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良心去经营
1)如果只有一个忠告的话,我认为是“用良心去经营”。
2)如果不是始终把客户利益放在最高的地位,如果没有坚定的价值观,始终是把员工、客户摆在非常高的位置,我和顺丰走不到今天。
3)我们企业的发展,是按照客户、员工、股东、王卫这样的顺序来排布。
企业的文化是充分尊重底层,追求人跟人之间的平等,我们要打造这个平等环境。你如果不愿意去吃亏,或者分享利益给人家,你永远都不会做大。
4)在赚钱跟信仰当中,我们可能更选择信仰,不选择赚钱,赚钱是排第二的。
5)知道能做到才是真本事。最主要的是质量,经营的质量,健康的质量,比市占率、比所谓的收入增长更重要。
6)企业的应变能力很重要,企业越大,要求应变能力越高。
7)高质量是可持续健康成长的高质量,没有透支折扣,没有透支品牌,没有透支体力劳动,如果他们都不可持续,那就没法健康。
8)如果你不热爱这个行业,一是你就很难去和企业、行业谈恋爱,如果没有恋爱的投入,就只会去追求自身利益;二是你不会发现如何去改良行业,实现企业和行业的良性互动,韧性成长。
9)做企业,必须让员工有成就、客户有成就感、投资人有回报。如果大家都没有成功,我们就没有所谓的“成就”。
10)要先知先觉,不能后知后觉,更不能不知不觉,把反思作为改进的起点,这是好事,但不是要通过不断犯错来成长。
11)公司努力提高员工的待遇,不断改善员工的作业环境,员工才会真诚地对待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我们的销售价格才有说服力,客户才会更放心地使用我们的产品。
按照这样的良性循环,我坚信,利润肯定会回来的。
12)我们很多管理层都说在研究市场,我经常跟他们说,不要研究这个,你应该研究的是如何帮助一线、二线员工做好收派工作,了解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什么需求和困难。他们都处在市场竞争的最前沿,对于市场最有发言权。
13)如果你把一线、二线的问题都解决了,客户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发展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半。这个行业是要用心来经营的行业,绝对不是仅仅有钱就可以搞定的。
14)公司不会一味的烧钱来做新业务,但如果短期的利润承压能换来长期的竞争力,有机会将顺丰打造成为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选择,那我愿意调低未来1-2年的利润率预期,这是重要的战略。
15)我认为成功的企业需要实现价值创造。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价值。
只有回归到本质的价值创造(即“因”),企业才能获得长期发展、社会认可以及市值提升(即“果”)。如果一味追求“果”,忽略“因”,那就会徒劳。
16)未来的快首先是要满足客户体验,再去快,不是盲目的快。
17)一线人员的真实情况,比任何调查报告都来的真实和准确。
18)未来市场、政策、经济环境会有什么变化,没有人知道。顺丰在面对这些变化时会积极去尝试很多新的模式,同时内部也会不断进行调整。
不过不管怎么变,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公司对待所有员工的心,依然很正、很真、很纯。
19)口碑来自一线,员工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20)真实的口碑来自好的服务,客户的口口相传是我们最有影响力的销售模式。企业的品牌价值必须靠服务质量做支撑。
边走边看,边看边学,边错边改
1)这一路,我们都是通过“边走边看,边看边学”来不断提升自己的。
所以我认为,不要再问有没有准备好、是否完全具备某项能力……对于公司发展和变革来说,时不我待。
2)现在的企业,都是边走边看,边看边学,边错边改,这就是迭代。不是说一下子就要你拿出一个完美的方案或产品来,而是要有敏锐的嗅觉和快速纠错的能力。这就是我想你也听得耳朵要起老茧的“互联网思维”。
3)每个企业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只能靠自己变革、自我修炼。
4)现在有些企业有很多创新或颠覆,但其实是在损耗和破坏价值。企业领袖需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是为颠覆而颠覆,还是为创造价值而颠覆?究竟在为社会和下一代创造价值更多,还是破坏更多?
5)什么环境,长出什么样的动物和植物。为什么它能够在这个环境中成功?是因为它具备克服这个环境客观条件的能力,但这不代表它在另一个环境中也能成功。
在西方成功的企业家不一定能在中国成功,用在中国一样的模式去西方也不一定能成功。因此,如果企业要走全球化,一定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特点才能做好、做大、做强。
6)我们上市之后必须要不断提醒自己,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变化的。
不变的是我们创业的初心,不变的是我们对事业的执着,不变的是我们对员工的关爱,而唯一变化的,是要给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7)我想告诉大家,念头的区别很重要,念头的开放与保守,会产生很大的差别。
如果今天我们做老板的还是固步自封,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得,然后不跟人家合作,不跟人家互相交流,我认为未来的时代,这个企业肯定是被边缘化。
8)我曾经对很多同事说,别把以前的经验当作是“宝”,你所以为的“经验”,很可能是一种“包袱”。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都要有归零的心态。
9)出了问题必须改善。如何改善呢?
首先我认为,从客户那里获取的声音必须及时、真实、准确。不然的话,我们就不知道客户的真实需求或遇到的实际问题,改善服务也就无从谈起。
另外,如果连客户的声音我们都不清楚的话,接下来我们又如何能推出更优质或者是附加值更高的新产品新服务?这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
10)组织变革中千万不要掉进这种误区: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单独一个事业部,一定要将前台、中台、后台适当组合。
11)企业在变革过程中的“遗憾”,多半是因为一把手能力或性格的不完整造成,进而影响了整个组织。
每个人都有长板和短板。例如,如果企业领导者喜欢听好话,那么公司里吹牛拍马屁的人就会多;如果领导者喜欢听问题,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少。
还有就是在知识和能力层面,是否具备了组织变革的经验,并认清顺应未来科技发展需要什么。
另一方面,我并不认为“遗憾”是失败。
任何有“遗憾”的地方,如果能够加强和提升,把它变成强项,就会是未来最大的爆发点所在。如果当初不掉进“深渊”,我们就永远没有办法长出这种能力。
——如果你觉得不错,点个转发、在看 吧。
参考资料:
1.《对话顺丰控股创始人王卫:回归价值创造本心》,BCG波士顿咨询;
2.《顺丰王卫:人性需要什么,你就给员工什么》,笔记侠;
3.《顺丰王卫罕见接受专访称:快递业未来竞争对手是谷歌》,深圳梦;
4.《深度:王卫又一次选择站在小哥身边》,物流指闻,百度;
5.《顺丰王卫历年演讲合集:这个世界没有防守,只有进攻》,聪明投资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