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提高成交额,你需要懂点消费心理学
2023-06-21
文章转载自"创富港"

来源:进化岛
观 点 / 黄碧云、刘润 主 笔 / 婧娴
最近进化岛上收到了不少同学关于零售和直播间选品的提问。整理了这些提问后,小师妹请教了进化岛的嘉宾、零售专家黄碧云老师用了5个消费心理学知识解答了零售提高成交额的底层逻辑。
冲动消费值:让大脑处于“疲惫而兴奋”的状态
深夜, 当你靠在床头刷直播,看到主播在大口大口嗦螺蛳粉的时候,你可能突然感到一阵饥饿,会抑制不住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直接下单。逛超市,当你穿过一片又一片货架,闻着味道走进了烘焙区的时候,你可能会突然感觉到一阵幸福感,会把“正在减肥“的事情抛之脑后,抓起一盒蛋糕就放进购物车。不论是直播间的深夜,还是逛超市时跨过一片片的货架,在生理上我们都已经处于一种疲惫状态了。但同时,大脑却因为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刺激性的味觉或者嗅觉或者视觉体验后,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在消费心理学中,我们常常用一个指标来衡量人的冲动消费状态。数字从0-10分布,数额越高越理性,数额越低越易冲动。有大概16%的人是低理性的,而更多人是高理性人群。不论是直播间还是线下货架,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触发这些理性人群的冲动消费值。比如,吃播类直播会选在晚上开播,会有更多主播试吃环节,会有情绪饱满的吆喝。但是直播,虽然看似是每天的“OMG 买它!”,看似是每天的“激情下单”,其实要远比线下场域更理性。比如,拉长逛的动线,让他们更长时间地接触更多货架信息,不断刺激大脑。比如,把主打的商品做精心的布置,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线下消费场景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它是一场体力与脑力并存的体验。在一圈一圈的逛、看、挑的过程中,你会不断被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冲击,看似是放松享受,其实是在不断消耗体力。这就是为什么每次逛商场前都决定自己要理智消费,但走出来后,还是大包小包的买了很多。
场景营造:触手可及的生活体验
日本的蔦屋书店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有一个核心的卖点就在于卖体验。在书店里你打开一本介绍巴西旅行目的地的书,里面有印第安文化、桑巴文化的介绍,非常引人入胜。书里还提到了一种巴西特产的咖啡,非常好喝,如何如何醇香,如何如何有独特的风味。结果你一抬头,发现这种咖啡豆就在你触手可及的货架上。而且书店二楼的咖啡馆里,也在卖同款咖啡,你会不会忍不住去买一杯尝尝呢?卖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更是一种触手可及的生活体验。在逛超市或者看直播间的时候,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比如,在货架上你会看到啤酒旁边放着各种卤味,咖啡边上摆上了面包甜品。比如,在直播间你发现货盘里除了茶叶、还有茶具、杯子,甚至还有香薰蜡烛。通过场景的模拟,把消费者们的潜在需求清单,立体地呈现出来。
包装的小心思,模拟人脸
除了场景的布置,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货架上上百件商品中的自己,商家还会在包装上做小小的设计。就像华楠说的,货架的场景就是99%的商品都会被忽视,视线只会停留在1%的商品上。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商品的包装上都会带有人物图像或者动物表情包的图像。因为人天然会对近似于人像的画面产生共鸣,从而不自觉地多关注。这在消费心理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空想性错觉。空想性错觉会让人不自觉把包装上的抽象图案,尽可能地想象成人脸的形象。我们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大多数产品包装上的图样连起来,都可以形成一个近似人脸型的圆形。我们也测算过,在距离货架三米开外的地方看商品,那些图案近似人脸型的包装,更能够吸引你人的注意力。
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它指的是,在广告投放中实现了品牌建设与销售效果的双重目标。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是却不知道哪一半浪费了。经费在白白燃烧不说,如何才能让它花在刀刃上,还能一鱼多吃?对于这些重决策的品牌,消费者看到后不会立即下单,但是它会慢慢慢慢地影响你的心智,等到你要下单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你。比如,在直播间卖茶叶,就需要耐心,细细讲、讲得透。慢慢培养用户对你的偏爱,最后在他连续看了好几期后,终于下决心要下单试试。对于大多数日用品消费相对来说,都是以高频、低价的轻决策为主。
方法论的底层逻辑
在我们根据消费者行为思考该如何运营直播间、选择货架时,心中装的不是产品,而应该是对用户旅程的理解。用户从听说到了解再到使用甚至最后到推荐的整个过程,就是用户旅程。比如,拥有标志性蓝黄色的宜家家具(IKEA)卖场,它的用户旅程是什么样的?可能是偶然间看到了公交车上的印刷,翻阅家具杂志时瞥到的,或者在电视广告上看到的,还可能是听亲朋好友推荐,等等等等。在了解的阶段,要解决的课题就是,如何让用户一下子就能知道自己的属性,并且产生进一步了解甚至去实地看看的兴趣。第二步,到店后的旅程,这时候你和宜家卖场的交集正式开始。还没到店,远远就看到了非常有辨识度的,蓝色和黄色相间的巨大建筑。而且这个黄蓝的视觉元素,从进店开始就能发现它遍布在商场中的各个角落,包括餐厅肉丸上的小配饰,非常好认。不仅仅是视觉元素,卖场中除了家具的陈列还有各式各样样板间的装修展示,让你在逛的时候,能够充分体验,寻找家的灵感。但是一旦你询问他们,他们会非常非常认真的解答你的疑惑。于是,在这种轻松愉快又沉浸式的氛围中,你终于选好了商品,准备去往结账区。在选购完了商品,付完账在出口处,只要花上1元钱,就能买一个超低价的冰淇淋,很满足。第四步,售后服务和使用感受,一段愉快的“终点”体验同样重要。当你提到了自己的家具后,刚要搬上车,你惊喜地发现虽然我买了这么多,但是竟然都能放得下。最后的最后,回了家,你和家人一起按照安装指南一步步拼装家具,虽然费了点时间,但是动手的成就感,还是很足的。用户旅程,就是从用户的角度一步一步做思考,他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处在什么场景下做出的什么行为。而只有养成习惯,在这个流量越来越分散的时代里,才是对抗所有通胀的法宝。
很多时候,我们在思考选品、在思考直播间的运营时,都会盯着数字、盯着手里可用的运营方法“武器库”。今天黄老师为我们分享了理解消费者的5种心理学和方法,包括: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
预定办公室、卡位、会议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