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小行星撞击测试,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2025-09-09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牲产队长
来源 |  牲产队
1485字 阅读时间3分钟

官宣了,中国要搞一次小行星撞击测试。很多人一看,人都傻了。刚搞完九三大阅兵,又要搞小行星撞击测试,这是一点儿也不藏了?大招都要拿出来了吗?这个小行星撞击测试,究竟是怎么回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其实,搞小行星撞击测试,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也不算太离谱。因为美国已经搞过一次了,中国只是摸着美国的屁股过河。20211124日,美国在加州的范登堡太空基地,发射了一个飞行器,足足飞了10个月后,才锁定一颗名为迪莫弗斯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有多大呢?直径约163米,重量约500万吨。对于一颗小行星来讲,这个体量不算特别大。

但是呢,美国发射的这个飞行器,却以约20马赫的速度,撞向了它。最终,迫使这颗小行星改变了轨迹。这也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小行星撞击测试。它成功地表明,人类是具有小行星拦截能力的。比如,未来若是有一颗小行星撞向地球,那么,就可以在外太空直接瞄准,将其拦截。

史上首次! NASA飛行器成功「撞擊小行星」畫面曝光

那美国都测试过一次了,中国自然也不甘落后。因此呢,中国的这个小行星撞击测试,就是要实现对美国类似技术的验证。美国能做到的,咱们中国也要能做到。那有人质疑了,有这个必要吗?真有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你还别说,真有!

你想想,地球上的陨石是怎么来的呢?一部分是太空碎片,还有一部分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后,留下来的残骸。2013年时,就有一颗直径约20米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的上空划落,引发爆炸,产生强烈的冲击波,造成人员受伤和建筑受损。因此,拦截小行星的需求,是切实存在的。

陨石离我们有多远--新闻报道-人民网

那除了拦截小行星呢?这个技术有没有其他的潜力呢?不但有,还很大!今天的太空,已经不是一片暗黑状态了。在近地轨道上,遍布各国航天器。比如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就已经发射了9400颗,其中8100颗在轨运行。按计划,SpaceX公司将发射部署4.2万颗通信卫星,从而建立覆盖全球的高速卫星网络。可搞卫星通信的不只有SpaceX一家公司,中国也有自己的千帆星座计划,准备部署1.5万颗通信卫星。

除了通信卫星以外,中国的太空资产正在进入一个高速膨胀期。比如北斗导航系统、天宫空间站、长光一号一林一号等。这些太空资产都高悬外太空,没有得到任何保护。若是爆发太空大战呢?谁能保护这些太空资产的安全?短期来说,谁都保护不了。那怎么办?就只能建立威慑体系了。我无法保护我的太空资产,但是,我有能力摧毁你的太空资产。这样,才能形成太空上的安全平衡。

美国搞小行星撞击测试,不只是为了拦截小行星,更多的是为了攻击其他太空资产。星链卫星就靠近过中国的天宫空间站,逼迫天空紧急机动,规避撞击风险。这究竟是意外?还是有意为之?谁也不知道。但是,从战略安全的角度出发,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太空威慑体系,才能确保自己太空资产的安全。

实际上,太空开发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加速阶段。2024年,中国完成了68次航天发射。美国呢?有了可重复利用火箭后,发射次数就更多了,完成了154次航天发射任务。猎鹰九号就像太空飞机一样,可以反复用,来回飞。进入2025年以后,猎鹰九号这一款火箭,就飞了95次!

这意味着,冷战结束后,人类正在迎来第二次太空探索的高峰期。未来,太空资产会越来越多。中美之间的太空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我们无意与任何人为敌,但是,若任何人胆敢攻击中国的太空资产,那么,中国也必然自卫还击!

这才是小行星撞击测试的终极意义!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图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