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参加完大学同学的葬礼,我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发生了:人到中年,请远离这种朋友

2024-02-02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文/桌子  编辑/MBA智库琉琉


1


之前在抖音上,一段点赞近百万的视频引发了很多争议和思考。


博主在视频里面说道: 

“人到中年,你觉得死亡离我们很遥远吗?就在昨天,我参加了大学同学的葬礼……”


死者和她是大学同学,在不久前,她们还在一起K歌,当时唱的歌是刘若英的《后来》,当时的画面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在葬礼上,她的同学被推去火化的一瞬间,她的妈妈扑向遗体,不断喊着“我的女儿”,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许多人为之动容。 


同龄人的离开,让她瞬间产生一种自危的恐惧感和对朋友离去的悲怆感。


然而这种情绪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另外一种情绪替代。 


她的同学和朋友,对待之前同窗好友死亡的态度,令她心寒。


有很多同学去参加了葬礼,但是他们不想花太多钱,于是花圈拼单,价格AA。



葬礼结束后,甚至就在殡仪馆的地下停车场,微信的同学群里就响起了热闹的消息。 


大家嘻嘻哈哈的在群里热烈地讨论去哪里吃饭,哪里的饭菜好吃……



他们在群里开着玩笑,仿佛根本不记得,他们中间有一个人,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曾经的同窗死了,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根本不值一提,无损他们的快乐,甚至,不如一顿饭重要。 


他们都还没有走出殡仪馆的停车场,就恢复了自己的嬉笑和热闹。 


殡仪馆的门内,是天人永隔,悲痛欲绝; 


门外,却是呼朋引伴,花团锦簇。 


这巨大的反差,只让人感到现实和残酷。 


原来,你的生与死,可能在别人的眼里,不过是一场热闹; 


原来,这个世界上的某些“热闹”,不会因为你的离开而消亡。 


在别人眼里,你并没有那么重要。


在这个视频下,有5万多条留言。 


很多网友都觉得,这个故事实在太残忍,但也足够戳心。



这些留言的背后,是一个个冷暖的人间事。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在那里经历生死,你的身上发生了很多事情,可是你的际遇也只是别人口中的谈资,真正关心你、因为你而疲惫不堪的是你的家人。 


你总是觉得自己很重要,聚会缺了你就不成席。


可是到最后你才发现,不管你在不在,甚至都不影响别人的快乐。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要追求那些俗世的繁华,热闹的朋友,赶不完的酒局.... 


可是人到中年,我们终于明白,有一些追逐,是没有意义的。 


人生本就不需要那么多虚无的热闹和所谓的“朋友”,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聚焦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 知己两三,家人在侧,身体健康,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2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新闻,让我到现在都觉得脊背发凉。 


海南的一个女孩,作为伴娘去参加朋友的婚礼聚会。 


在聚会上,她为了给朋友面子,为了活跃气氛,面对别人的劝酒,一杯接一杯地喝。 


在她“豪饮”的时候,朋友们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欢呼鼓掌声。 


可是,悲剧发生了。 


在饮入太多白酒后,她脸色发紫,呼吸急促。 


在知道她酒量不好,知道她身体难受的情况下,她的那些朋友,依然笑着闹着,将她抬进房间去“闹”。 


然而,就在他们“闹”的时候,失去了大量的宝贵救治时间。 


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好玩的场面,但此时,她的生命已经危在旦夕。 


他们嬉戏打闹,不断消遣别人,可是这一切都是践踏在别人的健康和生命上面。 


后来,在女孩送往医院的时候,心脏就已经停止了跳动,这个年轻的女孩,就这样死在了朋友的婚礼上。



她的亲人悲痛欲绝,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是那些灌她酒的朋友却表现出了极为无耻的一幕。 


虽然他们当时受到了惊吓,但依然笑笑闹闹地参加下一个聚会,仿佛这个悲剧,就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个女孩的死,对他们起不了任何触动。 


后来家属气愤不已,一纸诉状告到法院,可就在追究责任时,这些朋友们却互相甩锅,含糊不清,没有一个人道歉承担责任。


到最后,法院判决赔偿了5万元,才算是草草结束了这个悲剧。 



这个故事,看得我唏嘘不已。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要豪气冲天,要为朋友两肋插刀,和朋友喝酒就是要够义气。  


可是到了关键的时刻,就能看出人情冷暖,而真正关心你身体的,只有你的家人。


喝酒的时候都是兄弟闺蜜,出事了你就会彻底看清这一切。 


你的生命在别人眼里都不值5万块,何况那些虚假的友谊? 


有时候,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么现实。 


只看利益,不谈感情,而所谓的的谈感情,也只是利益交换的筹码。


仔细想想,那些让你喝得酩酊大醉的酒局,真的有意义吗? 


那些需要你去阿谀奉承的人,真的会在你困难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吗?


那些热热闹闹的朋友群里,真的有你需要的价值吗? 


  • 然而事实是,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维护,去保留这些关系,最后能汲取的东西,却少之又少。


近年来,我很少参加那些所谓的聚会和应酬。 


不是淡漠凉薄,而是因为我觉得,时间要花在更值得的人和事上。 


30岁以后,我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父母日渐年老,孩子在快速长大,身体大不如前,而肩上的任务还很重。 


我们早已经过了那种用掏空身体来证明义气,用损耗精力来维护感情的幼稚时代。


长大之后,我们已经渐渐明了,什么是毫无意义的,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深夜狂欢,不如安心入眠; 


强行结交朋友,不如打磨自己,精进业务。 


跟狐朋狗友喝酒吹牛,不如陪家人安静吃个晚餐。


懂得剔除,懂得舍去,才能更好地助力我们走向人生的下一程。 


3


曾经看过一部叫《秋田》的视频,英文名字叫“The Fall”,它把人生分为四个季节,而中年是快要进入秋天的季节。 


但“The Fall”在英文里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下坠。  


人到中年,就好像是下坠的过程,有太多的事情会牵扯你的精力,有太多太多的杂事会扰乱你的心弦。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聚焦,把重要的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很喜欢这样一个理论:你和世界的关系,就是你和这个世界切割的关系。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切割。 


比如我们和物质的关系,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的外在物质,就会感到快乐吗? 


比如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真的需要去维系那么多朋友,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吗? 


只有通过切割之后,只有通过断舍离之后,我们的身上才不会压下那么多的欲望和疲惫,才会有更多的精力、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更重要的东西。


记者严俊杰之前参加过很多饭局,有很多应酬,直到他一次紧急生病住院,与死亡擦肩而过,才开始重新审视一切。 


他在《向死而生:一位记者的住院日子》中写到:

生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脆弱,在死亡临界点,我一直在懊恼和后悔:


想着第二天,我一定要去站点接豆瓣儿(孩子)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好好跟他聊聊天。 


想着第二天,我一定要回家给豆丁(孩子)讲讲故事,陪他过个愉快的傍晚。 


想着等我出院,我一定把健身房的锻炼捡起来。


想着等我出院,我就把奶茶戒了,把酒局戒了,把熬夜戒了,把一切不好的生活习惯都戒了…… 


后来在医院救治12天之后,他的身体各项指标才慢慢恢复正常。 


不打针的时候,他和老婆开始去市区的一些地方逛一逛,他忽然发现生活里的一些美好,而这些是他以前所没有注意到的: 


荆州街的梧桐树高大挺拔。树叶斑驳着,竟也十分好看。 


南湖广场上,放风筝的老人很多,天上的风筝飞得太高,只看得到一个小黑点。 


孩子下了校车,往往要站在路边,看一会儿正在施工的挖掘机才肯开心回家。


把脚步放慢了,才发现生命中那些细碎的美好。 


以前的我们总是匆匆忙忙,活得很麻木,生命中挤进来太多不必要的东西,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可是回过头来看,才发现生命中的那些小确幸其实很简单。


最理想的生活其实拥有三样东西就好:干净的圈子,规律的生活,温暖的家人。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 


用最基本的形式生活,简单,简单,再简单。 


两三个知己好友,抵得上千百个泛泛之交。


真正成熟的人,懂得剔除,去做减法,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不重要的是什么,而后把大量的精力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做一个宁静而深邃的人。 


曾经有人曾经问雕塑大师罗丹:“艺术的奥秘是什么?” 


他毫不迟疑地回答:“减去多余的部分。” 


艺术是这样,我们的人生更是。 


别给你的人生做加法了,也尝试做做减法吧。


-THE END-


● :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块腹肌的兼职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职员,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观 ,个人微信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