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未来2-3年,请随时做好准备:至少,要把自己刷新10遍吧

2024-05-09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笔记侠·前进四  辑/MBA智库琉


在大环境持续低迷的形势之下,太多人看不到希望,只想撞大运,一夜暴富。


于是烧香拜佛、买彩票、跟风买基金成为了一种风潮。


的确,少数人靠运气捞到了一笔,信心大增之后,进而投入更多资金,结果“赚得快,败得也快”。


而那些没能抓住好运的人,则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请记住,无论好运坏运,都不是长久致富的关键。


赚钱不赚认知,没有建立扎实的认知体系终究一场空。



01

风停了,猪就得摔下来


雷军曾说过这么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这句话被不少人视作金科玉律,毕竟生活中不少一夜暴富的例子似乎都在应验这个道理。


但很少有人考虑到这句话的后一半:“风停了,猪就得摔下来。”


很多人看到别人的成功,觉得那都是赶上了好时候、撞上了好运,觉得自己要是也能碰上那样的机会就好了。


实际上,只靠一时的外部机遇或者潮流优势,就像猪借着风力飞起来一样。


若没有内在的实力和深厚的认知底蕴作为支撑,一旦风头过去,必然从万丈高空坠落,结果可想而知。


这几年,现实中的各种例子已经佐证了这个道理。


比如NFT(元宇宙数字藏品)市场的大起大落,甚至是原本被认为是稳健投资的房子市场也开始动荡不安。


风口可能带来财富的爆发式增长,是转折点,但绝不是长久的基石。


打个比方,盖楼。若是地基没打好,盖得越高越危险。


赚钱不赚认知,等于白忙活。“财不配位”之下,镜花水月一场空。


那么,如何实现抓住财富,实现持续增长?


建立由点及面的认知体系。


就像种下一棵树,根扎的越深,认知体系越完善。


树冠才能长得更加枝繁叶茂,你想拥有美好才会向你奔赴。





02

建立认知体系的两个特征


小朋友会觉得长了翅膀就能飞。


因为在小孩子的认知里,能飞等于有翅膀。


而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会考虑多种因素,飞行动力学、生理学等方面的认知。


如此一来,对于各方面的认知构成了成年人的认知体系,他们相互限制,相互交织,最终推演出来的结果就是“人长了翅膀也不能飞”。


虽然,在“人与鸟”这种问题上,成年人基本上不会判断失误。但还是会在其他事物的分析判断上,展现相似的“幼稚”。


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建立成认知体系。


例如,前段时间遭到曝光的听花酒。


在听花酒事件中,如果消费者因为对酒精以及其生产工艺缺乏基础认知,就会被唬住。


太上老君托梦,其酒具备提升免疫力、调节生理机能、抗衰老等一系列强大的功效。


倘若是真的,它58600元一瓶的价格还真卖便宜了。


其次,第二误区是“贵的就是好的”也是很多人上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实际上,价格并不能决定产品的实际价值,尤其是在酒类行业。


价格除了反映产品本身的成本和工艺外,还可能包含品牌溢价、市场炒作等因素,而这与产品真实性能并不直接划等号。


换个例子,有人瞅见别人开餐馆挣得盆满钵满。


心里想“只要味道好,就能吸引客人”。于是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却是血本无归。


好味道能吸引更多的客源,这一点绝对没错。


但在却忽略了成本核算,比如食材采购成本、房租水电、员工工资、营销推广费用等,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硬性支出。


所以说,知识体系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像一张交织在一起的大网。


每个点都要顾及到,才能保证这张网结实耐用,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除此之外,知识体系要注意,出发点要对。


如果一个人认为1+1=3,那他做任何题目都会错。因为错误的前提,得出的肯定错误的答案。


这种逻辑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适用。


前几年房地产如日中天,给人一种只会涨不降的错觉。


很多人就会认为,这个市场就是这样的,“1+1=3”就是正确答案。


于是,就闭眼买买买,盲目追涨杀跌。最终损失惨重。


在教育子女方面,如果家长认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就是成功的教育。


认为“1+1=3,物质堆砌等于全面发展”,而忽视了对孩子品格、独立思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那么孩子长大后可能面临诸多社会适应难题。


这就是认知体系的两大关键特征:


一是认知体系不是个别的、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相互关联、互相支持的网状结构;


二是认知体系的建立必须基于正确的出发点,首先要确保最基本、最关键的认知是正确的,否则后续的决策都会因为错误的前提而偏离正轨。


那么,如何有效建立认知体系?




03

建立认知体系的前提,不断刷新自己


构建认知体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刷新自我的过程。


如何刷新自我?大致分为五步:空杯心态、视角转换、增多信息摄入、事上练、向前行者学习。


第一步,空杯心态。


心态是自我提升的第一步,亦是最核心的一步。


一个持有“万事皆晓”观念的人,往往会对别人抱有偏见,视之为无稽之谈。


而偏见与傲慢,是生存最大的障碍。


如同画地为牢,在内心为自己划定了一道界限,局限了自己的视野与行为。


众人的智慧往往大于个人智慧。


没有空杯心态,无法自我刷新。


第二步,转换视角。


站的位置角度不同,看待事情的态度不同。


在古代长安城,一次天降大雪,异常寒冷。


吃饱了饭出来散步的文人见雪花飘飘,诗兴大发,脱口道:“大雪纷纷落地。”


刚念了一句,恰逢有个升迁的官员经过听到了,感念皇恩浩荡,他拱手接口道:“正是皇家瑞气。”


旁边一个卖棉衣棉裤发了大财的商人心花怒放,也凑了一句:“再下三年何妨?”


一语激怒了路边一冻饿欲死的乞丐,哆哆嗦嗦地大骂:“放你娘的狗屁!”


倘若我们能换位思考,考虑到别人的态度,解决问题也就更加容易。


第三步,海量阅读与广博涉猎,增多信息摄入。


如果一个人只钻研自己的专业,只在意深度。


常常会陷入瓶颈。


可以说不同的专业知识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


例如,一位心脏外科医生如果仅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技术,虽然可以在手术技巧上达到很高的造诣。


但他可能忽视了营养学、运动医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领域对心脏病预防和康复的重要性。


导致治病不治根。


不论是哪个专业领域,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不仅能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


还能激发创新思维,发现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从而促使个人或整个行业实现更大突破和进步。


所以说,读书是吸收前人智慧、构建个人认知体系的重要途径。


它帮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不断刷新自身知识体系的深度与广度。


第四步,事上练。


世事皆有灰度。理论与实践同样如此。


一个人理论学的再扎实,也只是纸上谈兵。


落到实处经常会产生异常情况,无法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事情上练,把理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实践知识,是刷新自己,建立起知识体系的重要节点。


第五步,向前行者学习。


在任何领域,总有先行者凭借他们的智慧、经验、毅力和创新精神走在前列,为我们铺垫了前进的道路。


不去跟前行者取经,自己反复造轮子,会造成极大的成本浪费。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与进步是刷新自己,建立知识体系的基石。


在实施这五步行动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前人智慧凝练出的若干经典思维模型。


这些思维模型能帮助我们更高效、更全面地构建和完善认知体系。





04

构建认知体系:6个思维模型


1.萨提亚冰山模型


萨提亚冰山模型是由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提出的心理治疗理论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人的内在世界被比喻为一座冰山,其中可见的部分(如行为)仅仅占了很小的比例。


而隐藏在水面下的大部分(如感受、信念、期待、渴望和自我价值)则是塑造个体行为和情绪反应的核心要素。


萨提亚认为,人最大的问题是认识自己。


这包括对自己的内在感受、想法、动机、期待和核心信念的理解。冰山模型强调了人的内在世界是多层次和复杂的。


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外在的行为表现,更要深入探索和理解那些不易察觉的、深深植根于潜意识深处的内在世界。


例如,表面上看来一个人可能表现出愤怒的行为,但通过萨提亚冰山模型的分析。


可以发现其背后可能是恐惧、悲伤、无助等深层感受,或者是源于童年时期形成的关于自我价值、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核心信念。


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些深层次的内容,个体才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疗愈和成长,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质量。


因此,认识自己,即全面地了解和接纳自己的内在世界,是萨提亚冰山模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2.人生定位模型


人生定位模型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兴趣、价值观和使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和角色至关重要。


这个模型主张我们应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技能特长、潜能与激情所在,以及对未来的愿景和期待,从而在职业选择、生活方式、社交关系等方面做出最适宜自己的定位。


比如,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成为团队的领导者,有的人可能更适合担任顾问、专家的角色,他们在幕后提供专业支持,对团队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的人则可能更善于沟通协调,适合从事公关、市场营销等工作;还有的人喜欢安静、专注的环境,他们在科研、创作等领域更容易发挥出卓越才能。


人生的定位重要的是认清自己,发掘并利用自身的独特性,找到能让自己最大限度发光发热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能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特有的力量。


因此,找准人生定位,是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3.人生价值模型


人生价值模型通常用来描绘个人在不同生活阶段、不同领域中的价值实现路径和状态。


这个模型强调,每个人都有多种可能的价值实现区域,包括职业发展、个人成长、家庭生活、社会贡献、兴趣爱好等多个维度。


例如,在职业领域,一个人可能最初在某个行业取得了成功,但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增长,他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真正热情和优势其实是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这时,尝试跨出舒适区,探索新的职业可能,不仅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多元化,还有可能挖掘出更大的潜力,创造更高的价值。


在个人成长方面,不同的人生阶段,个人的价值观、兴趣点和关注重点可能会发生变化。


比如年轻时可能追求物质成功和地位。但随着年龄增长,可能更看重精神富足、健康快乐和家庭和谐。


在这种情况下,定期审视自己的人生定位,尝试调整生活方式和追求的方向,可以使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价值感得到提升。


总之,人生价值模型鼓励我们不断探索和尝试,不拘泥于现有的角色和成就,勇敢走出舒适区,通过不断试错和调整,找到真正适合自己、能最大化实现自我价值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路径。


4.人生成长破圈模型


痛苦与恐惧,是成长的催化剂。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打破舒适圈,迈向未知与恐惧才能获得成长的游戏。

破茧才能成蝶。


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对新环境的不适、对改变的忐忑以及对失败的深深恐惧。


勇敢地走出舒适区,不断地在新的领域探索和尝试,我们才能拓宽视野,挖掘自身潜力。


实现从内至外的蜕变升级,最终收获更加丰富多元的人生体验与成就感。


5.冰山胜任力模型


冰山胜任力模型(Iceberg Competency Model)是一种揭示个人或组织成功所需能力的理论框架,由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及其后来者进一步发展而成。


这个模型将个体的胜任力划分为两个层面:显性部分(冰山上部分)和隐性部分(冰山下部分)。


  • 显性部分(冰山上部分)主要包括技能和知识,这些是可以被迅速观察到和通过培训快速提升的,比如专业技能、沟通技巧、产品知识等。


  • 隐性部分(冰山下部分)则是更深层次、不易察觉的特质和动机,包括价值观、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这部分能力往往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模式、决策方式以及长期的绩效表现,例如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自我驱动力等。


冰山下优势之所以被认为是“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深层的特质和动机直接影响到个体如何运用技能和知识。


决定了他们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表现。


这些深层次的胜任力不易通过短期培训获取,需要长期的个人修养、实践经验以及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和开发。


6.SMART原则


SMART原则是一种管理学中广泛使用的设定目标的方法,它确保目标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及有时限。


这一原则帮助个人和组织清晰地定义并有效地实现目标,告别混沌无序的状态,迈向有序、高效的目标管理体系。


  • 具体(Specific):目标需要清晰明确,不能模糊不清,应具体指明要完成什么任务或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 可衡量(Measurable):目标应该有明确的量化指标或者可以评估的标准,以便随时了解进度和是否已达成目标。


  • 可达成(Achievable/Attainable):目标应当具有可行性,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是经过努力后能够实现的,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 相关性(Relevant):目标应与整体战略或愿景保持一致,对个人或组织的发展有意义,有助于推动长期的成功。


  • 时限(Time-bound):每个目标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框架,即设定完成目标的截止日期,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目标得以按时完成。


通过遵循SMART原则来设定和执行目标,人们可以更加系统地规划行动步骤,确保所有努力都是朝着既定目标有条不紊地推进,从而告别杂乱无章,走向有序且高效的成果产出。


总结


在信息越来越多元化、碎片化的现代,很多人走着走着就被带偏了。


建立认知体系,在其脉络中不断外延,拓展。不断刷新自己,1遍不够就10遍、100遍。


直至你的认知体系,能够覆盖带你想要做的一切。


那么,你想要的美好都将奔赴于你。


-THE END-


● :前进四。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内容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图源:图虫创意。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