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中年人的简历,狗都嫌”

2023-11-04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洞见muye  编辑/MBA智库琉琉

  

中年人接受现实,但不屈于现实。

前段时间,资深人力经理@SeeSeeMe,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简历。


求职者53岁,跟她父亲年纪相仿,她很想为他做点什么,最后却发现什么也做不了。


她收到过很多中年求职者的简历,有人名校毕业,有人当过企业高管,有人过往公司背景很优秀。


但他们面试往往都不顺利,原因只有一个:年龄超标


博主说,在职场中,85%的岗位,都找40岁以下的求职者,宽泛点到45岁。


学历是加分项,工作经验是加分项,稳定性是加分项,但年龄是决定项。


HR在浏览简历时,第一个筛选条件就是年龄,只要你年纪超标,履历再优秀都会被PASS掉。


《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一书中写道:


“现在,对年龄的歧视已经成了求职劲敌之一。


如果你年过四十,雇主会认为你思维僵化;如果你年过五十,就认为你已经油尽灯枯。”


都说中年是收获的季节,现实却是,中年人面试找工作,狗都嫌。



1


看过这样一句话:“人到中年,失业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失去的是人生最后一份工作。”


知乎博主@张凯曾是北京一家中小型企业的高管,年薪三十万左右。


因为跟领导理念不合,45岁这年,他选择了离职。


他原本以为很快就能找到一份和之前旗鼓相当的工作,但却被现实狠狠打脸了。


一开始他是以高管的姿态去求职的。月薪低于2万,公司规模低于五十人,一概不去。


可没想到,他投递了二三十份简历,却没有接到一个面试通知。


后来张凯降低了薪资要求,公司规模也不管了,心想只要有份工作就心满意足了。


他手机里装满了招聘软件,一共投递出去了87份简历,基本都石沉大海。


有一次,张凯终于接到一个面试通知,是一家只有十几人规模的创业公司。


面试结束后,他主动添加了HR的联系方式。


对方很委婉地告诉他说:“你面试表现不错,但你掌握的技术都过时了,不太符合我们公司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张凯急切地回复说,我可以学新技术,跟公司一起成长。


HR却说,不好意思,现在我们处于创业初期,更想招技术熟练的年轻人。


言下之意就是:你想跟公司一起成长,可是公司等不了你成长。


张凯无奈地说:“我以为自己还年轻,而且工作经验丰富,有优势,而招聘企业觉得我年纪太大,不好管理,尽是劣势。”


年轻人经常抱怨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很难,但事实上他们失去工作,可能几天就能获得一个offer。


而中年人被裁,有时就意味着长久的失业。


35岁被称为职场就业“生死线”。很多招聘信息都标注着:35岁以下。


当你年纪逼近35岁,就能感受到现实刺骨的寒意,职场变得不再友善。


对中年人来说,35岁就像一道壁垒,冰冷地隔绝了大龄求职者。



2


早年间,有篇刷屏文章叫《老板告诉我,超过35岁的简历不用看了》。


作者在文中写道:“老板告诉我,超过35岁的简历不用看了。很多公司对85前的人都瞧不起了,85前还没有拿到总监的话,就觉得这个人没什么可看的。”


油腻、工资高、生活担子太重影响工作,都是世俗贴在中年人身上撕不掉的标签。


@看客inSight,报道过吴笠求职的故事。


37岁的吴笠是一家公司的基层员工,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辞职了。


手头有房贷要还,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他不敢停下来,立马就开始了找新工作。


失业后的头两天,他投了50份简历,都没有回音。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每天都假装出门上班,实际是躲在咖啡馆投简历找工作。


他一共投了600多份简历,得到回复的却只有20家,即便参加了面试,但面试结束后就再没了下文。


在为数不多的面试中,他遇到过一个90后的HR,对方居高临下地问他:如果你的领导比你小,你怎么办?


他表示可以接受。


紧接着HR又用充满嘲讽的语气问道,为什么你快40岁了,还要出来找工作?


他一下就怒了,回怼说,当然要出来找工作,得养家,得吃饭,难道要坐以待毙?


这次求职当然没有成功。


没有工作,也就断了收入,他跑去社保局申请失业补助金。


但没想到,因为上家公司没有及时缴纳失业金,也没有申请成功。


找了三个月工作无果后,他去咖啡店当了一名基础咖啡师,工资只有四五千。


有段话是这样说的,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又要做好儿女的榜样,更要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中年失业,绝对是每个中年人心头的噩梦。


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一家人的生活费都在自己肩上。


他们是最需要工作来养家糊口的人,奈何职场却对他们最残酷、最苛刻。


人到中年,经得起自己的失落,却经不起一家老小的开销。



3


网上流传着一张“互联网普适性职业生涯”图。


年轻人看了只觉得好笑,但中年人看了心头一阵发酸。



正如作家周冲所言,在时代的大洗牌里,中年人首先成了出局的人。


去年,一位48岁大龄职场人写给上海市领导的一封求助信爆火网络。


名校硕士,在知名外企工作近20年,做过多年外企高管。


有着过硬的业务能力,还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


如此光鲜履历,离职后近三年时间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工作。


被拒的主要原因就是年龄过大。


他感觉自己被社会抛弃了。


他不是没有尝试过自救,但自主创业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失业、二胎、创业失败,每一个都像是一座大山,落在了他的头上。


无独有偶,前两天,职场论坛上有一个37岁的程序员,找了4个月工作,面试了多家大厂,依然没有拿到一份合适的offer。


这位程序员写了15年代码,技术能力过硬,有猎头内推他去某大厂面试,结果被主管嫌弃年纪大。


最后他只能去找小公司寻找机会,又被面试官嘲讽技术太落后。



新京报曾经做过一项数据调查:


40岁以上人群,50%的男性在求职时都遭遇过年龄歧视。


36%的人认为因为年龄歧视,40岁以后再找工作会受到限制。


图片来源:新京报


有人说,人生从40岁开始,积淀深厚,脱离稚气,见识周到,从业经验丰富,正是大展拳脚之时。


但理想总会被现实打脸,无数的简历石沉大海,仅有的几次面试也被各种理由拒绝…


企业都喜欢年轻人,年轻人拿钱少,精力充沛。


人到中年,身体跟不上996、还要顾及家庭。


一句话归纳便是:没体力、没精力、没潜力,替代性太高。



4


人这一生,除了自渡,无人能助。


如果你现在正值中年,又恰逢遭遇了职场危机。


那么,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停止抱怨,先接受现状,再改变现状。


除了提倡社会要逐步消除这种年龄歧视,《南方周末》曾经整理过中年人职场之外的八条出路,可以一看:


1. 早餐店,投入少、需求大、温饱无忧。但很辛苦,起五更睡半夜,一天都不能休。


2. 城市蓝领,做动手的技术工,各种维护、维修、零工,收入会越来越高,还有58同城、美团等网络平台支持。


3. 考“社工证”,去居委会做服务性工作,但工资不高。


4. 做一对一服务类,譬如:月嫂、保姆、护理,用心服务、做出口碑。


5. 考取行业证书,比如ISO质量认证、环境、职业健康、食品安全、汽车、建筑等,考过后注册认证机构,需要一定学历基础。


6. 做自媒体,写作、录视频、直播……需要一定写作能力、表现力。


7. 做团购,在社区群里混个脸熟,然后顺便带货,服务要好。


8. 医疗陪护,帮助老年病患,接送、挂号、付钱、取药等。有些老人的子女因工作忙抽不开身,可为其提供一条龙服务,收取佣金。

《心居》里说:“年纪愈是上去,愈是靠一口气吊着。气一泄,人就塌了。”


中年人接受现实,但不屈于现实。


可以认怂,但不能认输。


放平心态,学会跟变化相处。艰难岁月,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


点个在看,与所有中年人共勉。

-THE END-


● 作者:洞见muye。来源:洞见(ID: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