知,就是因为每一个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反馈,没有人告诉他,“你现在在愚昧之巅”。

所以,每一个人得到自己在愚昧之巅的有效反馈就变得非常重要和稀缺了。

接下来,请enjoy美团核心管理层给校招生的分享精炼:


关于个人成长



1、职业发展是“木桶原理”,分长板和短板,但是动态来看却是一个相反的木桶原理。

年轻人在初期要最重视发展长板。

因为初期的长板长度决定了最终木桶的容量,短板往往是一些通用的基础能力。

长板越长,别人就能很容易看见你的短板。

这时候就可以靠驱动力、利用大平台的学习资源去补短板,最终就会形成一个很深的“桶”。
 
2、技术是在不断迁移变化的,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技术上本质的东西。

比如计算机体系架构,数据库原理,设计原则,工程技术等等。

3、王兴说:当我们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时,大家都有点害怕,所以眼睛盯着车轱辘或脚下,但实际上应该把眼光放在朝前看。

不只关心脚下,要朝前看,你就会知道在什么地方应该执行、怎么做,才能有协调性。

在公司发展上,在个人成长上,也是类似。
 
4、校招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发展一些跨界的能力。

包括:人文社科、历史哲学、经济管理、领导力、组织发展、心理学等等。

这样除了具备技术专业能力之外,还会有更多的复合型能力。

正是这些跨界能力让大家区别于普通人,具备独到的竞争力。
 
5、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工作和学习实际上是不一样的习惯。

工作既有工作的方式方法,又有工作中必须上传下达的知识体系。还有你在出现问题以后,怎么进行多组织合作解决的个性问题。

这一系列的标准工作习惯,实际上是我们成长的第一步。
 
6、大部分人认为成长是爬梯子,他们认为我很辛苦的工作,然后沿着梯子一阶阶往上走,到了什么时间点,大概要到什么级别。

这是对成长最大的错误认知,而且这个错误认知会导致你掉到深坑里。
 
成长其实是到了不同阶段之后,技能、方法、认知、心理状态以及价值观都需要发生巨大的转变。

成长常常意味着你要否定过去的很多东西,放弃过去擅长的东西,甚至要拥抱那些过去很鄙视的东西。

这样,你才真正可能在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岗位、新的角色来创造价值。
 
7、人的成长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非连续性的、跃迁性的,可能会阶跃性上升,也可能会跃迁性下降。

比如把一个工程师提升为管理者后,他没有适应管理岗位,也没有形成正确的技能。

但他认为自己已经是个管理者了绝不能再回去做工程师。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他做管理做不好,做工程师也做不好,这样的人其实不少。

8、如果一个人没有犯过错误,本质上是成长不起来的。

人生本质上是众多错误积累出来的。
 
给大家两点劝诫:

第一,不要怕失败,我们要“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第二,要不断地复盘。

遇到问题和挫折,自我剖析原因,分析下次如何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当事情进展顺利,分析为什么做得好,哪些经验可以沉淀,哪些地方能做得更好。
 
9、新人如何快速地让自己各方面能力成长起来?
 
在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

在第一阶段,也就是刚刚从学校迈入社会,加入公司2至3年的时间段。

大家需要保持好奇心,勇于尝试,勇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找到自己的新的突破点,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能力是自驱力。
 
到第二个阶段,工作2、3年之后。

你大概清楚自己对某些事情是比较擅长、比较喜欢的。

我建议就沿着这个方向深入下去,把一个领域做深做透,对上下游有充分的了解,能够结合业务对技术的要求,自己做规划,能够解决比较难的问题。

或者说你能够做一个比较大的架构规划,然后让一群人来一起解决这个方向的问题。
 
最后是第三阶段,也就是当你工作8至10年以后。

你必须要学会取舍,明确知道自己哪些事情是不需要的,哪些事情自己是要坚持的。
 
10、有一句残酷的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而只有真正投入很多时间,深入思考,长期思考,你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11、常言道“问一个正确的问题已经是答案的一半”。

只有更深刻的洞察问题本身,我们才能找到最根本、最简单、但最有效的办法。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关于职场



12、关于发展选择,我总结了3个选中:

第一选中行业;第二选中职业;第三选中公司。
 
第一是选中行业。

我和同学最大的区别无非就是我选中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互联网行业。
 
第二是选中职业。

在第一次择业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在短时间内,选中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

因为喜欢并且擅长,是一个人持续投入精力愿意付出的最核心要求。

如果你不喜欢,你就不能持续在这件事上投入足够多的精力;

如果你不擅长,你就无法解决职业上可能遇到的最复杂和最难的问题。
 
第三是选中公司。

选公司有一条标准:

你选中的公司是否具有长长的跑道,极大的市场。
 
13、从金字塔原理来讲,职业发展就两个维度:

一个是纵向的维度,或者说专业深度的维度;另一个是横向的维度,广度的问题。

未来的人才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并且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影响和成就。

14、保持每日早起。

早起以后,我会给比别人早来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

我把每天至每周的工作稍微提前想一想,这样就可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安排。
 
15、选择一个合适的岗位。

先在上面练一万个小时,成为这个function(职能)的绝对专家。

然后你有“根儿”了,就可以横向发展了。
 
16、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是封闭式赛道,大家是同一个学科,同一个班,甚至教材基本都是一样的。

但毕业后进入了开放式赛道,大家面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职位、和团队,变量非常多。

在开放式赛道,如果你不能掌握系统的方法论,5至10年,同样一个班的同学差异会非常大。

上大学的时候无非是你考100分,他考60分而已,没有质变,只是量变。

但是到了工作,10年之后就有天壤之别。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关于团队合作



17、为什么强调合作共赢?

因为只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复杂的商业模式和体系。

任何一个人在这个体系里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需要每个人去帮助每个人,每个组织去帮助每个组织,才能真正做好我们整个体系的建设。
 
18、是否坚持每天前进30公里,最终可能是生与死的差别。
 
19、一个群体要想成功,最重要的不是规定行为和思维的上限,而是要规定行为和思维的下限。

我们认为不做什么其实是规定了下限。

比如法律就是道德的下限,道德就是法律的上限,法律是你不能做什么,道德是鼓励你做什么。
 
20、合作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把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包括在一起,才能大胜。

同时,伴随着事业和业务的成长,个人得到成长和回馈。
 
21、大家经常把一个人能够快速和同事和谐相处,叫做情商高。大家经常觉得情商高是第一位的,但我认为和谐相处有两种不同意义:

一种是互相妥协的和谐相处,一种是共同成长的和谐相处。
 
共同成长的和谐相处要注意3点:

第一,说真话做实事。

不要为了表面上的和谐和妥协忘记了说真话的能力。

第二,追求共赢。

追求长期的共赢才是共赢,如果大家都追求长期的共赢的话,才能够真正的和谐相处。

第三,团队要有每个人擅长处理的事情。

团队的核心不是说你好我好,大家各退一步,而是你擅长的事和我擅长的事结合在一起,工作才能够真正实现长久的和谐。
 
22、王兴说:好的leader并不会频繁做决策,而是做少数、重要、困难的决策。
 
23、大多数公司为什么失败,是他们自己打败了自己。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关于做事



24、《清单革命》这本书把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分为3个问题:

第一个,简单问题。

比如你今天跑500米。

第二个,复杂问题。

比如盖一个摩天大厦,这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实际上是众多简单问题的累积。

第三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我们如果需要解决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要把众多的逻辑思考关联起来的。

这里会产生经济学、生产制造、理解客户需求等多种问题。

只有我们了解多个业务以后,才能系统性的解决一个问题。

而工作中遇到的最多的情形,往往是你如何系统地具有多逻辑性、多点地综合解决一个问题。
 
25、在过去,如果解一个题是我们的核心问题,那就如同一个短的项目,如同一个短期解决问题的思考。

但是Think long term(长期主义)意味着我们现在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长期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要以终为始,在更长期的方向上来判断它是否有价值。

26、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自驱而不自大”。

对于自驱力强的人,别人分配给他一件事,他不是简单的执行。

而是去了解上下游的系统对我有什么样的需求,主动发掘需求,主动做沟通。
 
27、我们做的事情都在不断变化,如果只是被动地去响应变化,只是关注明天的、短期的变化,就会疲于奔命,建立不了真正核心的竞争力。
 
28、大家永远不要丧失作为年轻人的那股冲劲儿,但也不要倔强。

冲劲儿是我敢于去按照科学、逻辑去追求真理。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间,有可能要承认我是错的,也有可能他人是错的。

而倔强是不管别人对不对,反正就我对。
 
29、王兴说:

我们碰到99.9%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碰到。

有些问题在以前一定有人碰到过、有人解决过,甚至有人解决错过。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关于长期发展



30、只要做到这几点,你就失败了:

第一,特别考虑短期利益;

第二,特别考虑个人利益;

第三,没有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论;

第四,不去主动拥抱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
 
31、黑石集团创始人彼得·彼得森曾讲过:“当你面对这种选择时,一定要选那个对你长期有利的方案”。
 
32、人这一辈子怎么判断自己的成长发展?

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你喜欢且擅长的事情,持之以恒为之奋斗终身。

这就是最让你成功,最应该去规划自己成长发展的那个target(目标)
 
33、美团有个基础框架,叫成功=战略*组织能力。
 
首先要定义自己的成功是什么。

是积累了很多财富?还是被别人记住?还是儿女满堂?

还是有了一番事业?还是为这个世界开发了一个新的工程技术?

成功没有好坏,不要道德评判,只要法律所允许。
 
如果我们定义的成功是循序渐进的、一天比一天好的,有安全感的生活,物质上丰富,精神上愉悦,那么就要匹配相应的人生战略。

在这种成功定义的前提下,正直诚信不是一种美德,它是一种策略。

当你坚守这个策略时,你人生的商誉值是在不断提升的。
 
34、查理·芒格曾经讲过一个原理: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成功,都在想如何成功,但没有想如何避免失败。

一个人只要离失败越远,反过来你就离成功更近。因为成功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失败的人往往都一样。
 
35、保持长期有耐心的心态,坚持做正确、但可能非常难的事情,不投机取巧,我们最终就能获得成功。
 
36、要做到长期有耐心,有两点非常重要:

第一,要有好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第二,要有良好的心态。身体和心态会真正决定你在职业上走多远。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关于如何学习



37、提升业务能力的最好方式是:

Learn from the best(向最好的人学习)
 
38、“和高人交流、看合适的书、在事儿上练”。

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39、“开卷有益”这句话是最骗人的。

不识字的人被识字的人所骗,识字的人往往被不良文字所骗。

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当你看不好的书,就影响着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看好的书。

所以,一定要先选择合适的书,然后分层分类、循序渐进、学以致用。

40、读书不再多,而在于你有没有吃透书中的内容,能不能被随时调用。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41、分享一个方法,BBS方法。

第一个B是learn from the Best(向最好的人学习)

第二个B是Basic way(基本方法论)

这个S是Stop doing list(禁忌清单),分别代表了我们工作的上线、中线和下线。
 
Stop doing list要求我们要明确我们不能做的事情,譬如违反公司价值观,譬如不注重身体锻炼等;

Basic way提醒我们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譬如“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金字塔原理”等;

learn from the Best提醒我们要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学习最佳,包括个人成长方面的和业务发展方面的,包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

42、什么时候你就已经“死去了”?就是你不再学习了,不再获取新的知识,不再自我更新了。

昨天、今天、明天是一样的时候,你就已经“死去了”,只剩下皮囊而已。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内容来源:本文整理自美团内部核心高管给校招生的分享。转载自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中国新商业知识共享社区,3000多篇干货笔记,组织管理、商业模式等28个主题可精准搜索。


点击“在看”,成长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