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讲道理并不能改变一个人,那什么能?

2021-10-03
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插座APP


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你想让家人、朋友按照你的想法做出改变的话,你就千万不能用讲道理的方式。这篇文章1900字,预计5分钟读完,告诉你改变对方以及改善关系的绝佳方法。



作者 | 丛非从

编辑 | Frigg 

来源 | 丛非从(ID:congnotcong)



人生气时带有幻想 



如果一个人惹你生气,有一个基础的原因就是:他没有按你说的、想的、要求的去做。

也就是,你生气,是因为他不符合你的期待。

生气里有个自恋的幻想:他应该按我期待的去改变。

然后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有的人在生气的时候会开启讲道理的模式。

企图用三寸不烂之舌,扭转对方的意志和行为,让对方改变,比如说:

他这样是不负责任的
他这样是会伤害我的
他这样是不道德的
他这样是不对的
他这样将来会完蛋的
……

生气时讲道理的人的幻想就是:我只要证明我对了,他错了,他就会妥协改变。

显然这是很难的,难点有2个:

1、你讲这些道理,很难让他认同,也觉得自己错了。

2、即使他知道自己错了,也很难因为错了而改。


为什么讲道理很难改变一个人?


因为道理是个伪装。

你真正想要的并不是谁对谁错,而是谁让谁舒服。

如果他按你的道理来改,那结果就是:他让你更舒服了,他让自己更不舒服了。

比如有同学说,

“我老公在家里抽烟,我很生气,我希望他不要在家里抽烟,理由有对孩子身体不好,对他自己身体也不好”。

有理有据,但换到感受的角度来说就是:

你不在家里抽烟了,我就不焦虑了,也会感觉到被你重视和在乎了。你不在家里抽烟了,你自己会觉得不自由、不自在,会觉得被要求、被控制。

别人不改变,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而是因为改变让你舒服却让他不舒服。

对于自己不舒服的事,即使错了也不一定想改。所以你总在对错的维度上较劲,没有任何意义。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改变对方的动力是什么?



一个可以改变对方的动力就是真诚:

我希望你做一些事,因为我希望你爱我。而不是,我希望你做一些事,因为你是错的。

短期关系中,你可以用指责的方式让对方害怕而不得不向你妥协,你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让对方无法反驳而妥协,但这都是我赢你输的方式。

长期关系,则只有一条出路:共赢。我让你舒服,你让我舒服。我满足你,你满足我。

讲道理让人不舒服。

讲道理只会让人觉得被侵犯而更抵抗,很难导致一个人因为知道错了而妥协。让人满足,则可以带来别人让你舒服。

那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建立长期关系,你需要同时也做一些事让对方舒服。        

有的人觉得,很委屈,凭什么,我才不要讨好他。
你不要讨好他,那他为什么要讨好你呢?

不要觉得他错了啊,这不公平啊。你说错了就是错了吗?错了就应该讨好你吗?

也有人觉得,我让他舒服过啊。

别说“有过”,那是以前,你现在正在用愤怒、道理让他不舒服,都抵消掉了。你的恩情还没大到在此刻心甘情愿忍受你的攻击。

也有人觉得,我让他舒服,他也不一定让我舒服啊。

那当然,盲目的付出会带给人些许表面的舒服,并不一定能抵消得了为你妥协的牺牲。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别再讲道理,要善用共情



真正让人舒服的,不是你在现实上为他做了什么,而是他的内心是否被看见。

当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委屈、恐惧、脆弱被看见后,就会生出巨大的改变动力。

那是很深的共情,你能走到对方内心深处去,他会愿意为你做很多很大的改变。

每个人都是渴望被看见的。放下道理,真正去理解:他怎么了呢?这就是共情的开始。

共情,就是改善关系最好的方法。

共情是带有消耗的。因此第一个问题你必须弄明白:这段关系,你还想要吗?

如果你不想要了,就别墨迹,赶紧离开。

不着急离开,你也可以各种指责、讲道理、冷漠,先把他折腾得很惨泄完愤再离开。

如果你磨磨唧唧不离开,说明你还想要。

虽然你嘴上可能说“不想要了”,那可能只是煮熟的鸭子——嘴硬。

如果你对这段关系有留恋,你就可以尝试着维护下。

你要相信:使用共情,在关系里带给你的收益,远大于你的付出。

成年人的世界,除了用对错去解决问题,还可以去权衡去解决:我想要什么,我可以付出什么,我愿不愿意。

至于怎么去共情,就是看到他的脆弱。他是不会说的,这个得用心看。

能自己说出来的脆弱,要么内心强大,要么就是在卖惨。真正的共情,就是替对方说出他说不出来的脆弱。

最简单也最难的一步就是:别再讲道理。闭上嘴,别人的声音才能进来。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本文来源:丛非从(ID: congnotcong)。作者:丛非从。一个好玩、深邃又实用的心理咨询师。著有《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等。



点击“在看”,善用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