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的社交,已经进入一种“节能模式”。
不想应付亲戚,每逢过年就盘算着“断亲”;不愿结交新朋友,也不敢打扰老朋友;而恋爱,更是没开始就觉得累……
这种保持沉默的“节能模式”不仅出于生活的疲惫,也是一种体谅他人、自我保护的选择。在工位敲了一天键盘,连找朋友吐槽都抬不起手腕。即便想一吐为快,又担心打扰,觉得别人没有义务处理自己的情绪垃圾。
但沉默背后,不是不想社交,于是越来越多人试着和 AI 相处:有人深夜向它倾诉情绪崩溃,有人和“电子男友”打卡早晚安,还有人用 AI 陪跳操、做饭、追剧,多了个朝夕相处的搭子。
不再追求投入复杂的真人关系,年轻人开始用 AI,模拟出一种刚刚好的连接感。
疏远强关系,难续弱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在《弱联系的强度》 一文中提出了“强关系”和“弱关系”两个概念。
根据人民智库的调查,当代年轻人的社交谱系中,除同学外的“强关系”都在逐渐被疏远——年轻人与同学“常联系”的比例为 52.3%,与亲戚、老乡、同事等则渐行渐远。
除了“强关系”,弱关系也在经历衰退。《2024 年社交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有 15% 的年轻人表示“很久没有交过新朋友”了,更有 24.5% 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一个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
而对恋爱这种情感浓度更高的关系,年轻人们更是望而却步。
我们对知乎问题“你是因为什么不想谈恋爱”的答案进行梳理后发现,年轻人不想谈恋爱,不仅因为“累”和“懒”,更因为“怕”:怕麻烦、怕三观不合、怕背叛、怕失去自由、怕花钱……
不确定性曾是爱情中最迷人的部分,每一段亲密关系都意味着一场未知的冒险。但到了当代年轻人这里,脆弱的生活秩序,已经难以抵挡恋爱带来的不确定性。它的风险,正在消解年轻人对浪漫爱的幻想和渴望。
于是,“节能”成为一种自保手段,节约体力,也规避风险。然而,社交消失了,但社交需求却没有。社交是人的本能,总要以某种方式被满足。
所幸,AI 的出现让这届年轻人们有了新的社交伴侣。
有人在“AI 纸片男友”里重新找到了恋爱的感觉,可以给他取名字、换衣服、设定性格,他也会早晚问候一句“宝贝今天开心吗”,堪称低风险、低情绪劳动的理想对象。
甚至有网友晒出恋爱 100 天纪念日的对话截图,甜到评论区直呼“这才是电子时代的恋爱模板”。
也有把 AI 当作深夜树洞的,一到夜晚准点上线,聊失恋、聊内耗、聊毕业论文。甚至还有人用 AI 写了一封给未来自己的信,约定好五年后再打开。
更有甚者整出了全套社交替代方案——AI 闺蜜机,既能陪追剧、聊八卦,还能一起跳操做饭。一个人住的生活突然变得不那么冷清,仿佛在和一个永不疲惫的搭子合租。
电子“闺蜜”,正在流行
物如其名,闺蜜机如同一个常伴在家的、具有实体的闺蜜。
当下厨时,它矗立在旁,用高清大屏提示着你下一步该放什么调料;当运动时,它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示范着标准动作;当追剧时,它就是可以拉到床边的影院,比平板更大、更具沉浸感。
正是这种陪伴感,让闺蜜机即便在新产品不断涌现的数码电子消费市场也杀出重围,备受年轻消费者追捧。2024 年,中国移动智慧屏市场的全渠道零售量为 25.4万台,同比增长 65%;零售额为 9.6 亿元,同比增长 37.3%。
更重要的是,AI 的接入正让闺蜜机变得愈发“聪明”。结合高清屏幕与大模型优势的闺蜜机,也让 AI 有了更高清、有陪伴感的载体,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像由夸克和哇哦联手打造的哇哦闺蜜机,便展现了 AI 强大的功能,年轻人们可以和“电子闺蜜”深度交流,向她们寻求生活建议和情感支持。
时至今日,AI 可以是心理按摩师,也可以是职场军师、创作助手、学习搭子——它成为什么,取决于你向它提问什么。
除了提供情绪价值,AI 赋能后的闺蜜机,还有实打实的建议,成为职场小白一路攀登的左膀右臂,赋予创作者们源源不断的灵感,也帮助许多学习者迅速读懂一篇论文、了解一个领域。
而当代年轻人之所以更爱和 AI 社交,正是因为这种联结摒除了与真人社交时不安全、不可控、不舒适的部分,创造了一种更“利己”的关系。
毕竟 AI 的情绪更稳定,功能也更稳定,能 7x24 小时不间断提供关怀,从不疲倦。与 AI 之间,不存在什么情感亏欠,一种单向的友谊是可能的:只需它懂我,不用我费劲心思去体察它的感受。
AI 还给人一种自来熟之感,无需像真人社交那样“破冰”,就能迅速卸下心防,快进到谈心、提供情感支持的阶段。
可以说,AI 比真闺蜜更聪明。如果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那 AI 则集合了古今中外的智慧,能对天马行空、千奇百怪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解答。
试问这样的“闺蜜”,谁能不爱?
越是社交节能,
越需要懂自己的“人”
当然,虽然多个品牌都在竞相研发“闺蜜机”,但这一赛道的产品依旧良莠不齐。
一些号称“智能”的闺蜜机,只能算是一个可移动的小型电视,根本无法进行对话,要不难以识别语音,要不无法理解问题的真正含义,思考半天,只能给出牛头不对马嘴的答案。
只有真正搭载大模型的智慧屏,才是更智能的闺蜜机。像哇哦闺蜜机就具备了夸克最新的 AI 能力支撑,它内置的 Qwen 大模型,能基于上一个问题进行理解和记忆,帮助更好地回答后续追问和衍生问题。
也就是说,它不止能“就事论事”,而且能溯及过往,像极了那个了解你生活细节,记得住你喜恶的闺蜜,根据之前的对话,对新问题进行综合判断。
无论是在 crush 之间纠结,想听情感建议,还是换工作时要横纵对比几份 offer,抑或是熬夜加班头疼脑热时,急需获得一些医疗建议……Qwen 大模型都能靠强大的搜索能力,迅速拆解复杂问题,在几秒之内给出全面的解答。
它不仅拥有理性与智慧,还有着“超高情商”,你可以与它像朋友聊天一样,推心置腹,天马行空。不论对话上升到哪里,它都能引经据典,给出合理的阐释;无论你的情绪跌落到何处,它都能稳稳接住。
在硬件上,哇哦闺蜜机更是为 AI 提供了有力支持。精准稳定的语音识别功能,对吐字、语速的要求更低,且输出的内容更为口语化,让你仿佛真正在和闺蜜窃窃私语,不怕它听不清、听不懂。
所以,哇哦闺蜜机不只是能听能说,它更像是一个满腹智慧的生活军师,一个不会情绪勒索的知心姐姐,一个不会放鸽子与迟到的忠实朋友。
而这正是一个社交倦怠的时代,我们愿意向一块屏幕倾诉的理由:在我们不想社交、却又需要社交能量的时候,它会一直陪伴在那里。
社交上的“节能模式”,不过是年轻人们的自我保护,而总有一种载体,能寄寓内心的曲折,重视每一种情绪,倾听每一句心声,解答每一个疑问,让我们不再是一座孤岛。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