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把日子过反了
之前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触动了很多人。
一位老人自述,儿子和儿媳刚结婚时,两个人感情融洽,每天下班都是一起回家,一起洗菜做饭,日子过得充满希望。
但自从儿媳生完孩子后,夫妻俩就时常吵架,小到一件衣服买贵了,大到家里的存款越来越少,每天为了钱的事总是闹的不可开交。
儿子一直觉得,自己的工作更辛苦,承担的压力更多,所以处处抱怨儿媳赚的没有自己多,还活得比自己轻松。
后来儿子声称,以后准备和儿媳各管各的钱,家庭花销两人平摊,谁也别欠谁的。
可能是时常听儿子哭诉赚钱难,她也觉得心疼,便对他所说的“AA制”婚姻模式,表示理解和支持。
之后的18年里,他们夫妻一直保持着AA制,每月都会算清楚各自为家里花的钱,买菜、水电费、出行、孩子教育等,所有大大小小的费用都算的一清二楚。
这几年,老人看到儿媳脸上的笑容逐渐减少,变得越来越沉默,而儿子却只知道在经济上斤斤计较,却在生活、家务、养育孩子上当起了“甩手掌柜”。
她也开始为这夫妻俩的婚姻感到忧虑,多次劝诫儿子,人不能活得太自私,要珍惜夫妻之间的情分。
可不管说什么,儿子都当作耳旁风,整日拿着钱在外面约一些酒友喝酒打牌玩乐,每天回到家还要求儿媳必须无微不至照顾。
直到不久前的一天,儿媳突然打电话告知,儿子突发心梗住进了医院,得知消息后,她和老伴急忙赶了过去。
到了医院后她在病床边照顾儿子,儿媳拿着儿子的卡去交住院费用,在半路上给她发来信息:
“妈,他卡里余额不够了,我先替他把钱交了,回头您记得跟他说,让他尽快还给我。”
看到这些话,老人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一边担心儿子的病情,一边又感到十分无奈。
这些年她都看在眼里,虽然理解儿媳,但也发愁两人这样的相处状态,日子该如何继续过下去。
古语有言: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一家人之间长期戾气相向,凡事只谈利益,不仅会让彼此间的感情在这样的内耗中消磨殆尽,还会加速摧毁这个家。
仔细想想,有多少夫妻在AA制婚姻里,把日子过反了。
本该同心同德的两个人,变成了斤斤计较的“合伙人”;本该温暖包容的家,变成了分毫不差的“清算所”。
又有多少人,只看得到夫妻间金钱上的收支明细,却全然忽视了伴侣为了家庭琐事付出的一切辛劳。
久而久之,寒了另一半的心,也伤了家庭的根基——亲情。
家不是商场,感情不是商品,婚姻的建立也不该是一场冰冷的交易。
朝夕相处的两个人,能算得清银行卡的余额,能理得清谁多买了一次菜,谁多交了一次电费,但又怎么计算清楚对方付出那些看不见的成本——照顾老人、养育孩子、操持家务等等。
把日子过反了的家庭,注定走不远。
家庭的幸福,从来不是靠“分”出来的,而是靠“合”出来的。
永远别忘了那句老话:家人同心,其利断金;人心若散了,家也就垮了。
02
再亲密的关系,也会毁于:
索取时理所应当,付出时满心算计
作家刘震云曾说:
“世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这条河的名字叫‘聪明’。”
人生在世,有分寸、懂底线的聪明是智慧,但聪明过了头,失了尺度,变成了算计别人的筹码,迟早会成为绊倒自己、毁掉关系的深坑。
朋友之间如此,家人之间也是如此。
现实生活中,见过一些人,总是把自己的心眼用于算计身边人,常常因为从中获益而沾沾自喜。
向别人索取时总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但当需要自己付出时就开始处处计算得失。
尤其是在亲密关系里,他们早已习惯了住在一个屋檐下的枕边人单方面付出,始终认为伴侣就应该任劳任怨地照顾自己、打理家庭,对另一半没有半分体谅,只剩下一味地索取。
电影《出走的决心》原型人物苏敏,就曾经历过这样一段煎熬的婚姻。
年轻时,她抱着对婚姻生活满心的期待和丈夫结了婚,谁曾想,自此开启了受尽委屈的半生。
刚结婚时,她在工厂工作,可婚后没多久就遭遇了下岗,从那时起,丈夫提出管钱,月月都会跟她仔细对账,查清楚每笔钱都花到了哪里。
她不想再看对方的脸色,便打算靠着打零工赚钱,自己努力赚来的钱花着也觉得踏实。
可当丈夫发现她有工资后,便要求跟她“AA制”生活。
养育孩子的开销,让苏敏自己承担;家里的水电费,丈夫出;但所有的家务活,包括洗衣、做饭、抚养孩子、照顾外孙等琐碎的事,丈夫却理所应当地全推给了苏敏,仿佛这些就是她一个人的责任。
图源 / 《出走的决心》(非商用,仅配图)
有一次苏敏生病,用了丈夫的医保卡买药,隔天对方就换了密码。
不仅如此,平日里,丈夫还会不停地否定她、打压她,处处表现出对她的嫌弃。
在这样压抑的家庭环境中,苏敏渐渐意识到,在丈夫心里,自己就像是个免费的保姆。
忍了一天又一天后,她心中堆满了痛苦,患上了抑郁症,在一次跟丈夫发生争吵后,苏敏绝望之下拿刀刺伤了自己。
可那天之后,丈夫依然没有半分悔改,还嘲讽她“脑子有病”。
2020年,外孙上了幼儿园后,辛劳半生的苏敏带着两千多块,离开了家,开启了自驾游的新生活。
在路上,她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风景,遇到了有趣且温暖的人,一点点治愈了自己。
年初时,苏敏宣布了离婚,远离了噩梦般的婚姻,也彻底找回了自由且开心的状态。
这样的故事不在少数,当算计取代了扶持,当防备取代了信任,再亲密的关系也会走到终点。
有太多感情破裂的结局证明:
婚姻的情感账户里,若只有冰冷的等价交换与索取式的心理预期,却没有温情真诚的投入与付出,爱自然日渐枯竭,家庭关系也迟早崩塌。
家庭是心灵停泊的港湾,而非锱铢必较的生意场。
家,是家人之间共挡风雨的相依相伴,而不是充满算计的争斗战场。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都懂得体谅伴侣的付出,用诚心、耐心、真心经营出一个美好的家庭。
人生下半场,学会善待自己的枕边人,别再让感情在“理所当然的索取”中一点一滴流逝。
03
家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模式:
及时沟通,不翻旧账,责任共担
热播剧《凡人歌》里,沈琳和丈夫那伟在生活遭遇变故后,争吵的那一幕,让不少观众直呼“太真实”。
那伟事业上遭遇了危机,想通过家里的存款解救困局,但他却没有告诉妻子实情。
在妻子的质问中,他也没有说出自己面临的危机,反而开始指责沈琳,细数这些年给妻子的所有花费。
沈琳听着那伟的控诉,刹那间红了眼眶,明明这些年他们商量好,分工明确,自己照顾孩子、家人,丈夫在外工作。
可如今,丈夫却说出这些让她心寒至极的话,沈琳绝望不已,深夜走出了家门。
第二天,沈琳的离开,让家里乱成一团,那伟这才醒悟,意识到妻子平时在家有多么辛苦。
最终在亲戚朋友的调节下,沈琳知道了丈夫事业遭遇危机的真相,她再次坚定地站在丈夫身边,帮助对方度过了危机。
后来两人又双双失业,为了谋生,沈琳当过月嫂,摆摊卖卤味,早出晚归,可她却从未埋怨过丈夫失意后的堕落。
还耐心鼓励对方,主动沟通,解决问题,最后夫妻俩一起想办法度过难关,撑起了这个家,日子越过越好。
图源 / 《凡人歌》(非商用,仅配图)
诚然。遇到一个好的伴侣,拥有一个温暖的家,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幸福的家庭,离不开全家人的悉心经营,更少不了好的相处模式维持。
家人之间,本就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
就像一棵大树,根须紧紧相连,才能抵御狂风暴雨。
及时沟通,能让彼此了解对方的想法,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不翻旧账,能让过去的恩怨随风而逝,懂得珍惜眼前幸福;
责任共担,能让两个人的心紧紧靠在一起,共同守护这个家。
家人之间都建立起责任心,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请记住,家庭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一家人的协奏曲。
只有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才能让家变得稳固而温暖,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写在最后:
《人世间》中,有句台词说透了现实:
“这个世界上,你在意的人和在意你的人,其实就这么几个,这就是你的全部世界。”
往后的日子里,好好善待家人,对待亲人多一点体谅,少一点算计,爱才能在岁月的打磨中愈发醇厚。
点亮文末“爱心和赞”,与朋友们共勉。
-THE END-
● 作者:深海。本文首发:听书369(ID:tingshu369),用你的耳朵,保护你的眼睛,每日听名著,读好文,百万书友的共读平台,美好生活,从这里开始!转载请联系听书369。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