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来源 | 智联招聘(zhaopin-com)文 | 千一
工作安排不合理、明里暗里让加班,动辄画饼再配合言语打压……让人时常陷入内耗。直到后来,他看到一句话:“不管什么工作,如果我们能以离职的心态去对待,那么工作将变得轻松很多。”于是,他开始尝试转变思路,抱着离职的心态去工作。现如今,整个人豁然开朗。那么,什么才是离职心态呢?我整理了以下4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不将过多情绪,
带入工作
主持人马东曾在采访中说,自己公司在招聘时,会很看重一个细节,就是:这个人有没有“事在人先”的感觉。并解释,工作的事在个人情绪前面,不把情绪带进工作,就是事在人先。领导随口的一句批评,就觉得是对方是在针对自己;工作不小心出了差错,便在反复的内耗中陷入自我否定。很多时候,压垮一个人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来自我们的负面情绪。
更何况,无论是愤怒、内耗亦或是焦虑,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作用。与其将大量精力用在调节情绪上,不如减少情绪的浪费。工作时对事不对人,自动屏蔽情绪,专注问题的解决;下班后秒切离职状态,好好放松,隔绝工作里的人和事。选择性忽略,
他人的评价
在工作中,很多人倾向于参考“外界评价”进行自我评估,这原本无可厚非。但若我们过于在意周围人评价的话,很容易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总在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猜测别人会怎么评价自己。期待好评价,害怕坏评价,这样只会让我们在工作时畏手畏脚。与其把精力放在别人身上,不如试着切换离职的心态与工作相处。一方面,领导同事平时关系再好,一旦离职,基本都不会再有联系。另一方面,每个人的标准和要求都不一样,我们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望。
不如像知名经纪人杨天真说的那样:“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不要让一个路人甲来扰乱了你的戏路”。在工作中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感,领导和同事的评价简单听听就好,别让其成为你的精神负担。练就拒绝,
不合理的勇气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场博弈,当你不怕失去的时候,自然就有了勇气。”对于工作上不合理的安排,或是同事不合理的请求,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勇于说“不”。很多人之所以在职场上畏手畏脚,不敢拒绝,就是害怕失去这份工作。但事实上,工作中越是怕这怕那,越容易被压榨、欺负和排挤。另外,对不合理请求的全盘接受,也会导致我们难以聚焦自己的核心任务,转而被大量琐碎工作给吞没。要知道,职场就像沙子,当我们握得越紧,可能失去越多。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切为目标服务,职场会轻松很多。留意机会,
提前为自己布局
离职心态并不是让我们用消极的心态对待工作,相反,它更多是鼓励我们用终局思维进行倒推,跳出目前的琐碎细节,从高处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假如我半年后离职,该做好哪些准备,才能实现迁跃呢?”“当我存够了生活所需要的钱,下一步我要做什么?才能让人生不留遗憾?”多以这样的终局思维进行倒推,会帮助我们掌控工作的节奏,正确看待工作的价值,将选择权进一步掌握在自己手中。时刻留意机会,不给自己设限。在关键节点,能够果敢抉择,走向新的不确定性。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当你知道目的地是大海,就不会为途中的一场风雨驻足。”离职心态不是“破罐子破摔”,也绝非鼓励你“摆烂躺平”或是天天怼领导同事。而是让你知道,你和公司的互相依赖程度,远没你想象那样深远。更多是希望你能用一种轻松的心态来面对工作,不内耗自己。当你心态放松,且不怕失去的时候,反而更加能够掌控自己的节奏。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