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L-pioneer丨会,会,打工人的瞌睡

2020-11-04
文章转载自"LSPACE共享办公"








JOIN US 

NOW


曾经作为学生我们说:

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

现在作为职员我们说:

开,开,经理人的大会!会,会,打工人的瞌睡!



「开会」

这样真的很累!



每次想跟领导汇报什么工作时,领导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开会,要不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甚至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印象,认为领导不会做实事,就只能指挥别人做事。


其实开会的本来目的是解决问题,但会议本身就是问题。


有人曾经做过关于“开会”的统计,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企业管理层平均有40%~50%的工作时间是在开会;接近30%的企业员工每天参加1到5个小时的会议;而25%的会议,用来讨论不相干的议题;90%参会人员承认开会时不专心;73%的人承认开会时会做其他事情。



「日常」

它还具备以下特征


开会最爱下班前

其实老板之所以喜欢将开会选在下班前,我想他也是无意识的。时间卡的这么精准,一定归功于他敏锐的商人气质!如何能让员工能在工作之余,再“合理”的为自己劳动一会呢?“开会”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家都爱靠后座

很多时候大家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只要是老板主持的会议,大家进了会议室就坐在后排!也许是大家都很低调,也许是这会真的太无聊,坐在前排就没法开小差了!


会议总是爱拖延

有时候,开一个会,就像渡过了半生!会议总是一拖再拖,好似总也开不完,可能是因为开会不算加班吧!


重点经常被略过

会议进入正题前,老板总是有很多话要说。从大家进入会议室的精神面貌,谈到平时工作的形象气质,最后聊到办公室着装的重要性等等!其实,相比略过重点,更可怕的是根本没有重点!什么情况下开会呢?大事开会,小事开会,没事制造点事也要开会!



「反思」

你为什么总在开会


一个公司总是在开会,无非是效益不理想,没有达到领导层要求,结构上暴露出诸多问题。这背后只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公司制度不成熟,另一种是公司领导层能力低下。


 

一个公司暴露的问题越多,那么肯定是制度和流程上出现了问题,首先可以理解为,公司权力分布不够合理,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关系,有多大的权力,就要负多大的责任。权力分布越合理,那么责任覆盖的范围就越细致。所谓的细致化管理,就是权力和责任的细致化,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把权力放下去,让责任背起来。


一个公司出现问题,肯定要有相应的处理方法,而这个相应的人,就是权力细致化的结果,任何一个员工在他岗位上经常遇到的问题,他有相应的处理权力,那么就可以快速的把问题解决,把解决问题的成本降到最低点。


如果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把他经常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那么公司还需要开什么会,下面都处理的很好了,问题在源头上解决了,就不会出现连锁性的反应。如果出现问题源头的员工没有相应的权力去处理,那么结果肯定是开会处理。


一个公司如果有成熟的制度去执行,还要经常开会,那么肯定是这个公司的领导层无能,首先可以理解成,这个公司领导层不称职。由于领导层的判断分析能力不足,导致在公司经营的战略上出现误判,从而使得公司的计划运营和实际运营中,出现严重的脱节,所以需要经常开会处理问题。



「好会」

真正好的会应该是这样的


在《说文解字》中是专业解释的“會,合也。从亼,从曾省。曾,益也”会即为集合。字形采用“亼”(ji)和省略了两点的“曾”。“曾”表示增益,“亼”,三合之形,古同“集”。简单来说,开会就是把众人集合起来。



开会要解决上下级之间、同级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果一项工作能够把具体要求的12345,都写的很清楚,那往往是一个简单的通知就能解决,没有人愿意浪费时间来开会。一项需要上级发文推动的工作,必然是存在着要解决的新问题、克服现实的困难制约、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的情况。


会议要根据其目的,来营造不同的场景,使参会人获知不同的体验。大家平时都看过很多文件,我相信许多文件的具体内容,都已经在记忆中模糊了。但只要能回忆起自己参加过会议的场景氛围,一种当时体验过的情感就很可能再次重现。这种情况下,抽象的文字就可能在脑海中鲜活起来,至少也能够想起这项政策文件的核心精神,使工作不会偏离轨道。



「含义」

所以开会有这样的含义


会议是工作重要的部分
开会是领导工作的一部分,现如今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了!很多企业的高层每天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前往开会的路上。都说职位越高,实事干得就越少,价值输出就越多,其中在各种会议里面就是价值输出的最好场所。


开会有时会是一种待遇

只有那些有资格的人才可以参会。不同的会议任务不同,参加的会议人员的资格也会不同。有些会议是严格限制参加人员的身份和资格的!如果你能参加公司的中大型会议,即便你的职位不高,但也代表你已经是企业当中的核心骨干成员了!


开会可以快速集思广益

开会的第一个效果就是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智慧来解决当前公司出现的现实问题。这种形式比较高效和实用,毕竟一个人的头脑总会受限于各种框架之下,通过不同的想法碰撞,就能够打破框架,从而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另外很多决议都是会议上通过的,通过会议的头脑风暴,往往会出现一些超前的、创新的想法与决策!


开会营造一种工作氛围

开会集聚了大量的参会人员,这样会营造出一种别样的工作氛围。或者紧急或者隆重,或者热烈,这些对你推动工作是有一定作用的,也能通过会议来传达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打造一流的团队。


上传下达也能提升效率

会议不仅可以传达上级指示精神,而且可以征求下级执行的意见建议。因而往往是上下结合,左右互动的行动协调形式。它可以整合和调动一些团体力量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奋斗,加强上下级、高层至底层之间的链接,为公司创造最大的价值。



「高效」

作为职场人这样开会更高效


反思是否真的需要开会
会议一般是对于工作的布置、总结、奖励、批评,但不要什么事都拿会议来说,一般事情也是积累起来,一段时间开一次。会议的最大的问题,是它们已经成为了工作中许多问题的一个默认的回应,以这种方式可以被翻译成“想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开会!”。但事实上会议应该产生行动,如果与会的每个人没有在离开的时候承担一定的责任,你就必须首先要问为什么要召开这次会议。

把整理的思路有序地记录下来

先不用急着去整理好顺序或者担心是否切题的事情。其实会议就像研究出新产品引入头脑风暴会场一样,要做的内容就是罗列出所要讲的讯息,然后利用便利贴纸写下思路。认真整理一遍便利贴内容,读第二遍的同时,将便利贴进行归类,把相同需要传达的信息整合放在一起,一枝独秀的就单独搁置一旁。


归顺后就开始整理话语顺序

首先将重点内容划分出来并且标注序号,这样在会议发言中才能一目了然,再将内容进行分类,看看哪些适用于重点讲解,哪些只需大体概括。当然你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去发言问题,要大家一起来进行讨论,一般要确定几个主要发言人,找到懂得思考的人,带头主动发言。


组织好开头与结尾的陈述语

开头是为下文埋下伏笔,结尾是为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这两个内容应该逐字逐句地写出来,以防开会时太过紧张而忘记。开头以引起下文的发言为宗旨,让参会者都知道你接下来要说哪些信息;结尾要整体概况,明了自己的任务责任,也能回忆起整个会议的主旨目标。


End

文案丨梓萌

编辑丨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