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热搜上“酒店大厅最无耻一幕”曝光:把一个年轻人逼疯有多简单?

2023-08-12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小椰子   编辑/MBA智库琉琉


01



前几天,有这样一个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火了,很多人感慨:


看看很有涵养的人被逼成这样,果然只能发疯最有用。



桂林某酒店的大堂里,一位小姐姐愤怒地对着前台服务人员吼道:


“我晚饭都没有吃,坐在这里等了2个小时让你帮我解决住房问题,你解决了吗?


我4点钟到这里,我7点40要看表演,我饭也没有吃,我酒店也不能入住,7:40我表演的票也看不了,这个损失全部由你来承担。


你现在要么打电话叫一个比你官更高的人下来解决这个问题,要么现在就把另外一间房给我退了。


你的服务太高端我享受不起,我去住其他的酒店。”




评论区里,有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人出来科普:




“这个小姐姐是一间房办理入住了,另外一间没有开出来,让她等,但是具体多久、能不能开出来又不知道。


所以人家要求把两间都退了,酒店又不同意。”


这位小姐姐本来很好脾气地等了2个小时,但后来让她爆发的导火索,是那位酒店经理高高在上的态度:


“一句话告诉我说,我是经理,你的投诉电话也是打到我这里的,你好了不起啊。”




而且其他前台人员也都是抱着无所谓、不想解决问题的态度:


“我先生坐在这里沟通了2个小时,你们三个人有一个人过来帮我先生沟通吗?没有吧?你是当我先生好讲话吗?”




即使在被气到发疯的情况下,小姐姐依旧能够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地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


“你跟平台是合作关系,互相来赚我们消费者的钱,凭什么现在出了问题,要让我消费者去帮你买单去帮你沟通?”




评论区里,很多人都能看出来:“这个姐姐一看就是温柔的人,是被气到不行才自己上去吵,虽然很生气但是很理智。”




把一个原本温柔、有涵养的年轻人,逼到当众怒吼、发疯,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社会悲哀?


就像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中这样写道: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


但是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当自己的合理诉求被忽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能通过“发疯”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释放自己内心的委屈和崩溃。


02




当下社会,让人觉得格外遗憾的一点是:好像只有当你不顾一切地发疯,才能换来应得的东西。


不哭不闹没有药是真的。只有你发疯了,别人才正常了。


比如说,有人分享了自己在景区排队时遇到的糟心事。



正排着队呢,突然有人插队,好好跟她们说:“不好意思,这里有人排队呢。”


却当作没事发生,左右看风景。


她直接一只手抓住里面一个大妈的肩膀,大声尖叫:“啊啊啊啊啊!不要插队啊啊啊啊啊!


嘶声裂肺的大吼,这才让插队的大爷大妈直接弹开四散。


有人大四即将毕业,有一门学科成绩找不到,是学校系统出了问题,只好紧急再修一门课。




费了很多功夫终于可以得到分数了,结果教务老师不给加课,还说她撒谎、不诚实,说她这是把责任推卸到老师身上,很无耻。


她被吓哭了,后来开始吼叫:“我没有不诚信!你们究竟要把人逼到什么程度!


这位老师的领导听到后,亲自端茶倒水,给她解决问题。


有人搬家,保安拦着不让她搬,说什么什么规矩。她按他们说的给了各种材料,打了各种电话也没用。




搬家公司的人就站在门口,左顾右盼不知道如何是好,她最后只好变身为“疯婆娘”,尖叫:


啊!!啊!!还想怎么样?是不是想我死!!


保安傻眼了,开始赔笑:“多大事至于吗哎呀算了算了”,她才顺利出来。


她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把人逼到楼顶了,才劝人下来?


有人在周日早上7点,睡得正香呢,隔壁家小男孩突然开始嚎哭。


嘶哑着哀鸣了5分钟,也没有大人管,也没有任何要停止的迹象。




之前她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默默地抱着被子,去次卧那硬硬的榻榻米睡,还要重新铺床。


但这次,她选择了发疯,深吸一口气,用比隔壁小孩尖锐、犀利的声音尖叫,叫到缺氧。


当她停下来的时候,隔壁已经悄无声息,她倒头就睡,睡得更香了。


这个社会,在很多情况下,温良恭俭让是没有用的,体面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你若学不会翻脸,就要忍受别人的不要脸。和懂理的人讲道理,但如果遇上不讲理的,只能发疯。


03




我们身边总有太多老好人,因为过于考虑别人的感受,习惯性地选择忍让,以至于被当成软柿子捏。


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要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


就像余华所说:“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作家三毛就曾写过自己出国留学时的一段真实经历;


在机场,父母对她千叮咛万嘱咐:“凡事忍让,吃亏是福,跟人起了争执,一定要想,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毛默默记在心里。


刚到的时候,外国女孩们都对她很好,抢着整理内务。


然而,三个月过去后,铺床、擦桌子、洗地板、清理废纸,却全都变成了三毛的任务。


三毛的衣柜变成了女同学们的时装店,三毛本人则成了室友们的保姆,每天被吩咐着做事。


有天晚上,室友们喝了酒,跑到三毛的床上耍酒疯。院长来查房,以为是三毛起的头,劈头盖脸骂了三毛一顿。


三毛的委屈和愤怒,一下子如同火山爆发一般,拿起扫把朝着室友们又打又叫。


从那以后,没人敢再欺负三毛了,反而都主动来向她示好。


三毛在评价这段经历时说:


在这个世界上,有教养的人,在没有相同教养的社会里,反而得不到尊重。


一个横蛮的人,反而可以建立威信,这真是黑白颠倒的怪现象。”


其实,人性就是如此,很多情况下,你越低眉顺眼,别人就越轻视你。


当你摆出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该拒绝的时候拒绝,该强硬的时候强硬,别人反而会更加尊重、珍惜你。




04




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放弃内耗自己,学会发疯外耗别人,是种怎样的体验?”


有个回答特别解压:“当我不再委屈自己,开始向外寻找原因直接发泄不满的时候,我发现所有沟通都忽然顺畅了,精神状态得到前所未有的稳定。


是啊,对那些不怀好意、自私自利、不讲道理的人,该疯疯、该怼怼,绝不姑息迁就。


拒绝精神内耗自己,有些东西根本就不配左右你的情绪。


你的一味退让,只会让别人越发肆无忌惮;


你的隐忍懦弱,只会让别人更加得寸进尺。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认识到:


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人生苦短,善待自己。


共勉。


-THE END-


● 作者:小椰子。用独特视角解读热点事件,陪你每天一起认知升级。畅销书《你的自律,给你自由》正在热卖中。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关注并回复“爆文”,获取《小椰子独家成长锦囊》电子文集。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