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读者·浅岁墨余 编辑/MBA智库琉琉
前两天,我参加了大学毕业10周年的同学聚会。
发现许多许久不见的老同学都逐渐发福,身材走样。
不少人已经开始加入减重的行列。
但令大家苦恼的是,曾经以为减肥只要“管住嘴,迈开腿”就能轻松解决,现在却发现:
减肥绝非一劳永逸的事,它不仅会经常反弹、反复拉扯,更会一次次考验你的意志力。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真相。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感到压力、焦虑、孤独、悲伤或无聊时,总会不自觉地伸手拿食物。
但这些食物通常不是健康的水果蔬菜,而是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零食,比如薯片、蛋糕、冰激凌等。
在情绪驱使下,进食速度会加快,食量也往往超出正常需求。
心理学家范·斯特里恩将这种现象定义为:情绪性进食。
因此,减肥路上最大的阻碍不是你的嘴,而是你的情绪。
为什么要减肥
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今年,“体重管理年”成为热词,国家也开始倡导体重管理。
原因是肥胖问题日益严重。
每次聚会,总有人说自己又胖了,减肥无果。
《人类简史》揭示了一个惊人事实:
现代人因肥胖导致的死亡率已远超饥荒和营养不良,饿死的恐惧已成过去,"撑死"的风险步步紧逼。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肥胖率超过50%,人数超过4亿,居全球首位。
青少年肥胖问题同样严峻,每5人中就有1人超重。
若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儿童达31.8%。
现实生活中,被肥胖困扰的成年人比比皆是。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家癌症研究所等机构研究表明,肥胖会增加13种癌症风险:
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个单位,患肝癌、肾癌、食管腺癌的风险提高100%;
胰腺癌、脑膜癌风险提高50%;
胆囊癌风险提高20%~60%;
乳腺癌风险提高20%~40%。
减肥能有效预防这些疾病,提升健康水平,还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关节负担,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除了健康因素,减肥也能增强自信心。
当身材变得更匀称时,我们会由内而外地感到自信,更勇敢地面对挑战,更积极地参与活动,更从容地展现自我。
所以,减肥不是与他人的竞赛,而是与自己的对话。
每一次选择健康食物,每一次坚持运动,都在向更好的自己迈进。
瘦不下来,其实是情绪在求救
《黄帝内经》有云:“百病皆生于气。”
有人心情不好会食欲减退,长期如此确实会瘦,但这是以损害脾胃为代价。
另一种是情绪性进食,饮食成为情绪的信号,这是现代人肥胖的主因。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
开心了要吃一顿庆祝,不开心要吃一顿缓解,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这些话无时无刻不在暗示:吃能带来快乐。
但大快朵颐后,身体往往感到不适:胃胀、腹胀、腹泻或便秘。
长期如此,体重开始增加。
看着自己穿不下漂亮衣服,失去吸引力,便陷入自卑和自我厌恶。
却又一次次因压力暴饮暴食,最终陷入节食、暴食、自我厌恶的恶性循环。
其实,除去某些疾病的影响,大部分暴饮暴食是因为灵魂没被喂饱,表面是饥饿,本质是内心的匮乏。
身体因此开启本能模式,通过暴食来自我补偿和安慰。
还记得《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吗?
他游走在人群中却无人关注,只能通过大吃特吃来排遣孤独。
长大后才明白,无脸男吞下的不是食物,而是缓解孤独的解药。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营养中心研究表明:75%的肥胖者潜意识里将吃东西当作自我安慰的方式。临床数据显示,约30%的肥胖人群伴有焦虑情绪。
《黄帝内经》指出,肝主疏泄。
肝脏如同人体的交通指挥官,负责气机运行。
长期焦虑、抑郁或愤怒会导致肝气郁结,最终形成肥胖。
因此,减肥绝非简单的热量加减,而是身心合一的系统工程。
减肥先减心,
好情绪才是瘦下来的关键
很多时候减肥失败,都是败给了身材焦虑。
因肥胖而自卑,处处挑剔自己,郁郁寡欢,导致减肥计划屡屡中断。
要知道,减肥是一场持久战,任何方法都改变不了这一点。
①减肥金字塔
减肥金字塔的底层是心理情绪,中间是饮食,顶层才是运动。
减肥要面对的是饮食和运动背后隐藏的情绪与内心冲突。
这个过程需要挑战各种欲望和情绪,战胜懒惰和贪婪。
当心态不对时,会盲目追求快速减肥:节食、过量运动、吃减肥药等。
一旦体重不降就会自我怀疑、焦虑,继而暴食反弹,最终心态崩溃。
②用食物安慰情绪
控制不住暴饮暴食,很可能是在焦虑、压力大或抑郁时,潜意识里将吃东西当作自我安慰。
放纵后体重增加,又会充满内疚和自责。
如果你总是吃得超过身体所需,那这些食物就不是胃需要的,而是心需要的。
而我们的心不需要食物,它需要的是爱、包容和接纳。多吃的每一口,可能都是在填补无法被满足的内心。
当你放任自己狂吃时,看似自由,实则并未获得真正的解脱。
③减肥先减心
若不改变思维,意志力再强的也很难减肥成功。
最好的减肥食谱是爱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感知思想的力量,对消极情绪进行“减肥”,如此才能与食物和谐相处。
任何减肥方法只有融入生活,被愉快地接受才有用,而非靠咬牙坚持。
埃克哈特·托利曾说:“当你不再迫切地想逃离当下,本体的喜悦就会进入你所做的每件事中。”
当你学会爱自己,好好生活,减肥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
最后,请点个,多多转发今天的文章,愿我们都明白,减肥的终点不是秤上的数字,而是找到与身体相处的平衡,遇见那个轻盈又强大的自己。
-THE END-
● 作者:浅岁墨余。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读者(ID:duzheweixin),《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每晚相约,陪你看故事、品人生。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