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30+被裁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2025-02-11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文/张良计    辑/MBA智库琉琉

01

为什么说30+被裁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如果继续待下去,很可能未来的后路都没了。


早点被裁,你才会早点认清现实,才会断绝不切实际的幻想,你才有时间早做准备,早做布局,早开始行动。


就好像明知道一艘船要沉了,你是费尽心思做那个待在船上最久的人,还是做第一个抢到救生筏逃跑的人?‍‍‍‍‍


答案显而易见。


如今很多公司裁员,并不是裁一波就完事了,更不可能裁掉一批人业务就会发生好转。‍‍‍‍‍‍‍‍‍‍‍‍‍‍‍‍‍‍‍‍‍‍‍‍


更普遍的情况是,一旦开始裁员,意味着这家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裁掉第一批,往后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一波接一波的人被裁,越裁员业务越没人做,公司业绩越差,于是接着裁,最后陷入到无解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会这样?


大环境不好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裁员,是最简单最快速的降本方法。


组织能精简,老板能交差,短期内公司能止损,何乐而不为?


至于降本了会不会增效?大概率是不会的。


而且公司长期会怎么样,作为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者也是不关心的,他们只关心自己任期内的成绩如何。‍‍‍‍‍‍‍‍‍‍‍‍‍‍‍‍‍‍‍‍‍‍‍‍‍‍‍‍‍


这就是无情残酷的现实。资本永远不可能和普通人共情,打工人永远只能被拿出来牺牲祭旗。



所以怎么办?


想办法思考和自救。只有自己才能帮自己,依赖其他人都不靠谱。‍‍‍‍‍‍‍‍‍‍‍‍‍‍‍‍‍‍‍‍‍‍‍‍‍


既然大势不可逆转,就不要缅怀过去,‍而是‍‍赶紧‍‍收拾‍‍好‍‍情绪去找出路,找办法,找机会。


我以前说过一个观点,职场就是一个交易市场,我们在公司打工就是把自己卖给公司,拿时间换薪资而已。‍‍‍‍‍‍


但,谁说打工上班就是唯一的交易市场?‍‍‍‍‍‍‍


它只是我们自身变现的一种形式而已,而现在这种变现形式已经不行了,那我们就要想其他的变现形式。‍‍‍‍‍‍‍‍‍‍‍‍


这里头的关键在哪里?


我们一定要拥有自己的个人商业变现能力。‍‍‍‍


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这一点,从大公司大厂离职后,把自己的赚钱小赛道经营的有声有色。‍‍


注意,我并不是要你去创业,那个太重了,也不适合当下的环境。


我建议的是大家回归自我,盘整自我,仔细思考一下过去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里面,有哪些是具备真正市场价值的,是有人愿意花钱去购买的,是有足够庞大的付费用户群体的,是你能够比你的同行干得更好的。‍‍‍‍‍‍‍


然后把这些东西一条条写下来,做删减,做叠加,做合并,直到你能清楚回答一个终极命题:‍‍‍‍‍‍‍


“我能够为谁(目标用户)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交付价值),为此TA们愿意支付我多少钱(交易价格)?”


注意,这个TA们,可以是一家公司,可以是一个组织,可以是一个工作室,也可以是你的朋友,是你过去的客户,是任何人。‍‍‍‍


只要TA们有需求,而你能够解决,你就拥有市场价值。


02

过去打工的时候天天加班,你一定没有时间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有时间了,与其哭泣,抱怨,愤慨,不如静下心来做点真正有用的事情。‍‍‍‍‍‍‍‍‍


具体怎么思考?最后分享2个小提醒:


第一,盘点自己的专业技能,尽量做到全链路覆盖,然后查漏补缺。


什么叫全链路?


就是你做的这件事情,从上游到中游到下游你都懂,都有经验,都能干。


比如你过去在公司是个设计师,但如果离开了公司的链条,你能否独立承接一个设计项目?‍‍‍


这里考验的就不光只是你的设计能力了,还有你怎么和客户沟通,怎么挖掘客户的设计需求,怎么说服客户接受你的设计方案,怎么做好最终的设计稿交付等等......这些你都要去完善。

过去这些工作可能由你的同事来完成,以后就得靠自己了。
‍‍


因为客户不会再把你当成一个打工人,而是把你当做一个小公司看待。客户也不会只买你的一项能力,客户要买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记住这两句话,非常重要。


过去在公司上班,你是一颗螺丝钉,和其他部门的螺丝钉共同协作才能交付,但离开了公司,你就要从一颗螺丝钉成长为一台独立的机器。‍‍‍‍‍‍‍‍


不要觉得这很复杂,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例如AI),很多过去需要好几个人完成的工作,如今一个人就可以。‍‍‍‍‍‍‍‍‍‍


你能想象现在剪一条短视频只要10分钟吗?


你能想象过去吭哧吭哧手工给视频配字幕的工作,如今AI只要1分钟就能自动完成吗?


感谢这些工具带来的便利,不要抗拒它们,而是积极拥抱它们。让工具为你赋能,用工具解决过去你不擅长的问题。


而你要做的,就是向上游和下游去延展自我,发力生长出更多枝条,去触及过去不曾接触的领域。‍‍


别局限在过去的某项单一能力上,而是成为能够覆盖全链路的解决方案提供者。



第二,开发自己的获客能力,强化自己的营销技能。‍‍‍


未来每个人都必备的商业生存技能,一定是获客能力。


获客是销售,但不仅仅是销售。


销售只是把产品卖出去,而获客是搭建桥梁,建立信任,不断地把你的产品卖出去。‍‍‍


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件商品,被放在社会这个大市场上被鉴定,被挑选,那凭什么别人就一定选你呢?


同样都是做家教,你做家教和别人做家教有什么不同,你辅导功课是有什么独门秘籍?‍‍‍


都是做商业咨询,你的方法论是什么,你过往有没有成功案例背书,你呆过什么样的大企业?‍‍‍‍‍‍


一样是做IP运营,你的知识储备有多少,你对平台的理解有什么独到之处,为什么客户交给你就会放心呢?‍‍‍‍‍‍‍


以上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跟获客能力有关。


获客,就是解决从破冰到买单这一过程中的信任问题。


优秀的获客能力,包括内容营销,链路转化,数据分析,日常运维等一大堆工作,并不只是一句漂亮的朋友圈文案就能解决的。


那么这些东西,过去你的工作经验里有没有‍涉及‍‍过‍‍?


像我见过很多30多岁的职场人,离开了过去公司的销售体系,自己空有一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却不懂得怎么贩卖自己,不懂得怎么把自己的价值和客户的需求进行精准匹配。


那么流入到社会这个更大的市场上,就是毫无竞争力的。


所以,无论你想从事什么领域,靠什么方式赚钱,都一定要去打磨自己的获客能力。


现在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再香的酒,也会被淹没在茫茫大海里不为人知。‍‍‍‍‍‍‍‍‍‍‍‍‍‍‍


不要再盲目自信,先学会躬身入局。‍‍‍‍‍‍‍‍‍


被裁员了,最该做的就2件事,第一,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第二,赶紧盘整自己过去的资源,能力,客户,准备Plan B.‍‍‍‍‍‍‍‍‍‍‍‍‍‍‍‍‍‍‍


除此以外任何的情绪波动,都尽可能缩短时间。因为你不抢着行动,别人就先你一步了。


点个赞和在看,让钱源源不断流向你。


-THE END-


 作者:张良计。一个左手干货,右手鸡汤的真性情 Boy,本文来源于公众号 “张良计”(ID:zhang_liangj)。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 2024牛津年度热词出炉:「脑腐」,撕开了成年人最隐蔽的遮羞布

● “正义追杀”恶意别车司机,反赔130万:请让垃圾人,滚出你的朋友圈

● “我妈跟亲戚说我一年挣20万”上热搜:硬撑的面子,更掉价

● 人生如棋局:参透这4局,你就赢了!(深度好文)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