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91岁上海老太每月退休金过万,手握几百万现金,却每天吃馒头,多年后揭开一个惊人秘密……

2025-09-16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图片图片木槿·读书369   编辑/MBA智库琉琉

图片


在上海有套房,退休金过万却对自己很“抠”的老人,你见过吗?

91岁高龄的伍丽天老太太,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老人在昆山南站迷路了,一名细心的交警注意到她,随后提出送她回家。

回到老人所住的公寓后,门上贴着的九个大字引起了交警的好奇。

交谈之间,交警才得知,眼前这位瘦小的老人有多么令人敬佩——她背后藏着一个温暖而伟大的秘密。

退休前,她是上海评弹团的一名老师,生活一直俭朴;退休后,她每月退休金超过一万元,却没有用来享受生活,反而在吃穿上极其节俭。

她每天啃馒头,舍不得买五块钱的饼,每日饭钱不超过十元。只因她把退休金变成了“奖学金”,全部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图片

她还卖掉了自己在上海市区的唯一房产,一部分钱用于在江苏昆山购买公寓自住,剩下的钱,全部捐给了江西苏山乡,用于建造一所希望小学。

图片

希望小学落成后,为了节省路费,当时已86岁高龄的她,只舍得买最便宜的普快列车硬座票,颠簸三天多才赶到学校与孩子们见面。

图片

在旁人看来,她这简直是“自找苦吃”,但她自己却乐在其中。

细细了解伍丽天老人的故事后,我不禁感慨:

原来,有没有钱并不只看吃穿用度,真正的富足,是精神的丰盈、内心的充实,是一个人的品行与德行。

人到了一定年纪终会明白:最高级的活法,莫过于养心、养德、养格局。


1
ONE

最深远的智慧,是养心

龚自珍曾说:“心无力者,谓之庸人。医大病,解大难,谋大事,学大道,皆以心之力。”

所谓心力,就是一个人依自己的心思和能力、精神与体力、思想和才智,发自内心做好某一件事的精神力量。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往往心力也很强大,他们都具备这样的特质:外在自信、内心坚强、做事认真、待人宽容。

他们从不惧怕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褒贬随意,爱恨随缘,始终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坚定前行。

伍丽天一生无儿无女。在那个年代,女人不生育就会被视作异类。身边亲友都劝她生个孩子,不然老了无人照料。

但伍丽天始终遵循自己的内心。她认为自己有能力、有积蓄,完全可以依靠自己创造幸福生活。

当她最亲近的侄女不幸在地震中罹难,伍丽天陷入长时间的悲痛之中。

为了走出阴霾,已经退休的她化悲痛为力量,将更多精力投入公益事业。

图片

邻居们不明白她整天节衣缩食的真正目的,常调侃她吝啬。可她从不解释,只是笑笑说:“能用就行了。”

晚年患上肺癌后,她从未忧虑恐惧,反而认为人固有一死,与其把钱花在成功几率渺茫的化疗上,不如捐给山区的孩子。于是她毫不犹豫选择了保守治疗。

面对病痛,她始终开朗乐观。这种良好的心态,也让她的病情发展得以减缓。

图片

作家狄更斯说:“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人行走于世间,难免遭遇挫折、冷眼、非议和误解,而种种困难,恰是一个人心理韧性的磨刀石。

他们能在逆境中高歌猛进,难而不怨,艰而不弃,在历练中沉淀得愈发强大;

也能在顺境中保持清醒,稳而不躁,成而不骄,以淡然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而这所有一切,最终都归于一个目的:修炼自己的心。

修炼一颗善良之心,以真情和真诚待人处事;

修炼一颗慈悲之心,以仁德和大义传递温情;

修炼一颗勇敢之心,以无畏和坚毅披荆斩棘;

修炼一颗谦虚之心,以低调和内敛沉淀涵养;

修炼一颗乐观之心,以积极和开朗照亮生活;

修炼一颗智慧之心,以远见和谋略克服困难。

正如《格言联璧》中所说:“善心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2
TWO

最超凡的境界,是养德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俭以养德。”

所谓“俭”,指的就是自我节制、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这关乎修身之道。

中国现代文坛上,被誉作“文学隐士”的木心,学贯中西,才华卓绝。

从小锦衣玉食的他,为了坚持艺术追求、守护心中的道,主动放弃物质享受,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极其爱惜书本,遇到破损的书籍还会亲手修补装订。就连看守书屋的长辈都夸他,看过的书比没看过的还要“清爽整齐”。

和木心相处过的人,都评价他气质干净、待人友善,从不居高临下。

他将福楼拜所说的“呈现艺术,隐藏艺术家”奉为人生信条。

因此,他从不计较自己是否闻名天下,只希望有人能懂他的作品。

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他除了吃饭、睡觉和偶尔散步,每天仍坚持至少八小时的创作。

当一个人真正活通透了,就不会轻易被欲望扰乱心绪,不被物质羁绊,视名利为过眼云烟,而是把精力倾注于更有意义的人和事上。

真正超凡的境界,就是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保留生命中最核心的部分。

《道德经》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在求知的路上,人需不断学习,知识才能日益增长、不断精进;

而在追求大道的路上,则要减少欲望与杂念,才能使内心更纯净、宁静,从而接近道的本质。

木心如此,伍丽天也是如此。

她拿出几乎全部积蓄,只为了让山区孩子能安心读书。

希望小学建成后,校方想以她的名字为学校命名,却被她婉拒。她说:

“我做这些事情都是出于本心,并不是为了换取名利。”

三十多年来,她从未给自己买过新衣服,也没添置一件家具。身上穿的,不是年轻时留下的,就是从路边捡来的。

她对自己如此“抠门”,只是想多让一个孩子背上新书包,多让一间教室在山区拔地而起,帮大山里的孩子开启求知之旅,拥抱更光明的未来。

这条路,她一个人走了很久,却从未觉得辛苦。

只因她与“德”同行,是“德”让她有了更高远的追求,是“德”给予她乐此不疲的力量。

正应了那句古训:“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利物;无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残身。”

人若离开了“德”,心中便会杂草丛生,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即便披金戴银,也不过是徒有其表。

唯有主动近德、养德,哪怕衣着朴素,由内而外散发的精神气韵,也足以让其熠熠生辉。


3
THREE

最顶级的修行,是养格局

曾看过一段关于“仙人”和“俗人”的解释,尤为精妙:

从汉字结构看,“仙”字,就是一个站在山上的人,眺望的是星河壮阔、天地广袤,眼界长远;

而“俗”字,是一个站在山谷中的人,目之所及皆是鸡毛蒜皮,眼光难免狭隘。

寥寥几语,道尽了格局的真谛。

你拥有怎样的格局,就会走上怎样的路,成为怎样的人。

格局大的人,常能解他人之困、平他人之怒,怀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活得豁达从容。

伍丽天的父亲意外去世后,家境变得极其艰难。在姨妈的帮助下,她才读完大学,成为评弹老师。

从那时起,一颗“善”的种子就在她心底埋下。

十六岁那年,她就把“予人勿念,受人勿忘。灵魂要美,心要善”当作人生准则,并用一生践行了门上那九个字:

“付出,就是最大的收获”

为了把侄女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她拿出父亲留下的存折,倾其所有供侄女留学读书。

退休后,她投身公益事业,慷慨捐出百万积蓄,不求回报。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就是她最大的动力。

她说,只要身体允许,会继续坚持捐资助学,尽力帮助更多孩子。

伍丽天老人将一生奉献给教育与公益,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追寻心中那片广阔的朗朗世界。

正所谓:胸怀壮志者,方能驾驭风云;心怀天下者,方能包容万物。

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从来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就像香水的构成:只有5%左右是香料,其余95%都是水。但正是那5%的香料,决定了整瓶香水的品质。

这5%的珍贵香料,就好比一个人的自律、人品、修养与认知——这些,都是做人的格局。

当你拥有高瞻远瞩的格局,一时困境又算得了什么?

当你拥有海纳百川的格局,闲言碎语又怎能伤你分毫?

当你拥有事过翻篇的格局,烂人烂事又岂能扰你心神?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角度改变观念,高度决定视野,心胸决定格局。

格局大了,一切就顺了。因为到那时,你的眼中已无好人坏人之分,唯有自己的持续修行。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行,就是养格局。

杨绛先生曾说:

“人生实苦,终其一生,我们都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

愿我们都能:

活得大气,多读书,提升见识,放大做事格局;

修炼静气,常冥想,沉淀浮躁,练就超然心境;

保持正气,勤自省,坚守道德,树立为人之本;

不忘义气,广兼爱,践行博施,投身济世善行。

点亮文末,与诸君共勉!



-THE END-

● 作者:木槿。本文转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图源网络,仅做文章配图使用,侵删。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图片

图片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日韩千万「下流老人」警钟背后:我们这代人,可能连体面老去都做不到…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图片
分享
图片
点收藏
图片
点点赞
图片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