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看了被群嘲的“背迪奥包坐二等座”,我才理解了精神富婆的高级

2023-11-12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小椰子   编辑/MBA智库琉琉


  

1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则帖子在网上引起了争议。


发帖人坐高铁的时候,偷偷拍下了斜侧方一位女生的包包。



并用一种带点戏谑的口吻描述道:“高铁上看到的假包,真的好明显啊。


本来又硬又重的dior托特,现在看起来好软。”


短短几句话,既彰显了自己是见过世面的,知道真的dior包是什么质感;


又讽刺了背假包的人,“怎么好意思背出来的,一眼就能被看穿好吗。”


评论区里有人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之谈:




“二等座遇到的LV、迪奥还有Prada基本都是假的。


因为这个段位的消费者买动车票都是习惯性商务座的。


多少钱办多少事,不是说我们喜欢指指点点,就是单纯觉得挺有意思的。”


看到这类人语气里隐隐约约遮不住的优越感,有人直接开怼了:




“其实我很好奇那些成天盯着人家包真的假的人到底是啥心态,就算是真的,难道你要去和她做朋友吗?


或者是假的,就要上去嘲讽一番,顺带提一句自己买了那么几个真包,来彰显自己所谓的优越感?”


你会发现,各大社交平台上,这类所谓的“鉴包达人”其实还蛮多的:



《地铁上看到的一眼假,不尴尬?》



《现在的fake包直接写fk?好有意思》


或者热衷于脑补,自己背着名牌奢侈品包包坐高铁,旁边的人都在议论自己的:



《在高铁上背LV结果被议论纷纷》



《dior让我在高铁二等座上社死,别人以为我是富家女》


他们过度关注这些,也许不是因为所谓的“版权意识强”,而是鄙视那些背假包的人,不配和自己处于同一个层次罢了。


就像罗翔老师说的:“在指责别人的过程中会获得快感,获得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




尤其当我们指出他人的失败,叫别人无地自容,这会让我们觉得比别人更高一点,从而不断助长我们的骄傲与自大。




背假包固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成天关注别人背的是真包假包的人,其实也没高贵到哪里去。


2


真正精神状态遥遥领先的年轻人,早就当上了“电子富婆”。


用一种赛博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消费主义的反叛和不屑,0成本享受富贵人生。



比如,看上了哪款奢侈品首饰和包包,直接上官网把图片抠下来,P在自己的照片里:




“23万的宝格丽耳环,拿下;6万3的梵克雅宝,拿下;



来源:大胖熊


7千的亚历山大,轻松拿下;5万1的迪奥买菜包,随便扔。”


种草了哪家的贵妇化妆品,直接用修图软件的吸色笔,复制粘贴到自己的脸上:



来源:韩憨憨


“1300的香奈儿口红,用上了;685的爱马仕腮红,涂上了;再染个2K的头。”


再大胆一点的,直接靠P图坐拥豪车豪宅,甚至顶流男星都能安排上,亲自抠回属于自己的富贵人生:


“13亿的私人飞机,随便坐;100万的爱马仕,放地上;


我的狗,必须是阿富汗猎犬;于适,挺适合当老公的。”


上网真的能学到东西,不是真货买不起,而是电子版的更有性价比。


如果有人质疑,你可以直接回怼:




“怎么可能是假货,都是从官网直接抠的。”


“不得不说,大牌的产品图出的还是很亲民的,真的很方便P图。”


你会发现,这届年轻人活得越来越清醒了,纷纷用各种新型省钱方式,暴打消费主义:


比如,女生衣服越来越贵,尺码越做越小怎么办?


来源:今天必须早睡!


直接网上搜老头背心,一件才十几块钱,纯棉舒适性价比高。




搭配破洞牛仔裤和人字拖,不用刻意营造的松弛感这不就来了吗。



来源:30岁退休


喜欢穿JK制服的女生,则扎堆涌进中老年针织毛衣的直播间。




版型好不挑人,性价比更是感人,29.9就能轻松get日系风。




宇宙通勤包的尽头,不是各种名牌包包,而是随手就能带出门的奶茶环保袋。




不但自重轻,而且容量大,磕着碰着也丝毫不心疼。


一旦思路打开,你会发现,在松弛生活的心态面前,过往的许多虚荣、羞耻、优越感都不堪一击。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花钱买奢侈品已经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了。


比赛如何用尽可能少的钱,买到能让自己生活质量大幅改善的东西,才更能惹人眼红。


3

100多年前,莫泊桑写下了那篇著名的《项链》。


女主玛蒂尔德生得一副好皮囊,却出身于一个清贫的工薪家庭,嫁给了一位平凡的小职员。


她不满足于只能穿粗糙俗气的衣服,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寒碜的家具,还有一锅肉汤就能满足的丈夫。




她认为只有上流社会的高档服饰、价值连城的古董花瓶、举止高雅的华丽舞会才配得上自己。


丈夫看到妻子成日唉声叹气,有一天费尽心思地给她弄到了一张舞会的请柬,可以见到很多高层人士。




又拿出了好不容易攒下的钱,给她买了一套漂亮的裙子。


玛蒂尔德又向自己那有钱的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终于可以心满意足地去参加舞会。




当晚,她的美貌果然赢得了很多人的欣赏,她带着醉意和狂热,不停地翩翩起舞,幸福不已。


然而,回到家后,发现自己竟把那串借来的钻石项链给弄丢了,夫妻二人到处寻找也找不到。


为了买一串一模一样的钻石项链还给朋友,他们动用了遗产,背上了高利贷,终于凑够了买项链的钱。


而为了偿还债务,夫妻俩穷困潦倒地生活了十年,疯狂地打工、节衣缩食。




最讽刺的是,十年后的某一天,玛蒂尔德偶遇了那位朋友,无意中被告知:


那串让她付出了10年青春作为代价的钻石项链,其实是假的,人家根本毫不在意是否丢失。




4

莫泊桑笔下的钻石项链,不就是当下时代对于“消费主义”最好的隐喻吗:


资本家利用消费者的虚荣心和物质欲望,通过给消费者洗脑,灌输各类新概念。


不断扩大他们的需求,掏空他们的口袋。


本质上就是一个耗尽时间和生命,实现奴役目的的过程。


而那些清醒地认识到这点的年轻人,不再追求砸锅卖铁也要用奢侈品来彰显自己的优越感。


而是用“电子大牌”的形式调侃消费主义,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就像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写道: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从现在开始,将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干净、从容,放下不必要的包袱。


不再透过别人的目光审视自己,专注于人生更深层次的意义,你会发现,内心的丰盈,才是真正的富有。


共勉。

-THE END-

 作者:小椰子。你好呀,我是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的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b站知名up主,全网粉丝量破100万,陪你每天一起认知升级。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欢迎关注。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