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985毕业十几年,盘点我那些同学的现状:决定人生的究竟是什么?

2022-05-26
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同一所学校毕业,多年后为什么同学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得越来越好?这篇文章2800字,预计花8分钟读完,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作者 | 李晓达

编辑 | 嘉嘉

来源 新一几(ID:xinyiji90)



开始这个话题前,先交代一下背景:

 

我本科就读于一所理工类的985,高中是尖子班,同学985起,个别211也是诸如北邮、中财。参考样本是我的高中、大学同学。


一般而言,毕业十几年后,大家不太关心同学的发展。


我关心同学不是想做比较,而是想通过观察得出一些对社会和人生的想法,类似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

 

我和大部分同学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关系,经常交流,互相帮忙,相对来说我还是能了解一些同学的情况。



让我感到“意外”的那些同学


 A同学:人非常好,比较内向、实在。当年高考由于肠胃炎发挥失常,本来能冲“清北复交”,结果读了排名20多位的985,跟我们抱怨自己命不好。


上了大学,经常被人骗,完全一个老实人的状态。我们一直给他“上课”,希望他不要再被骗了。

 

毕业之后他走技术路线,升上了管理层,出任过几家公司的CTO(技术负责人)。他业余在公众号上写技术、管理类文章,积累了十几万粉丝。


现在他看待事物的水平,就比我们高出很多,反过来能指导我们。


我觉得比较迷茫的时候,还去请教过他,两句话就把我说明白了。

 

 B同学:我很佩服的一个女生。理科成绩排前5,高考落榜北大,被调剂到了某所211大学,当年差点把通知书撕掉。


她做了一个很冒进的决定,大二就出国了,花费几十万。读的也是生化环材专业。

 

到国外之后,她没有沉迷“花花世界”,而是过着非常自律的生活,每到期末要交论文时就会彻底“消失”在网络,因为她要专心准备。


研究生阶段被导师派去参加各种国际交流大会,目前在北美某高校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实验室,可以算行业内的女科学家,找的老公也是学霸。

 

 C同学:上高中时,很瘦小的一个女生,不起眼,不会打扮,感觉很朴素的一个人,现在成了时尚网红。开始没什么人气,坚持好几年,就有一批死忠粉很喜欢她,好多漂亮姑娘都跟着她学习穿搭、如何买衣服。


以前完全看不出她有这方面的天赋,我还挺诧异的。


认真回想,她在高中就有很好的人缘,被推崇为“大姐大”的那种,这可能就是一种人格魅力。



有几个同学有点可惜。

 

 D同学:农村出身,小镇做题家,上大学之后沉迷游戏,老师试图引导他,给过机会,但最后还是退学了。


有一次在同学群里看到他的头像,完全不像是读过985。

 

 E同学:被骗到了传销组织里,毕业十几年后才跟我们联系,好不容易重新找了一份工作,这才步入正轨,但跟正常毕业的同学比要差很多。

 

 F同学:我们觉得按照他的家庭背景和资质,完全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但选择了一份不那么需要学历的工作。




人到中年的“马后炮”


上面讲的人生梗概,全部真实确信,发生在我高中、本科同班的上百个985同学群体中。


小结这些人生,我发现几个规律:

 

1、U型分化

 

那种家庭条件比较好、自己野心特别强的同学,发展是很好的;


家庭不好、野心比较强的同学虽然得不到父母的任何支持,但基本上也都买房买车了;


家庭一般,能帮你一点忙但又帮不上大忙,发展反倒比较平庸。

 

总体上,大部分同学过得相对平淡。


听过一个说法:如果你是富二代,躺平可能是你这辈子最好的选择。


我感觉,没有退路,反而走得更远一些。


2、转行的基本都是女生

 

大部分男生都坚持自己的专业,读博搞研究,在同行业里工作,或者考上了对口的公务员。


女同学转行的比较多,比如转去做金融、品牌市场、教育培训,还有人做芯片,也有自己做生意的,差异比较大。

 

3、坚持出奇迹

 

有些“冷门”理工科专业,本科毕业可能不好找工作,但坚持下去的同学没有发展差的。


因为985起点就不错,如果你读到博士,至少可以留在高校,虽然比不上那些搞IT和金融的人,但是通过科研也过得不错。

 

4、普通家庭出身,学历就是最大的优势

 

这些年社会上经常有人发“酸”:书呆子,除了成绩好之外,能力不行。

 

别急着否认。他们嘴里的能力到底是什么?


是精明不守规则的野路子,还是豁得出去的执行力,还是和社会人打成一片的“社牛”?

 

少数学霸集合了所有素质,但大部分人只能占一样。你能占学历好,就省了好多辛苦。


高学历不是缺点,你若背弃它,往往会遭到命运捉弄。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给年轻人的职业建议


首先,还是要定高目标。


所谓: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

 

我这个人正是因为比较有野心,现在才混上了“凑合”的生活。

 

本科毕业前两年,我在老家(二线城市)工作,工资只有3000块,房子也买不到特别好的,心理落差非常大。


有的同学能接受,几年下来,房和车都有了,在体制内工作比较稳定,孩子上学也不需要花太多钱。


我就不行。因为心有不甘,两年后我来到北京,在北京工作三年选择了出国留学。没有特别规划什么,就是那种“不甘”逼着我往前走。

 

人到中年,我不需要那么大目标,就是因为我年轻时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现在达到了理想状态的中等水平。如果不定这个目标,我就会更惨。


第二,增加信息获取能力。

 

好多时候,找不到好工作其实是信息差的问题。


当年我一个985的学生,为什么在北京不好找工作,后来发现,我连这个公司都不知道。而有的人学校很一般,却能进到大型企业中。

 

无论用什么办法,多去认识一些学长、校友;去大城市实习;刷各种网站、APP……


多去跟别人交流,让人知道你什么情况。

 

第三,尽量利用自己的“长板”。

 

学习好的人往往不服气,觉得这块不行我要补。

 

其实做事的时候,你要发挥自己的长处,短板差不多就行了。


迄今为止我得到的所有好机会,都是长板带给我的,我的短板没给我任何帮助。

 

第四,多利用家里的资源。

 

有些人觉得自己家是普通家庭,不能啃老,我要证明比父母更强,不愿意向父母求助。

 

我认为这个思维不对。如果父母不是穷得不行,他们在你18岁之后一点助力都不给,这个家族有什么传承?

 

如果父母供得起你读研或出国(有些地方出国不贵),尽量让父母供。父母也不指望你一毕业就回馈他们。

 

毕业以后父母帮过我很多,我后来挣钱了,给他们买东西,带他们到处旅游,一家人非常开心。

 

话说回来,我们还是要学会“借力”。能不能借得上另说,但是千万不要因为不好意思就失去了机会。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写在最后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走过坑也爬出来的“怪前辈”。


我不是什么牛人,牛人也没空写这些,教出清北的老师不一定考得上清北。

 

我愿意好为人师。中年人都有点“爹味妈味”,没办法,请见谅。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所谓佛系,是你人到中年再去接受的事情。年纪轻轻就佛系,后面生活可能比你想的还差。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作者:李晓达(@撕否),吃了些盐走了些路的35+战斗妇女,出版过小说误入985理工科的文艺女,30岁留学归来,现居北京。采访:新一,本文来源新一几(ID:xinyiji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