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为什么真正厉害的人,都很“扎实”?

2021-08-12
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插座学院


你觉得真正厉害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这篇文章3700字,预计10分钟读完,扎实一点,才能走得更远。



作者 | 刘润

编辑 | 小杰

来源 | 刘润(ID:runliu-pub)



最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

那些真正厉害的人,都很“扎实”。

为什么?因为看到一段话: 


我特别同意,说得特别有道理,对企业也是一样。


很多焦头烂额的创业者的认知,就是给我大招。

可是,但凡他们能认识到补基本功(定目标,周例会,员工1:1,招聘,核心竞争力,护城河,价值观,等等),他们也不至于焦头烂额。 


哪里有什么一招制敌,都是千锤百炼。


组织就像是一辆车,大家都希望这辆车有强劲的动力,能跑得快一点,远一点。


但是,出厂不检查,平时不保养,怎么能希望有最好的状态呢。


还是要从一些最基本的事情做起。比如呢?


比如,一辆车要想跑得快,跑得远,至少要扎实做好4件事:星辰、山头、道路、护栏。



星辰:愿景可以很小,但至少要有


星辰,就是那幅美好未来的愿景。

因为你的存在,因为你做的事情,这个世界10年后,2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就像星辰一样,美丽而令人心生向往。

有没有星辰的指引,愿景的愿力,天差地别。

你可能听过3个石匠的故事。有3个石匠,正在工作。

你过去问,你们在做什么啊?

第1个石匠说:你没看见吗,我在干活。为了混口饭吃。

第2个石匠说:我要修一间房子,我想成为一名最好的石匠。


第3个石匠说:我在建一座教堂,我要为上帝造个家。


他们有什么区别?这是0和1的区别,是1到100的区别。


你怎么想的,就会决定你是怎么做的。


所以,愿景的大和小是一回事,但有没有是另一回事。


愿景可以很小,但至少要有。做一件事,总是要有目的。


可能出于良善的意愿,可能出于个人改变强烈的动机,但总之要有。


最好成为第3个石匠,至少是第2个石匠,但千万别做第1个石匠。


为什么很多企业走着走着,就走不下去了?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走。


为什么很多组织干着干着,就突然散伙了?因为不知道要去到哪里。


愿景,是指引,是方向,是动力。这个东西没了,很多东西就没了。


我刚刚加入微软工作的时候,微软的愿景是:让每个人的桌面上都有一台电脑。


一想到那个画面,我就激动不已。


很多人说,怎么找到那个愿景?怎么让愿景激励自己?


1、想想10年后,20年后,你想让世界变成的样子。


2、然后,把那个画面,具体地写下来。


嗯。要清晰、具体、有画面地写下来。


想象人们会对你表示的感谢,想象媒体会对你进行的报道,想象商场的货架上摆满了你的产品,想象品牌的名字出现在大街小巷,想象这一切就像已经发生了一样。


写下来,最好写满整张A4纸。


人们对抽象的东西,总是不敏感的。


把这些具体地写下来,你会真切感受到那个画面对自己的鼓舞和激励。


当你发自心底相信愿景的时候,也才会感染到其他的人。


如果你的愿景是星辰,你有可能走得很远。如果你的愿景是眼前的砂砾,那就不能怪罪世界没有想象力。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山头:必须要攻下的目标


星辰,是10年,20年后最终要达到的地方。

但是最近的3年,5年呢?

这一路上,会有很多崎岖和挑战,需要翻越一座座险峻的山峰。

那些山头,就是我们必须攻下的目标。

从愿景,到目标,是一次翻译。翻译的好坏,决定这辆车会不会半路抛锚。

目标,怎么定,怎么找?

531。看5年,想3年,认认真真干1年。问问自己:

为了实现愿景,哪件事没做,5年后一定会特别后悔?一个大的方向,就有了。


要做到什么地步,3年后的战略目标可以实现?想到这里,心里更有数了。


为了能实现目标,1年时间里我要认真做什么?具体的行动,知道是什么了。


我们经常说“倒推”,这就是倒推。从结果,往过程看。从远处,往近处看。从未来看,往当下看。


然后,去攻下一个个具体的山头。


不用太多,一个就够。找到必须拿下的一件事情。


曾是阿里人力资源副总裁的黄旭老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我印象很深刻。


马云给下属定目标,向来都只定一件事,而且是又狠又准。


陆兆禧接任淘宝CEO以后发现,淘宝遍地黄金,认为很快可以让淘宝盈利。


淘宝当时是每年亏损2个亿。


但是,马云被吓坏了。当年只给陆兆禧定了一个目标:不准盈利一分钱。


否则所有人都没有奖金和股票。而且还宣布集团再追加投资淘宝50亿。为什么?


因为对于马云来说,当时淘宝的体量还太小了,才1000亿交易额。


如果做不到1万亿交易额,这公司就白干了。


后来,淘宝果然做到1万亿。这就结束了吗?没有。


2013年,马云给淘宝的目标是100万×100万。


就是100万家店铺实现100万/年交易额。


为什么?因为平台虽然做到了1万亿,但是这个1万亿必须更健康。


马云知道,淘宝的稳定需要牢牢抓住和服务好自己的中坚力量。


最后的结果是,仅仅是这些中坚力量,真的就贡献了一年1万亿的交易额(100万×100万)


所以,找到那个必须攻下的山头。


不用让自己显得很忙碌。清单上的事件,有两三件,甚至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够了。这件事做成了,顶得上其他千件万件。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道路:你知不知道要走哪条道?



有了远方的星辰,有了近处的山头,但是,怎么去呢?


到底要走哪条道。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战略。战略,是回答“如何”的问题,是回答“路径”的问题。

有一次,开私董会,一位创业者和我说:

去年销售额2000万,今年必须拿下的山头是3000万,增长50%。

很好。但是这个目标,你准备怎么实现?他说:

我要大幅提高奖金比例,把大家变成虎狼之师。激励跟上了,钱分好了,大家会更努力,拿下更多单子,啃下更多硬骨头。


但是,真的能够完成嘛?


他所在的市场,一年的自然增长是20%。


也就是说,明年的销售额,正常应该是2000×(1+20%)=2400万。


距离3000万的目标,还有600万缺口。


那么,提高奖金比例,激励大家,一定能拿下600万吗?


他说,改变激励方式,大概能多销售300万。


还有300万,怎么办?他沉默了。


如果这样去攻占山头,这座山你是翻不过去的。


怎么办?


1、20%的自然增长,是你该拿的。


2、加大激励,也是应该的。但还差300万。


3、剩下这缺口的300万,不在你的碗里。可能要去外面抢的。


其实,重点是3。真正的山头,是从别的地方抢一块肉。


你有哪些对手?份额多少?他们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他们最近有什么动作?人才结构是什么样?


这些问题,你研究过吗?清楚吗?应该是知道得越详细越好。这才是战略。


规划好路线,车子能开得平稳一些,不会走偏。


然后,在过程中,不断纠偏。什么意思?就是复盘。


每周,都做一次总结和复盘。看看进展到哪里,需不需要做调整。


周会上,只做3件事:


1、什么要继续做(Continue doing)?

2、什么要停止做(Stop doing)?

3、什么要开始做(Start to do)?


这样,一年有52次机会反馈和改进。


否则,走错了道,车子翻越的就不是山头,而是进了一条山沟。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护栏:价值观让你不会车毁人亡



车子沿着道路往前开,但是记住,要给道路两侧,加上护栏。


因为总有人想超速,想违反交规。


护栏,就是保险,避免车毁人亡。护栏,就是你的价值观。你的规章制度。


这听起来是很抽象的概念,实际上,就是游戏规则。


你觉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要提倡的,什么是要坚决打击的。讲一个小故事。


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很讨厌别人迟到。


所以他制定了一个规则:迟到就罚站1分钟。


他自己迟到,也甘愿受罚。但是有一次,他的老领导也迟到了。怎么办?罚不罚?


如果柳传志说,作为晚辈,我替你罚站吧。这样行吗?显然不行。规则破了,后面说什么都是假的了。


后来柳传志对老领导说,你站完后,我到你家也给你站1分钟。他的老领导站出了一身汗,他也坐出了一身汗。


柳传志说,当时确实尴尬。但是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再比如,很多公司的护栏是“诚信”。


定了这个规则,就要执行。护栏,最好带火,带电。让人不敢碰。碰了,就要让你难受。


阿里每年涉及几万亿的电商交易,一些关键岗位很容易发生贪腐。


一经发现,不留一寸情面,有贪必反,有腐必抓。阿里,已经送了不少高管进监狱。


这,就是护栏。


你要知道,这些制度和价值观,不是贴在墙上,也不仅仅是记在心里,而是要挂在嘴上。


不能把这些锁在抽屉里,到了惩罚时才拿出来。在平常就要讲,就要说,就要用。


否则,车开着开着,很容易车毁人亡。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写在最后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

因为能力不同,做到的结果不同。

但是,世界上没有金手指。


没有什么一招制敌,都是千锤百炼。


那些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每天扎扎实实地蹲马步,练基本功。


问问自己:一些最基本的事情,做到了没有?


星辰、山头、道路、护栏。你做到了什么?还缺什么?


点个“在看”,扎实一点,才能走得更远一点。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学院立场。




文章来源:刘润(ID:runliu-pub)欢迎关注这个洞察事物本质的公号。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40万学员《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前微软站战略合作总监,国内知名商业顾问。为海尔、中远、恒基、百度等多家知名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




点击“在看”,扎实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