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儿,读者想必已经看出来了被我特意隐去的背景,“实干组”原文说的是中国员工,“能说组”代指印度员工。
中国人去了印度,总觉得印度人都是奇葩,毫无时间效率的概念;印度人接触了中国人后都认为,中国人太过变态,做什么事情都是急吼吼地先干起来再说。
编程挑战网站HackerRank分析了递交的140万份编程挑战代码,结果显示中国程序员的得分最高,统治了数学、函数编程和数据结构领域,远远超过人数更多的印度程序员。但谈到管理能力,国际企业中印裔高管的占比之多,印裔CEO的数量之多,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多管理学家认为,印度人在管理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的沟通能力,而特别强调创新能力的创业方面,印度人又不及中国人。少来印吹。印度裔CEO拍马屁不干实事,毁掉了多少美国明星公司!中国人可以留在国内,印度人凡是有点本事的都移民欧美,所以就变成大家以为的中国员工沟通能力不如印度员工。我遇到过好多印度人根本不仔细听和读对方传达的信息,啥也没搞清楚就把单子原封不动丢过来给我们做,还总是急吼吼的明天的活今天才通知。文化反思重要的是把异族文化当成一面镜子,看到自己平时看不到的地方。
既然大家不喜欢印度,我还是不比较印度了,直接说我的观点。事实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我们不喜欢那些能说会道的人,更崇尚实干精神,所谓“满瓶不动半瓶摇”。中国历史上的聪明人,都不喜欢沟通,反而爱故弄玄虚。诸葛亮有了作战计划,从来不跟大家解释,每回都要摆一桌酒席,反正大家都没心思吃,全到他一个人的肚子里了。诸葛亮式的老板,计划的所有细节都在他一个人的脑子里,做他的下属,需求都是明确的,只需要听命令,甲干啥,乙干啥,最后大家的工作一拼,刚好完成任务。

我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一位西方的语言心理学家研究中文后发现,中文里的同音字非常之多,平均每个字有11个同音字,我们中国人已经习以为常了,但英文中的同音字是很少的,平均每个单词不超过一个。
汉语同音字多的特点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可以用几百个语音对应4000多个常用汉字,组成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语义系统,任何人只要认识这4000多个字,就可以去阅读专业文章(理解程度是另外一回事),降低了学习语言的难度(当然汉字书写很复杂),但在英文体系当中,想要看懂《经济学人》这一类水平的文章,整个词汇量不能低于2万。
但汉语同音字多的特点也带来一个缺点,汉语在口头交流时,比较容易引起同音歧义,导致大家对语音的反应和理解略慢一些,虽然这个慢基本上很难感觉,但是累积起来的影响足以令大家在沟通比较复杂系统化的内容时,更倾向于书面交流,口头沟通只解决那些相对简单的信息。可书写这种沟通方式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而且缺乏情绪的传递,导致沟通的效率和成果实际上都不太好,长期下来就导致汉语使用者的沟通能力弱一些——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还有研究认为,影响中国人沟通能力的,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我们的教育考核体系更加偏重于可标准化的考核,答对一个知识点给一分,这种考核无法口头进行,自然学校也不注重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少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长此以往就不会提问题了,工作中一旦面对不确定的需求,不会主动挖对方的潜在需求。除了上面这些文化的、制度的原因,更现实的原因在于:机会太多,懒得沟通。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蓝海市场,执行效率最重要,如果一定要把需求搞得一清二楚再动手,等别人先做出来了,那你就白干了。对于企业而言,宁可浪费财力物力人力,也不可浪费时间,因此只要需求大致靠谱,大可以撸起袖子先干起来。再加上中国社会的商业信任度低,乙方常常用专业来欺骗甲方,甲方在和乙方的沟通中,总是半信半疑,相信眼见为实,喜欢让乙方多做几次给自己挑选的余地。不得不说,也许是中国人既聪明又勤快,聪明到觉得别人无法理解自己,勤快到觉得沟通是一种浪费时间,宁愿浪费自己的才华,多返几次工,也不愿多费口舌。但中国现在已经不像20年前那样处处有机会了,大部分领域都变成一个成熟的市场,人力成本高昂,市场变化慢,时间反而不值钱,就要精细化管理,充分沟通需求。那些搞不清客户需求的“先干起来”,显然既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又浪费了对方的时间。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很多人觉得沟通很费力气,其实,沟通正是为了让人省力。狮子比谁吼的声音大,羚羊比谁跳得高,这些都是在动物之间进行沟通,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别人,我的力气比你大,请你走开。如果没有这些沟通方式的话,一切都要靠打架,那么它消耗的体力就要再增加一倍食物都不够。不习惯沟通,造成了两个问题,一部分人“表达能力弱”,无法把对客户的理解表达成准确的语言,只能先“做出来”再说。而另一部分“沟通达人”走上另一个极端,他们平常说的“沟通一下”,更多是强调诱导、说服,甚至是诡辩,而不是理解对方的想法。这也是有文化传统的,汉语中的“说”字,有“说话”和“说服”两个意思,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崇尚口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不但有纵横家苏秦张仪,几乎所有大家都要四处游说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真正有益的沟通,既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想法立场、做事原则、资源特点,又不用诡道欺骗对方,相信合作才会有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