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城市的各个角落,永远有人,不分昼夜苦苦地熬着,默默地撑着。这篇文章2600字,预计7分钟读完,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收起矫情,专心赚钱。
作者 | 洞见hujiao
编辑 | 木木
来源 | 洞见(ID:DJ00123987)

成年人的生活,谁不是含辛茹苦。
或许此时你尚酣睡,但有一些人才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深夜的公交车并不空荡,反而被代驾师傅和“小电驴”挤得满满当当。他们有的疲惫地闭上眼歇息,有的默不作声地刷着手机。
“生活本就如此,各有各的酸甜苦辣。”
“他们过着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的颠倒黑白的生活,感受生活的不易,然而他们依然在坚持……”是啊,成年人的世界,谁不是拖着沉重的身躯,疲惫的灵魂,咬牙前行。当北京公交车上的代驾小哥还在回家的路上时,无锡所有便利店开始上货。“这城每个角落都填满了,若有所思的生活,你想要在这城,遇见优秀的人更华丽的衣着,那就要吞下苦混着泥沙泡沫奔波。”如果此刻你累了倦了不想工作了,去乘坐一次大城市凌晨三点的公交车,在深夜去繁华都市的各个角落走一走。看看哼着歌清扫大街的环卫工人;闻一闻早餐店刚出锅包子的香味;听听菜市场夜批摊主进货拉菜的声音……城市的各个角落,永远有人,不分昼夜苦苦地熬着,默默地撑着。
工作,才是我们生活里的定海神针。
上海一对80后夫妻存够300万,双双失业一段时间后,高调宣布——提前退休。每天睡到自然醒,晚上也不用看手机,再也不用担心错过老板和客户的消息。而湖北武汉一位37岁的设计师,失业之后,跑了整整8个月的外卖。在此期间,他一直紧绷着,一边送外卖,一边投简历,一个人恨不得掰成八瓣用。没有人不向往诗和远方,没有人不想活得轻松一些,但我们要先过生存的关,才能享受生活的甜。《新周刊》评论上海这对夫妻时说的一段话,刺痛了无数人:“在陈女士提前退休的这则故事里,最重要的标签其实不是300万,而是‘房子’和‘上海本地人’这两根双重定海神针的结合。”是啊,对大多数漂泊的成年人,我们不仅没有定海神针,还要忍着炙烤,一步步跨过生活的火焰山。我们胸前抱着稚子,背后驮着老人,一边养活一大家子,一边还着巨额的房贷车贷。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缺钱开始的。
有网友调侃说,上班如上坟,一车人都带着上班的烦恼。有时,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如果你经常和不同行业的人聊天,你就会发现,各行各业都有难以言说的辛酸。短工老刘,一周七天不休,因为不努力工作,就意味着孩子没钱念书。从外地来到杭州的一位外卖小哥,突发哮喘,却因担心费用问题,拒绝吸氧。好在交警伸出援助之手,在关键时刻,让他得到了及时的救援治疗。哮喘的折磨,或许我们难以感同身受,但缺钱治病的苦,很多普通人都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近,为了省钱的病人家属,只能选择简陋狭窄的马桶房住。因为这一辈子,能用钱捍卫生命和尊严的时刻,太多太多了。当你没有工作,兜里又没钱时候,就意味着一家人三餐无着落,孩子上学没有学费,老人病了拿不出医药费。他们有的从高管变成了销售,每天低三下四的求人;有的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干起了不熟悉的外卖和快递行业……最近的春招,还有很多大学生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排队去开出6500块底薪的超市应聘。遭受过生活的耳光之后,才懂不是工作需要我们,是我们需要工作。生活大部分的风雨,都是没钱带来的,而工作赚钱,能治愈一切的苦。
做好眼前的事。
有位农民阿姨,为了挣钱,去杭州一家网络公司做清洁工。去年12月之前,50多岁的她拿着微薄的工资,养着年迈的父母,还要给儿子挣生活费。疫情高峰期的时候,公司其他员工都阳了,回家休息了。老板让她帮忙直播上货,她没有抱怨,不会就默默地学。老板让她一起直播,她没有推辞,大大方方地面对镜头带货。在后来的直播中,她穿上了旗袍,人生中第一次化了精致的妆。三八妇女节那天,公司帮她办了护照,她人生中第一次有了出国旅行的机会。唯有做好眼前的事,不计较,不抱怨,挣扎着向前,才可能得到命运的垂青。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END
作者:洞见·hujiao,洞见(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5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企业培训 ▏入驻书城 ▏品牌联合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