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北大最丧网红”李雪琴:千万不要低估一个高敏感的人

2023-08-05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十点读书·苏善书  编辑/MBA智库琉琉



最近,喜剧演员李雪琴的一段视频火了。


在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中,她一个人面对着大海,说出了一段内心真实的自白。


展现了一个和日常形象完全不一样的自己。



“我这个人,是个情绪特别不稳定的人。


会因一点小事,就陷入巨大的悲伤痛苦和自我否定之中。


会经常莫名其妙的不高兴、沮丧,一个人低着头呆在那里……”


而更让她难受的是:


这种糟糕的情绪,还会无差别地波及到关心自己的人。


有一天中午,别人在休息,只有徐志胜在厨房忙里忙外地炖肉。


肉炖好了,他第一个想到李雪琴,喊她过来品尝。


肉的味道很好吃,但当时李雪琴心情不好,脱口而出 “还可以”。


虽然并不是什么负面的话,却瞬间浇灭了朋友期盼的眼神。


她其实并没有节目中表现得那么游刃有余。


表面嘻嘻哈哈、幽默开朗的李雪琴,背后也会敏感脆弱,情绪低迷。


会因为害怕讲错话,每晚都焦虑到失眠。


“如果大家都跟有能量的人做朋友,那谁会愿意和我这样的人做朋友呢?”


这段发言,让无数镜头外的人破防了。


很多人表示自己也是如此:


很容易察觉别人的情绪;


总是忍不住想太多;


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


其实,这是典型的高敏感人格。



相较于普通人,他们对周围环境更加敏感,反应更加强烈,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也更为深入。


有人深受这样的情绪困扰;


有人将则将这个性的天赋发挥到极致。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种常见的人格特质:高敏感人格。



1

你是高敏感人群吗?


首先,可以先对照一下自己:


你是否会因为别人无意中的一句话,就在心里反复思虑,耿耿于怀?


你是否会因为很微小的事情而有所感触,情绪敏感,甚至大起大落?


你是否总是在审视、反省自己,遇事总是归因自身,并且内耗严重?


如果你有以上这些特质,那么你很可能是高敏感人格。


有人也许会疑惑:


难道敏感都是一种病了?


首先,高敏感人格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稳定、持久的人格特征。


而且非常普遍。


根据研究数据表明,人群中约有15%-30%的人属于高敏感人群。


中学时期,我有一个朋友。


总显得闷闷不乐。


考试没考好、被老师责骂、忘了带作业,类似这种事,我们没过多久就会忘到脑后。


而她久久都走不出来。


在路上踩死一只小虫子,她总会莫名其妙地眼泪汪汪:


“我们刚刚杀害了一个小生命。”


而当别人做了对不起她的事时,她第一反应永远是:


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好。


在朋友们眼中,她实在太过情绪化,又常常“小题大做”。


渐渐地,大家都远离了她。


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她就是典型的高敏感人格。


而她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她远超常人的情绪感受力:


快乐的时候,会比其他人更加喜悦;


悲伤的时候,会比其他人难过数倍。


美国作家赛珍珠曾这样形容:


“碰触对他们是拳击,不幸等同于悲剧,喜乐等同于至福,朋友对他们来说是恋人,而恋人是神。”


关于“高敏感特质”的成因,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童年。


据研究表明:


婴儿时期,当我们建立外界感知到时候,如果我们的需求,比如饥饿、排便、怕冷怕热……能够得到大人及时的回应和满足,我们的焦虑就会随之消失。


反之,当这些需求被忽视或未被及时满足时,婴儿就会滋生一种焦虑和不安。


而当这种情况变得频繁,这种脆弱而敏感的心理,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


因为情绪感受过于敏感,他们会承受更多的痛苦和伤害。


甚至被误认为是“矫情”“圣母”“不够成熟”:


“你这是过度共情了吧!”


“你这样太像小孩子了。”


而面对这些误解、审视和责难,他们甚至无法辩解。


因为每一次辩解,都会带来更大的情绪波动和内耗。



2
高敏感是一种别样的天赋


听起来,拥有高敏感的人格特质,似乎全是负累。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上帝不会仅仅塑造硬币的A面。


虽然高敏感人格容易受到情绪的干扰,但它的B面,却闪闪发光。


 01  善于共情 


因为能够更好地感受别人的情绪,所以跟他们在一起,可以:


被设身处地地理解,被感同身受地共情。


他们的亲和力很强,我们更愿意跟这样的人倾吐心声。


这使得他们往往容易收获信任。


所以,高敏感的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交心的朋友,在工作的偏好上,也更适合协调和统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避免因为过于在乎他人的情绪,陷入“讨好性人格”的漩涡。


一定要注意。


 02  思考深刻 


他们喜欢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能够通过复盘已经发生的事情,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鲁莽的决策。


这些不断反思的过程,训练了他们深入思考的属性。


因此许多高敏感的人能一眼抓住事物本质,并对事物有独到、深刻的见解。


让他们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所向披靡。


比如学术研究、程序设计等。


 03  创造力惊人 


高敏感人格对外界敏锐的感受力,让他们能够发现正常人感受不到的细节。


当把这些细节通过思考、联想组合在一起,就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就是创意的来源。


很多取得超高成就的艺术家,都属于高敏感人格。


比如天才画家梵高。


他的绘画中,总是用最浓丽的色彩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而这些色彩在他的画中竟又如此和谐,将生命力表现到极致。


你看,天赋和弱点从来不会单一出现,它们往往相生相伴,互为表里。


高敏感人格的天赋和优势,往往成就了他们的“晚成型人生”。


年轻的时候,深受性格敏感的困扰;


但进入人生的后期后,当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时,就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大放异彩。


所以,如果你是高敏感人格,千万不要为此太过困扰。


好好运用高敏感人格。


你的好日子,都在后头。



3

作为高敏感人格该如何自处?


回到开头的话题,确实,高敏感人格的我们,面对更多的还是:


容易内耗纠结,容易深陷痛苦,容易敏感波动。


我们只有发现自己、接纳自己,才能收到前面所说的“高敏感人格馈赠的礼物”,进而充分发挥我们的天赋。


因此,需要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01  修炼自己的情绪钝感力 


高敏感有个特点是,一点小事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不管快乐还是悲伤,一旦过度,就会过犹不及。


可以试着给自己准备个“暂停键”。


一旦意识到自己产生了不必要的情绪,立马喊停。


避免陷入情绪的泥淖,保护自己的能量。


 02  不要过度反思 


厘清自己和别人的界限,不必背负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学会为自己松绑,当你又一次习惯怪罪自己时,及时打住,把属于别人的交还给别人,将属于自己的留给自己。


过度的苛责和归因,除了加重内耗,并没有其他好处。


凡事放过自己,才能一身轻松。


 03  主动往人群中散步 


高敏感的特性,往往让他们变得内向,远离人群。


试着多跟朋友交流,就会发现,别人的话并没有多余的意思,没必要想东想西。


一个人复盘,会总结教训;


一群人互相讨论,则能够碰撞出更多火花。


不妨打破自己的一方天地,在人群中分享或获得。


最后,我还是要再次强调:


高敏感可以是一种超能力。


当我们任由它摆布时,可能会遭遇一身伤痕;


但如果我们适当地训练和引导,从高敏到低敏的过程中,不断地觉察,不断地接纳,就能游刃有余地为我所用。


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中有一句话:


“只要不关注任何人的动态,不揣测任何人的想法,不去设想一些没发生的事情,简单点,钝一点,慢一点,你会发现你过得很自在。”


任何个性都不是天生完美的,但是裂隙之处,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你是高敏感人格吗?它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欢迎在留言区写下自己的故事~


点个【在看】,收获轻松自洽的一生~


-THE END-


 作者:苏善书。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