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烟台19岁大学生被室友捅死:真相,是一堂成人课

2025-09-14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刘娜
来源 |  闲时花开
2455字 阅读时间5分钟


刚刚开学,山东烟台一名19岁的大二男生,就在宿舍被室友杀害了。

行凶的室友用刀捅向他的胸部,导致他肺部大出血而亡。

关于这起惨案爆发的源头,在事发学校的通报里,仅有这样9个小字:

“因个人矛盾发生冲突。”

9个字,在复旦大学投毒案、湘潭大学投毒案、马加爵案,甚至朱令遇害案中,我们都曾见过——那些说烟台惨案是因为学校差的人可以闭嘴了,北大、复旦和云大都是好学校。

那问题来了——

什么叫“个人矛盾”

用完厕所不冲;

臭袜子脏衣服乱扔;

室友休息了你还在打游戏;

偷用了人家的洗面奶和洗衣液还不承认;

A室友吐槽B室友的坏话结果又被B室友知道;

偷偷领着男朋友(女朋友)回宿舍不和室友打招呼;

因竞争同一个导师的保研名额而暗生妒忌;

靠爹穿上奢侈品的嘲笑靠自己勤工俭学的穿拼多多;

来自偏远山区多子女家庭的总觉得来自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太跋扈……

诸如此类,都可归为“个人矛盾”。

个人矛盾,准确说就是因人与人的关系而产生的冲突与纠纷。

烟台大二男生被室友捅死后,我看网上有份“宿舍保命秘籍”流传很广。

简单说就是:

不期待、不深交、不亲密、不麻烦、不纠缠、不废话、不惹事。

这不能说错。

但它有个致命的bug——

因为避免矛盾,而隔绝一切链接。

大学四年里,为保命,我们所有的小孩都只能活成独来独往的独行侠吗?

就算我们的小孩在大学里活成了独行侠,他将来还要不要走上社会?

要不要和合租的室友、租房的房东、办公室里的同事、压迫感强的老板、相亲认识的对象相处?

亚里士多德说: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如果我们的小孩不能一辈子宅在自己的房间不出门,那他早晚也终将拥有的一项生存技能,就是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里,尽快长成大人,完成个人的社会化

某种程度上来说:

一个人社会化程度越高,他活得就越好;一个人社会化程度越低,他就越不幸。

大学,是孩子成年后开始社会化的第一站和训练营。

和很多博主提倡的“让你的小孩和坏人隔绝”的观点不同,我更想和朋友们分享的是——

坏人永远不会绝迹,社会从来不是真空,与其用安全罩把我们的小孩罩起来,不如引领他们尽快习得社会化的技能。

什么是社会化的技能?

简单说,就三句话:

保护自己的技能;

认识他人的技能;

看待世界的技能。


3句话,又可拆解成6个清晰明了的观念与方法——

凡是危及生命的,都是不值得的


生命,是底线。

读大学的孩子,不管是学习竞争,还是恋爱交友,都要牢记“生命第一”的原则。

凡是教唆引诱你跌落健康隐忧的,不管是没有安全措施的性,还是冒险刺激的毒,抑或是拿命相博的荣耀,都是不值得的。

人生是一场馈赠健康的马拉松。

你健康强韧地活着,才有可能体验接下来的多维人生。

这是成人课的生命教育

人身难得,此生可贵。


学会求助,比学会独斗更重要


自认为已经成人的大学生,最大的误区是:

“我已经长大,我不能再麻烦大人。”

长大和成熟的标志,不是活成一座孤岛,恰恰是懂得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和资源,构筑“我”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越彪悍,他就越有能力跨越风险,迈进辽阔人生。

不要在刚愎自用中独自承担风险。

要在嗅到危险气息的第一瞬间,就启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向同学、向父母、向老师、向警察预警,把自己救出险境。

包括生存机会在内的任何权力,都不是天降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

这是成人课的求生教育

你周围的大人,有权利听见你的呼救。


“小我”之外,还有芸芸众生

大学是每个人上大学的人,第一次照见生活的多样性。

而人际关系的一切问题,本质上都是“小我”的问题。

因局限于“小我”的标准,而无法接受身边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实,人类从茹毛饮血开始,都是参差不齐的。

在高贵、伟大、英雄的叙事之外,一直都有卑鄙、渺小和胆怯的存在。

在“我这样做”“我这样想”“我这样认为”之外,都有“你不认同”“你不赞成”“你站在我对面”。

这是成人课的认知教育


走出二元对立,摆脱巨婴思维,接纳众生不同。

不要神化校园,要会优化自己


不管是校园性丑闻,还是校园凶杀案,都在反复证明一个观点:

学校也是江湖,师生都有恶人。

所以,不要用仰视或俯视的姿态,去神化任何人,或去践踏任何人。

大学唯一紧要的,是在链接和碰撞中,远离不同频不同道不同层的人,靠近同频同道同层的人

这是成人课的筛选教育


只做筛选,不做教育,在被讨厌的勇气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磁场和能量。

对人性的吃水线,够深


大学宿舍里的各种矛盾,不过是职场社会矛盾的初始态

有人自私自利,有人马虎邋遢,有人拍马溜须,有人懦弱可欺,有人两面三刀,有人八面玲珑……都是人性鲜活生动的表达。

就连我们自己的人性深处,也有皎洁和隐晦。

少年气是快意恩仇,而长大却是学会同情和原谅

同情每个人都是人性的困兽,原谅所有人张牙舞爪的背后都有自己的软肋和脆弱。

对人性的吃水线够深的人,才会活得平和又幸福。

他洞见够深,故心有悲悯。

这是成人课的人性教育


人性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辽阔且肥沃的灰,学会给人性留白,他人才给我们留路。

跳出“时间相”,习得升维解决


不管是学习考研、室友关系还是青春恋爱,如果你掏心掏肺给予后,最终还是竹篮打水,希望你能在满目疮痍之上,拉着自己的手躺一会儿。

这不是脆弱,这恰恰是反脆弱的能力——会和受伤的自己和平友好共处,就是疗愈的开始。

不是所有的结果都要更快、更好、更强,包括大学在内的绝大部分人生时光,都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缓慢一些,平和一些,从容一些。

不要说20年,10年或5年后,当你走向职场,走进婚姻,走到生活深处,回头再看大学时的矛盾、羞耻和难堪,只会莞尔一笑。

这是成人课的失败教

人生不过一场场体验的叠加而已,超越“时间,臣服一切发生,一切才会有利于我。

最后:

没有一个小孩生就是智慧的大人。

但智慧的大人,有责任和义务去引领一个小孩,从孤独荒原走向茫茫人海。

共勉。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图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