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浙大贫困生底细被“扒光”,背后折射的真相其实很残忍……

2024-11-27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文/拾遗君  编MBA智库琉琉

教育的差距,

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01


钱总是流向了不缺钱的人手中。


02



在大众认知里,拿助学金的学生,应该是家庭贫困、捉襟见肘?应该是学习和生活都非常穷苦?


但最近,浙大一位贫困生被举报了。因为他一边申领助学金补助,一边朋友圈里晒着国内外旅行照片。


昆明、丽江、西藏,三亚、四川、新疆山东、厦门、上海……甚至还去了韩国、日本。


什么样的贫困生,一年能去20多个地方旅游?


图源:小红书


网友怒怼:这样的人,还占用助学金名额,对得起纳税人的钱吗?


随后网友扒出,他是2021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学生,被保研去了清华大学。


不过他拿助学金,也算是流程合规,因为他确实有村委盖章的家庭贫困证明。


图源:封面新闻


后续他发表了一篇长文,说自己确实贫困。因为他的父亲生意失败欠款超300万,名下无房产,此前在外躲债,现在在某工厂做小时工,月薪4000。


而母亲在福建某鞋厂工作,负责给弟弟交保险,还要给全家付房租和生活费,每个月入不敷出,因为他没钱生活才需要助学金。


他也解释,出去玩的钱是他自己赚的。虽然去了那么多地方,可部分地方是出新闻任务和社会实践。


而其他地方都是自己勤工俭学赚来的,而且也是穷游。


图源:封面新闻

03


但查看评论区,网友普遍不买单。


他的逻辑就是:我拿助学金的钱用于学费伙食,拿自己的钱用于吃喝玩乐,这有什么不行?


诚然,从逻辑上来说好像没毛病。但仔细一想又感觉哪里不对。钱和钱其实是互通的,并不能这样用“强盗逻辑”划分。


有句话说得很好:真正口渴的人看到一盆水时,第一反应是喝水,而不是用它来洗脚。


人的需求,就像是一个金字塔,连温饱都成问题,还在为学费发愁的人,是无暇去顾及高层次需求。


真正的贫困生,深知每一分钱来之不易。辛苦赚来的钱,会先保证学业生活。


退一万步讲,如果他真有能力,靠自己突破困境,那助学金,也应该让给更需要的人。


毕竟助学金,和奖学金不一样。是用来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目前这个事情已经闹大了,有最新消息显示:浙大已经取消了他的受资助资格。


清华大学也在调查,看是否要收回保研资格。


算盘打得太精的人,迟早是会翻车的。

04


图源:抖音


其实他不是第一个了。这次浙大有好几位同学,同样陷入了贫困生争议。


比如:有两名控制学院的学生,长期申领助学金,但一直做美容,去迪士尼游玩,购买高价电子产品。


医学院一位学生申领助学金,但朋友圈不断晒出全国各地旅游照片。


化工学院一位研究生,做着高价医美手术,入学前月入三万,入学后当家教月入过万,可他也被评为特困生。


而早前其他学校很多贫困生,也被爆出高消费等问题。去年中山大学一个特困生,用着苹果四件套,还买着演唱会门票。


天津某大学贫困生,花3000租房用8000块电脑。当类似的例子太多,这就不只是一个学生、一所学校的问题。


归根结底,是整个贫困生评定标准流程太宽松。


回家找找村委,很容易开出贫困证明。只要盖了章学校就认证。缺少调查,缺少审核,轻轻松松就能拿钱。


05


为什么助学金发放普遍这么宽松?


这不一定是学校乱发钱,而是如今许多大学出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助学金供大于求。


我一个朋友,在某985学校做辅导员。他们学校的奖助学金,多到根本发不完。


除了每年国家级助学金之外,学校还有校级助学金。除此之外,企业有专项基金来助学,成功校友也会返校捐钱。


这就意味着,越好的学校,助学金的池子越大。他们愁的不是不够发,而是要怎么发出去?


所以你会发现,越是顶尖高校,助学金越是经不起深究。学校为了把钱发掉,很多时候只要你拿出证明材料,流程上走的通,那就会给你过。


因为申请的人稀缺,供过于求,所以流程不严格。

06


图源:财经观察


刘强东就说过这样的事情。之前他曾回自己母校人大,捐了1000多万。他当时要求其中70%要发给家里比较穷的孩子。

但过了一两年,人大就找到刘强东,表示助学金实在不好发,因为连申请的人都很少。


刘强东很诧异,当年他读人大时,班里70%都来自农村,那时国家给了两个名额,班里七成的人都在抢,怎么现在有名额,反而没人要了?


人大校长感叹道:现在和以前不一样,现在能考上人大的农村孩子,可能30%都不到了。


这背面指向一个很扎心的现实:我们的名校里,真正的贫困生越来越少了。


前几天看到新闻,又一批乡镇小学被关闭了。如今的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正如刘强东所说那样,倘若一个孩子进入北京四中,那基本等于,一脚迈入了清华北大,但一个农村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落后太多。


从概率上来看农村孩子、贫困孩子,考上大学的比例本就不高,考上顶尖名校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真正需要助学金的人可能连门槛都没进,导致奖学金发不出去的局面。


这也从侧面说明,教育与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07


今天聊这个话题,


不是想唱衰什么。反而是更想从侧面说明一个道理:越是贫穷家庭的孩子,越要拼命、努力地读书,越要进入更好的大学。


你想想,国家准备了如此多的奖学金、助学金只要你考上大学,就很难因为没钱而辍学。


所以你其实是极大地占了国家和名校的福利。


说一个我身边的故事。当年我的老家有个远房表妹特别争气,考上了某211名校,但她家真的很穷,懂事的女孩因为担心学费太贵,家里承担不起,萌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


当时我极力劝说,为她科普了各种大学里的助学金奖学金政策,让她完全不用担心,只管好好学习就行。


现在的她已经研究生毕业,进入了某高科技公司工作,年薪不菲。


可以说读书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这也是今天我想对所有贫困家庭孩子说的。我们国家几乎所有大学对真正贫困的学生,都是非常友好而温暖的。


你可以申请助学金,你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还有很多校级、企业奖学金等等所以你不要去担心,没钱读书怎么办,只要你能踏进学校的大门,只要你好好学习。那我们的大学,就不会让你因为没钱而辍学。

08


图源:微博


另外我还想说一点。那些真的需要帮助的孩子,不要因为所谓的自尊,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当年我读书时有位同学,因为申请助学金必须在全班面前竞选,所以宁可咬着牙多打工也不想被别人看不起,

绝不去申请助学金。


最后助学金,反而被那些没那么缺钱,但脸皮够厚的人抢走了。


我想,和她一样小心翼翼维护自己自尊心的孩子有很多。哪怕现在大多数学校会考虑到自尊心问题,不再搞这种当众“处刑”。


可我还是想说:不要觉得申请助学金,是多么羞耻的事。家境贫寒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就那么几次,社会是很冷酷的,没有那么多扶持和优待。


但大学不一样,还有人在背后推你一把。如果这送到面前的机会,你没有把握住的话,那未来想要改变命运,那就越来越难了。


知识改变命运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寒门学子逆风翻盘的机会。


即使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也要努力去考大学,因为命运垂青的橄榄枝,寥寥可数。


你要把握一切机会,你要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去接近自己目标,完成自己梦想。家境贫寒是起点,但是绝非人生终点。


-THE END-


● 作者:拾遗君本文转自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 成年人的顶级状态:有这3个特质,多半是命好的征兆

● 头挂“我有罪”牌子,古茗玩梗“奴化”员工引众怒:撕开了多少年轻人的不堪......

● 京沪高铁上扎心的一幕,刺痛了无数人:比恋爱脑更可怕的,是工作脑

● 瑞安民警“街头演讲”视频上热搜:好好说话,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能力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