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香港人,疯狂涌进深圳

2024-04-10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3880字 | 7分钟阅读

来源 | 技术领导力(jishulingdaoli)文 | Mr.K


风水轮流转,今朝到深圳。上周末K哥去深圳出差,本来跟客户约在深圳湾某咖啡厅碰面,没想到我们到那里时,咖啡厅门口已经大排长龙。客户指着那些运动鞋、双肩包、手持免洗洗手液、说话夹带英文的队伍,对我说“不好意思K总,这里又被香港同胞‘占领’了”。


随后我们又辗转去了几个地方,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最后好不容易在一个巷子里的咖啡馆找到位子。聊天的时候,我从客户嘴里得知,原来香港和深圳早已“互为五环”,尤其最近期,原来“大陆人去香港消费”的场景,出现了惊天大逆转,现在更多的是香港人染上了“北上综合征”,他们周末到深圳各种“野性消费”已成常态。客户像讲段子一样,说了很多香港人涌入深圳的故事,一下激发了K哥很大的兴趣,在深圳的几天,K哥特意留心做了些“一线观察”,查了些资料,也和不同的朋友聊到了这一现象,也因此有了一些感想,今天就和大家做个分享。

01

不是国外去不起,

而是深圳更有性价比


深圳海关数据监测显示,2023年陆路口岸全年通关旅客1.64亿人次,其中约70%为香港居民。进入2024年,香港入境处也有一组数据,截至今年3月中旬,入境深圳的香港游客,已累计超过1500万人次。换言之,平均每天有近20万人次的香港居民北上深圳。要知道香港总人口也就720余万,也就意味着,开年70多天的时间内,平均每位香港居民去过深圳2次。到了3月底4月初,在清明节、复活节(香港有复活节假期)的双重加持下,深圳口岸通关人数更是超过30万,并不断创出新高……数据摆在这,谁能说这不是“真爱”?


以前,内地人把香港当成“购物天堂”;现如今,深圳成了香港人眼中吃喝玩乐的“圣地”。连深圳人见惯不怪的山姆、Costco、盒马等仓储式超市,都成了港人必到的热门“景点”。此外,他们还会到一些热门餐厅或网红奶茶店打卡,再或者来个“美发+美甲+马杀鸡”三件套…总之是“能花尽花,应买尽买”。


香港的朋友为什么在深圳杀疯了,看几个例子就秒懂,盒马售价88元的大闸蟹,同样品质的蟹在香港要花200块港币才吃得到;香港一杯珍珠奶茶,大约在33到38港币之间(约合人民币29到33元),而像一点点等品牌奶茶,在深圳的价格才不过15元左右;在深圳200块钱可以舒服到瘫软的按摩,在香港至少要五六百块才有资格享受。而且深圳还有香港所没有的各地小吃、东北烧烤、现杀现摘的家禽和果蔬(香港以冻鲜为主)…种种好处叠加,对物价上涨、经济不景气的香港居民来说,肯定会觉得深圳“真香”。


除了性价比更高外,香港到深圳方便的交通、类似的生活习惯,也是广大香港同胞把深圳当成后花园的重要原因。想随便逛逛,直接坐地铁来深圳就可以;想扫货,有商家安排的购物专线,比如,永东巴士在去年底,就开通了到福田山姆店的专线,而且有10个站点可往返,非常方便。再不行还有香港旅行社推出的“购物团”,团费从299港元至699港元不等,几乎可以天天成团,只要钱包够深,你只管血拼,其他都不用操心。


02

反向代购,成为热门职业


水客带货通关,有个行话叫“过春天”,以前的水客是从南往北“过春天”,把香港的奢侈品、新潮的电子产品,从香港带到深圳,赚取差价。现在的“春天”不同了,是从北往南过,代购的东西也早不是什么奢侈品、IPhone手机了,而是鲍师傅的点心,太二酸菜鱼、一点点奶茶…


据说,在深圳开往香港的地铁上,总能见到很多拎着鲍师傅点心的乘客。有网友调侃“从深圳往香港去的地铁上,含鲍量极高,出镜率极高”、“香港居民凭一己之力拉动了鲍师傅的GDP”。更夸张的是,“海底捞”也是代购清单上的“常客”,经常有代购者端着锅过关,也算是“一景”了。

既然深港“反向带货”形势如此“一片大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自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顺带手”就把它发展成了一个新的“产业”。比如,在代购圈有公开透明的价目表,一般来说,100 元人民币以内的东西,收20 元代购费;200 元以内的东西收38 元代购费;如果代购总价过高的话,代购者则会从中抽成;如果代购的货品较重或占据空间较大,就要价格另议、额外收费了。而代购的“交付”,通常是在地铁站完成,大家事先会在帖子上或群里约好,代购者把大包小包的东西,一一分发给“翘首期盼”的客户们。有人省了钱,有人赚了钱,完美闭环。


不要小看这种跑腿的反向代购生意,听朋友说他的一个堂弟在香港念书,以前从香港往深圳代购,但“港代”生意越来越差,后来就把时间省下来,专门做反向代购,最多单趟赚过好几千块,一个月收入曾高达2万多块。还有更加与时俱进的,有人专门为这种反向代购开发了一个APP,通过使用APP,可以让客户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着店铺的菜单截图“点单”,而是可以直接在APP上下单。应用的后台,可以直接汇总不同餐饮品牌的订单,省时省力,也更方便代购者规划路线。看,干着干着就发展成了“代购2.0”了,当前环境下,谁敢说这个“赛道”不吸引人呢?


03

港人疯狂“逆流”,

给我们的启示


1、深圳从仰视香港,变成平视

中国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97年香港回归之时,是大名鼎鼎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弹丸之地的香港,虽人口不到内地的千分之六、面积仅为内地的万分之一,但却创造了相当于内地20%的GDP,而当时的深圳还只是土气未脱的“改开前沿城市”,GDP只有香港的一个零头。


斗转星移,如今的深圳已成为内地“北上广深”四大头部城市之一,GDP更是从2018年后,一直持续超过香港。华为、大疆、腾讯等一批高科技企业都在深圳成长壮大。城市建设、医疗教育、国际化程度,都堪称世界级,和一湾之隔的香港相比,很多方面不仅没了差距,有些领域反而更胜一筹。实力决定心态,在这种背景下,深圳慢慢不再仰视香港,而是用更平和的心态平视今天的东方之珠。


务实的香港同胞也明白“形势比人强”的道理,就像多年前内地人从深圳去香港扫货、开眼界一样,今天的香港人北上深圳购物休闲,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基本是一致的。普通百姓“用脚投票”、用行动说话,比任何表面上的现象或言辞,都更有说服力。


2、国内服务业,具有超高性价比

很多香港人赴深消费,图的就是一个“平靓正”。“平靓正”是一个粤语词汇,翻译成普通话大概就是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意思。向来见过世面、讲究品质的香港同胞,怎么也突然看重“性价比”了呢?其实原因也很好理解:


第一、近年来,香港经济发展,面临不少结构性问题,再加上周围其他新兴经济体(新加坡等)的强劲发展,使得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时,香港内部少子化、老龄化造成劳动力短缺,进而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生活成本不断高企。《经济学人》所发布的《2023年全球生活成本报告》显示,香港生活成本之高,位居全球第五。


第二、深圳经历内地内卷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更有吸引力。曾有香港网友在网上吐槽本地的服务“不要说香港服务生对外地人态度冷漠,其实他们对本港人的服务也很差…”也许这只是个别现象,但香港社会的服务,远不如内地有“人情味”却是真的。香港、东京、首尔,这些著名的亚洲城市,K哥都去过,对这点还是比较认同的。我们内地的服务是经过残酷的内卷市场打磨出来的,各种细节、流程都能很好地展示热情、亲和力和包容度。这是其他地方通常所不具备的。

    

3、规模化经济体,带来的边际成本递减

相对香港而言,深圳为啥具有上述性价比呢?从根本上说,是深圳依托内地腹地,形成规模化经济,带来的边际成本递减效应所造成的。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内地各行各业线上化、平台化、数字化程度发展之深,绝对走在了世界前列。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团购、打车、在线点餐等各场景,都经过数字化手段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资源优化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效率,降低了社会生产的总成本。举个例子,香港人到深圳看牙,会比在香港便宜一半,甚至更多。为啥?这是因为深圳的假牙加工企业大大小小超过100多家,国内超过1000人的大型假牙工厂也主要集中在深圳,在业内有“深圳一停摆,全球都牙疼”的说法,这种规模经济、群聚效应,所带来的价格优势和服务优势,是面积狭小,资源相对匮乏的香港所不能比的。


4、在快速变化中,随时刷新自己

香港和深圳的“双城记”告诉我们一个基本道理,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可以躺平吃到老的“功劳簿”。每个城市都是由人组成的,城市的变化,一定程度反映了这座城市构成主体,也就是人的变化。在社会、经济都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与时俱进,要能随时刷新自己,保持与时代、城市的同频,让自己跟上社会的发展和节奏,一直被时代所需要,而不是保守固化,被淘汰出局。


5、2024,拼命做多自己

转眼间,一季度已经过去,2024年还剩3/4,有人还在抱怨大环境没有改善,仍然缺少发展的机会,决定先以“躺平”或“半躺平”的姿态苟着,以待良机。K哥一个邻居就是这样,被裁员后,找了一段时间工作不顺利,就开始靠钓鱼打发时间,后来愈发沉迷,也不再提找工作的事,天天钓鱼吃老本。也有人即使知道现在的环境不好,依然会行动起来,先改变可以改变的,比如从改变自己开始,加强学习,有意识强化自己的优势、弥补短板。我身边就有一个年轻人,工作之余不是上各种网课,提升技术,就是拼命考各个方面的资格证书,有人对他这种行为嗤之以鼻,认为没啥意义。但他的回答是,现在这个时期,给自己做加法,总比做减法强。


K哥非常赞同这个小伙子的观点,2024拼命做多自己吧。这些“多”,会是你应对冬天时的安全储备,也是迎接春天时,握在手里的更多选择。大家共勉。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