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樊登读书·修心
编辑 | 小杰
来源 | 樊登读书(ID:readingciub_btfx)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普通人过着平凡的一生,可他们恰恰因为平凡而伟大。
在《平凡的世界》里徜徉,与书中的人物完成一次心灵的对谈,归来时,我明白了读书更深刻的意义。
《平凡的世界》一开场便风雪交加,万物披着一层清冷。
为了撑起烂包的家庭,孙少安13岁就被迫辍学务农了,命运无情地把他拖回到那看不到希望的黄土地上。
日子过得恓惶也就罢了,连一颗企图改变生活的心,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那个年代,读书可以通往很多路,但放弃读书,路只通往黄土地。
辍学让少安失去了对命运的掌控力,尽管他拼尽全力,想要在土地上探索一条生路。
却被现实劈头盖脸地一顿殴打,掉进苦难里颠沛流离。
读书苦,不读书更苦。
第一个苦是奔向光明的通途,而第二个苦是磨灭希望的天堑。
吃得了读书的苦,才能铺平现实的路。
读书和不读书
过的是两种人生
婚后兰花为王满银生了两个胖娃娃,没成想,丈夫是个逛鬼,根本不顾家,屁股一拍,云游四海去了。
留下兰花一人,既当爹又当妈,还要去山里锄地。
考上了赫赫有名的北方工业大学天体物理专业,这是逆天改命的一步。
在大学里,因为才貌双全,兰香成为不少男生的追求对象。
最终,她和省委副书记的儿子吴仲平走到了一起。
兰香是真正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人,也是孙家第一个真正脱离老土壤的人。
她学习的是天体物理学,当她站在更广阔的的世界,望尽天涯路时,才发现,从小生活过的双水村竟然如此的渺小。
然而同一个弹丸之地,在兰花眼里,恐怕就是生命的全部,一辈子不得不坚守的地方。
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两种人生。
不读书的人,目之所及,就是全世界。而读书的人,更有机会打破命运的禁锢,走进另一个浩瀚辽阔的世界。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读书,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为了生计,少平背井离乡来到黄原城,在东关桥头的劳务市场上揽工,等待包工头买他的力气。
他被招到了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搬石块。
100多斤的大石块压在脊背上,双腿打颤,汗水横流,累如牛马,比向山顶推石头的西西弗斯还要辛苦。
没多久,少平的脊背皮破肉绽,像一团火在背上灼烧。
竭尽全力地劳作一天,才换来一块5毛钱,但他不得不拼命攒钱,因为父母要生活,妹妹要上学。
大哥孙少安放心不下弟弟,特意来黄原看望少平,到达工地时已是暮黑时分。
少安走进一栋建设中的大楼,里面一片漆黑,走廊的尽头有一处光亮,等他走近时,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
他看到弟弟正趴在一堆破被褥上,在一根蜡烛的微光下看书;
最让他触目惊心的是弟弟的脊背,青紫黑癫,惨不忍睹。
路遥说:“书把少平从沉重的生活中拉了出来,使他的精神不致被劳动压得麻木不堪。
通过不断地读书,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和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读书,是抵御苦难的壁垒,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
既然人生在世,苦难无法避免。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写在最后
点个“在看”,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书中自我疗愈,获得一份期待明天的力量。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学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