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在“十四五”即将收官之际,对其“十五五”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及我国能源行业发展概况
电力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其发展必然与能源行业整体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为了预测电力行业“十五五”发展趋势,先看一下能源行业发展概况。
消费总量:全球能源一次消费总量仍稳步增长。从2002年至2024年,全球能源一次消费总量从138.8亿吨标准煤增长至214.60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约2%,2021年至2024年的年均增长率约1.8%,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这一发展趋势在“十五五”期间大概率将延续。
结构变化:非化石和可再生能源稳步提高。从2000年至2024年,非化石和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从14.4%增长至19.1%,呈现缓慢稳步提升态势。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002年为14.8亿吨标准煤,2024年为59.6亿吨标准煤,绝对增长量为44.8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约6.54%。其中,煤炭和石油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天然气较快增长,电力消费增长最快,全社会用电总量从2002年的16465亿千瓦时增长到2024年的 98521亿千瓦时,增长了498%。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从最近10年来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态势为“煤炭消费占比下降、石油消费占比基本不变、天然气消费占比略升、电力消费占比明显提升”。

我国电力行业过去五年发展概况
1、装机容量
2020年底我国并网电力装机容量为22.01亿千瓦,2024年底增长至33.5亿千瓦,年均增长率为11.1%,预计2025年底将达39亿千瓦左右。其中,各类型电源装机发展情况如下:
(1)火电:2020年底并网装机容量为12.45亿千瓦,2024年底增长至14.44亿千瓦,年均增长率为3.8%。
(2)风电:2020年底并网装机容量为2.82亿千瓦,2024年底增长至5.4亿千瓦,年均增长率为16.5%。
(3)光伏发电:2020年底并网装机容量为2.53亿千瓦,2024年底增长至8.87亿千瓦,年均增长率为36.8%。
(4)核电:2020年底并网装机容量为4988万千瓦,2024年底增长至6083万千瓦,年均增长率为5.1%。
(5)水电:2020年底并网装机容量为3.7亿千瓦,2024年底增长至4.36亿千瓦,年均增长率为3.3%。其中,抽水蓄能:2020年底并网装机容量为0.38万千瓦,2024年底增长至0.587亿千瓦,年均增长率为16.6%。
(6)全社会用电总量:2020年全社会用总量为7.51万亿千瓦时,2024年底增长至9.85万亿千瓦,年均增长率为5.57%。

我国电力行业十五五发展前瞻分析
1、面临主要问题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面临需求压力大:纵观全球,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速度已很快,但仍然面临需求压力大的挑战,“拉闸限电”现象还没完全消除,保供压力大,该问题在“十五五”期间仍然会存在,一方面是不同时间用电波峰波谷差距大,另一方面是我国电力需求仍然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态势。
(2)供给制约较多:一方面我们需要新增大量的电力生产能力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推动电力行业向低碳绿色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电力供应面临诸多制约,比如:“煤电保供压力”,“煤电顶牛”、“煤电绿色低碳改造”、“新能源消纳”,“电力系统灵活性不够”等问题。
(3)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我国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依然艰巨,比如:新能源占比提升与系统稳定性平衡问题,传统煤电降碳与安全保障的矛盾问题,区域发展差异导致转型不均衡问题等。
从根本上说,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就是要破解和克服能源界“不可能三角”,即要克服安全可靠、清洁低碳与成本合理(经济社会可承受)三者之间矛盾,从中找到可行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发展指导思想
“十五五”时期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指导思想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不是仅关注“增容量”, 而是围绕实现“双碳”目标,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新型电力系统为核心,统筹源网荷储各环节协同发展,推动整个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3、发展趋势和目标预测
(1)全社会用电量需求预测
202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总量预计将突破10.3万亿千瓦时(如果按年增长5%测算,将达到10.34亿千瓦时)。由于电气化仍在推进中、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大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快速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十五五”时期,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到203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总量预计将突破13万亿千瓦时(如年均增长率达5%,将达13.2万亿千瓦时)。即“十五五”期间,我国年用电量将增长3万亿千瓦时。
(2)“十五五”期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变化
“十五五”末,我并网电力装机总量预计将达到55亿千瓦,与2025年比,增加16亿千瓦。其中,新能源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各类型电源发展方式和趋势预测如下:
①风电和光伏发电:“十五五”期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继续推进沙戈荒大基地建设和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等,“十五五”预计新增装机总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到2030年,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突破25亿千瓦,届时风电与光伏发电将从“补充能源”迈向“主体能源”。
②煤电:“十五五”期间不可能有大发展,煤电的发展重点在于“控增量、改存量”,角色将从过去的电量供应主体,逐步转变具有为电力安全保障的“兜底保障电源”和应对新能源波动的“系统调节电源”。但煤电完全不发展也不可能,如果完全限制煤电的发展,我国巨大的电力需求将无法得到有效满足,预计总体新增装机总量在几千万千瓦级别,“十五五”末我国煤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峰。
③水电:由于水电开发周期长、且受资源条件限制,“十五五”期间有一定发展,但不可能大发展,新增装机主要来自雅鲁藏布江下游等西部重大水电项目的开工建设,以及部分存量电站的扩机增容,预计总体新增装机总量在几千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优质的灵活调节资源,预计“十五五”期间还将保持比较好的发展态势。
④核电:核电作为能量密度高、出力稳定、无间歇性的清洁能源,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的基荷电源和绿电支撑。“十五五”期间,核电发展将保持积极稳妥的节奏,预计每年将保持6-8台新机组核准开工的节奏,到2030年,在运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1亿千瓦左右。
⑤气电:“十五五”期间我国气电装机总量每年增长在1000-1200万千瓦左右,预计总体新增装机总量在5-6千万千瓦。
4、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展趋势
“十五五”期间,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将从概念构想和技术示范,迈向规模化、体系化推进的新阶段。其核心特征将体现在 “双重更替” :即能源主体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更替,系统形态从“源随荷动”的刚性系统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柔性、智能系统更替。
(1)数字赋能更加明显:电力系统将演进为“虚实融合”的巨型信息物理系统。未来的电网不再仅仅是能量传输的物理通道,更是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复杂系统。
(2)电网形态会被重塑:随着分布式能源的爆发式增长,电网的拓扑结构和权力关系将发生深刻变化。配电网从“无源”到“有源”,从“被动”到“主动”转变。配电网将变成一个布满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微电网的 “有源局域网” 。这意味着,配电网需要具备就地平衡、主动管理的能力。微电网与虚拟电厂(VPP)将成为“新常态”。
作者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