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最难的,不是缺钱,而是缺"相信"——相信残障伙伴不仅能擦亮窗户,更能擦亮社会的偏见。创富港会员陈明(化名)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一种"不同",都是独特的光芒。
以下是创富港会员采访视频版
点击即可观看精彩内容
▼
01
从设计师到理想主义创业者
在创富港共享办公空间的开放办公位上,陈明(化名)正整理着刚搬来的办公用品。这位曾经的资深设计师,如今是一家特殊家政服务公司的创始人。由于业务调整,他的团队刚刚从独立办公室搬到了共享办公区。
“经营不善,只能先这样了。”他笑了笑,语气坦然。
三年前,陈明结束了自己8年的设计师生涯,决定转行创业。"我个人可能具备一点使命感,所以做事偏理想化。"他这样评价自己。最初,他选择了门槛较低的家政行业,用十几万积蓄开始了传统家政服务,初衷是想为下岗员工提供再就业机会。
转机出现在创业后不久。一次招聘中,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简历——求职者是一位身高仅一米二几的肢体残障女孩。"她说找工作很难,有的公司直接拒绝,有的给的工资很低。"陈明回忆道,"我当时就想,哪怕没有经验,我们可以一起学。"
02
他的"天选之人"团队
这次偶然的相遇,不仅让女孩成为团队的第一位残障员工,也让陈明开始思考:为什么不为更多残障伙伴创造就业机会?
如今,他的团队共有13人,其中80%是聋人,20%是肢体残障人士。说起这些员工,陈明眼中闪着光:"他们不是弱势群体,而是"天选之人"。"
"我并没有刻意要做一个残障事业,但看到他们面临的困境,就想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陈明解释道,"聋人伙伴因为听不见外界干扰,做事反而比常人更专注,这种专注力让他们可以成为最优秀的服务者。"
为了确保服务质量,陈明制定了比普通家政更严格的培训标准。"我们的培训方式更苛刻、更死板一些,清洁流程必须按固定步骤执行。"这种看似严苛的要求,反而让服务更加标准化、专业化。
03
坚持理想,继续前行
目前,公司月收入不到20万,经营压力不小。"其实不太好,但未来的路还很长。"陈明坦言,"全国有8400万残疾人,他们需要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我想试试。家政行业前景很好,但市场还不成熟,大家都在摸索。"
谈到行业未来,陈明认为AI和机器人可以辅助残障伙伴提高工作效率,但无法替代人的情感交流。"现在人都活得很累,我们希望通过服务,让客户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
他给自己的服务理念取名为"心澈"——"不仅仅是打扫卫生,而是能让客户内心拔出杂草,让内心开满鲜花,能产生这种心流。"
尽管目前公司规模不大,甚至不得不搬到开放办公区节省成本,但陈明依然保持乐观。"坚持就是胜利。"
在创富港的共享空间里,像陈明这样的理想主义者还有很多。他们用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念,正在改变着传统行业的格局,也改变着许多人的命运。
(创富港始终关注中小微企业及创业者成长,提供灵活办公空间及创业支持,助力每一个梦想扎根发芽。)
参赛赢大奖
@所有创业者,你有故事吗?
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我们都想听!
拍摄3分钟短视频,188888元大奖等你拿!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参与
▼
-THE END-
创富港共享办公咨询
预约看房,点击手机号一键拨打
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客服小姐姐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