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想赚钱,别矫情!你不对自己狠,社会就会对你狠!如何打破「成长负向循环」?

2023-08-17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粥左罗   编辑MBA智库琉琉


看到一篇文章,让人绝望的文章,因为在那个逻辑下,穷人会陷入「成长负向循环」穷人很难打破和翻身,关键就在于,那个逻辑还挺对!


怎么办?真的没救了么?


还有有方法的,这篇文章分享一下。


1

残酷世界运行逻辑:

富有的,给他更多

没有的,把他仅有的也拿走


请思考一个问题:

月薪5000和月入1万的差多少?


很明显,差5000。


错。那只是表象。


这个世界并不是简单的算术题逻辑:但凡在职场摸索四五年的人都明白,在相似的岗位上,那个月薪1万的人综合下来,每次得到的机会和资源都比那个月薪5000的人多一点点,而每多的那一点点,他能撬动其它资源的比例又比弱的那个多一点,把时间线拉长,比如三年后,很可能的结果是,月薪5000的变月薪1万,月薪1万的变月薪3万甚至更多。再过10年呢。


我开头说的文章就提到,这个世界的运行逻辑是:


富有的,给他更多;

没有的,把仅有的也拿走。


我非常认同这个逻辑。

为什么呢?


 第一  头等舱效应  


飞机上坐头等舱的人一般在看书和工作,坐经济舱的人一般在看电影和睡觉。


这样合情合理么?


是的,合情合理。因为头等舱空间很大,人也少,无论坐着还是半躺着,都很舒服,旁边再放杯茶或果汁,那个感觉跟坐在办公室差不多,那个氛围一下就出来了,无论看书还是工作都不觉得难受。


而经济舱空间小,人又多,怎么都不太舒服,甚至都不敢喝果汁,因为上厕所进出还麻烦,那个氛围就适合看个电影或者干脆睡大觉,不适合学习和工作。


头等舱的人本来就更有钱,同样的两个小时里,他们在学习,你在睡觉,当然是差距越来越大,优秀的更优秀。


这个例子,有漏洞,但不用犟,说明道理即可。




 第二  五环外效应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前几年说过一段广受争论的话: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工作生活应该住在城市中心,哪怕房子小一点(应该多出去活动啊),在市区有更多的活动和交流,下班之后也不需要浪费大好时光和宝贵精力挤地铁。(说话背景是北京)


很多优秀的公司都是市区五环内、三环四环里,很多年轻人在这里的公司上班,但因为无法支付一个月3000甚至更高的房租,所以没法住在公司附近,只能住到五环外,导致每天的通勤时间来回可能超过3小时。


而那些月薪一两万甚至更高的人,可以花几千块钱租住在公司旁边,每天上下班加起来都不用1小时甚至半个小时。


因此,每天后者都要比前者多出2个小时用来工作、学习、思考。五环外的人每天花几个小时挤地铁、公交,所以和优秀的同事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  大时间换小钱效应 


有的年轻人工资不高,但还是希望住在市区更近的地方,咬咬牙把本来就不多的工资里拿出2000多租房子,再除去其它开支,生活费就变少了,但他们又想生活的滋润一点,于是下班时间做很多兼职。


兼职时间很不划算,可能你的生活质量好一点点,但你把下班后、周末的提升时间都用来赚小钱上,所以长期看来,你可能也跟优秀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同时,因为你收入低,所以生活中各种地方你都花更多时间:


比如热衷在很多群里抢红包,比如你为了买衣服要在淘宝上花一个小时各种搜各种比价,还要关注什么时候打折(有钱人通常会刻意让自己的选择更少以免浪费时间),比如你周末可能要自己刷鞋、洗包、大扫除(有钱人不会自己做)...等等。


这些又让你陷入那个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世界运行逻辑。


我只是简单说了这三点,但其实还有很多,我不一一说了,总之那个逻辑是对的,也是一直在的。


老子说: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人和企业发展都是如此,赢家通吃进入正向循环。


A家庭富裕,孩子从小有充分的家庭陪伴,上最好的幼儿园,上最好的小学,找最好的课外辅导,假期去旅行,最后上好的大学甚至出国留学。


B家庭差点,父母要花更多的事件打工养家而非陪伴孩子,只能去一般的幼儿园,后来也只能上一般的学校,长大了假期要兼职补贴家用,高考后可能上不了很好的大学。


优秀者越优秀,这个社会没有阶级,但有阶层,以上就是。


这样合情合理么?

当然。


因为人家能给孩子更好的,是人家父母努力赚来的,人家父母能更好的赚,是父母的父母的努力,所以这很公平。



2

那怎么办?

寻找出路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逆袭者不矫情

你要对那个逻辑说不


富有的,给他更多,没有的,把仅有的也拿走;


优秀者越优秀,差的更差。


这个逻辑是对的,但你要对那个逻辑说不。


如何打破那个逻辑?


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逆袭者不矫情。


怎么理解呢?


01 上文说到头等舱和经济舱的差距,怎么来的?


因为你太矫情。


头等舱你暂时买不起,你就别矫情的相信「经济舱不适合看书学习只能睡觉」的逻辑,你就是要坐经济舱的时候也看书,你就是要在头等舱里有人睡大觉的时候努力。


同样你不要相信:房子太小没有书房不适合学习;家里太吵不适合学习;学习工具太低配了(电脑、手机、平板、键盘、耳机等)不适合学习;家旁边没有书店、咖啡馆、图书馆等不适合学习...... 通通不要相信,穷还矫情,只能更穷。


02 上文中说到的五环外效应怎么产生的?


因为你太矫情。


你暂时花不起几千块钱租到市中心,花不起钱租到公司旁,你可以就住在五环外,你可以就跟别人合租,但你要把那3个小时的通勤时间给利用起来,出门前找几篇好文章看,准备点好课听,准备点电子书,上地铁别人发别人的呆,你学你的习。


我每次看到那些说住的远就浪费3小时的文章观点,我嘴里就骂一句:放屁,你怎么知道我3个小时浪费了,我没这么矫情!


所以,不要说通勤路上不适合学习,不要说公交上不适合学习,不要说地铁上不适合学习,不要说走路时不适合学习.... 对于奋斗期的人来说,没有不适合学习地方,哪都适合学习!


03 上文中说的大时间换小钱效应怎么来的?


因为你太矫情。


你没钱的时候就不要做兼职攒钱买啥iPone啊beats啊之类的,你没钱就别一门心思的攒钱买贵衣服、背名牌包,你没钱就别周末非得去逛街吃美食喝小酒,你没钱的时候不用非得学人家去旅行啊...


一句话:那是已经有奋斗成果或者爸妈有奋斗成果后的人该享受的,不是你。


你该干啥?


一句话:

你所有的时间,

都应该用来弥补差距!


暂时减少你的物质追求,暂时减少生活里的享受性付出,暂时砍掉那些花里胡哨的仪式感....直到有一天,你有资格那么做。


这就是所谓的「逆袭者不矫情」。


你本来就跟人家有差距,你还这么矫情,当然阶层固化了,当然逃不出那个残酷世界运行逻辑了。



3

那些悄悄变厉害的人

都在偷偷对自己下狠手


我现在特别矫情:


我大概有五六年没有坐过地铁公交了,我不想等车不想排队不想人挤人;我觉得北京气候差交通挤买的房子小,不够爽,我来昆明了,想享受大夏天的每天最高气温 24 度,想享受大房子,享受地下车库充裕的车库;手机每年都换,最高配的,iPad 也是最高配的,用的各种东西都想要好的贵的.....


这有问题么?

没问题,你每过一天离生命的终点就少一天,人生是有限的,赚到就要花,不然全留给孩子让孩子变废物么?


但,我正是用连续好几年的不矫情,换来的今天可以矫情。


奋斗逆袭阶段的我,比谁都拼:


01、我刚毕业时住在地下室,旁边没有星巴克,没有COSTA,更没有什么西西弗书店供我舒服的学习,我一样可以在地下室看书,地下室就 10 平米左右,睡觉、吃饭、学习,就那一间房。


哪有什么房子小没书房不适合学习?哪有家旁边没有书店咖啡馆不适合学习?


02、第一份正式工作期间,我从地下室搬到了地上,但依然是五环外,我每天上下班时间超过3个小时,但我几乎从不浪费那3小时,当时我的同事都知道,我经常坐地铁坐过站,因为我一上地铁就开始读书或听音频课,经常太入状态没注意下车,为此还丢过两块代步滑板,同事也知道我上下班都带一块滑板,因为家到地铁和地铁到公司都有一段距离。


所以通勤时间长浪费?不存在!做公交地铁学不下去?不存在!


03、听过我2016年的课程的朋友都知道,因为我跟别人合租,晚上不方便录音,我经常在大冬天凌晨后大家都睡了,跑到阳台上或下楼去小区的草地上录课收音,遇到狗叫我还得等狗叫完了重录。


不这样怎么办?难道我要说我没条件就不接这个活儿么,那太特么矫情了。


04、第一份工作时我经常加班到很晚,没钱打快车,我就拼车,那时候很晚,家在五环外,拼车也不好拼到,所以我一般下上单就把手机放那,我开始看书,车啥时候来就啥时候来,反正不耽误我看书。


我想这样么?我不想。


我有办法不这样么?

有办法,办法就是,我要接受永远这么潦倒。


但我不甘心,不甘心就只能不矫情,不跟有钱人比,咱们要学会在一切不适合工作和学习的环境下拼命工作和学习。


之前我发过一条朋友圈,说周末来商场咖啡馆写东西都没位置。有些朋友看到我的定位就说,那个咖啡馆太吵了吧,能写得下东西去么。我说我习惯了,吵闹反而我更进入状态,我转头就去电影院里的厅外休息区写文章去了。


这种在吵闹下学习的能力咋锻炼出来的?


2017年的时候,我工作忙成狗,每天写课讲课写课讲课,我怕自己忙到没时间成长,所以每天10点下班我也要学习,但其实那么高强度工作后很累,回家就想躺床上玩手机,我也不是个自律的人,我怎么办呢?


出去学习,但那个时间咖啡馆都关了,我去哪学习?后来我在小区附近找到个酒吧,我去酒吧看书。我觉得那段时间服务员肯定觉得我是个奇葩,一个小伙子天天来酒吧,拿个书本子和笔,点个东西就坐俩小时然后回家。后来我老婆也偶尔加入我。


如果你不甘于现状,想要突破那个「弱者越弱」的世界运行逻辑,你就要戒掉矫情,牺牲舒服,硬干个两三年,你就有可能进入那个美妙的「强者越强」的正向循环。


其实你觉得我狠,但就我接触的身边很多牛人,没有一个不狠的,所以我看到他们比我牛,我不羡慕,因为他们走到今天,比我付出了更多。


如果你回忆一下身边那些进步很快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常常给你惊喜和惊讶:


哎呀怎么半年不见他跳槽去大公司了,怎么一年没见他升职加薪了,怎么几个月没见她就减肥成功了,怎么几年没见她跟变了个人似的...


你看到的是人家悄悄变厉害,你没看到的是人家在偷偷对自己下狠手。


戒掉矫情,你没有像王思聪一样中卵巢奖的幸运,你就没有矫情命,狠一点对自己,那才是最温柔的抚慰。


你不对自己狠,

这个社会就会一直对你狠,

这就是它的运行逻辑。

这个世界二八法则一直有效,

但于此同时,一直发生着小规模流动:

二八法则中,

二里总有人守不住,

八里总有人奋起冲撞,

以此发生一些替换性流动。


如果这篇文章给到你力量,请给我一个点赞、在看,欢迎转发、分享,非常感谢,短视频、直播的时代,我也会继续坚持写好文章!

-THE END-


●  粥左罗。90后,向上生长创始人,公众号:粥左罗(ID: fangdushe520)。50万年轻人的成长充电站,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图源:图虫创意。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