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的救赎之道。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西贝北京石景山万达店更换了门头,餐厅Logo从之前的红白配色改成了白绿配色,“莜面村”改成了“我从草原来”。
图源:小红书网友
红变绿目的何在成了人们的最大疑问,那场预制菜风波给西贝带来的伤害直至今日仍在蔓延,这或许西贝面对现实困境给出的最新解题之道。
其实很长时间以来,以西贝为首的餐饮品牌都在遭受着普通人常识和行业准则碰撞的阵痛。
问题在于,普通消费者对行业准则的体会很弱,大家更相信亲眼看到食材从诞生到走向餐桌的全过程,这也是西贝这段时间被火上烧烤的重要原因。
即便如今争论声音渐渐平息,但有关预制菜以及餐饮行业信息透明的讨论仍在继续,而西贝作为其中的参与者之一,后续能否给出有价值的行业示范是全网关注的焦点。
01
西贝在与罗永浩的舆论战中无疑是受伤的一方,愤怒的网友已经让这场舆论战的输赢高下立判。
为了再度挽回消费者,西贝这段时间摆出的是一副痛改前非的姿态。
如国庆前夕,西贝主动朝着消费者诟病最多的高价开枪,宣布全线大幅降价:自10月1日起,多款核心菜品价格下调:西贝面筋从39元降至33元,手撕椒麻鸡从63元降至46元,草原嫩烤羊排从119元降至109元,葱香烤鱼从89元降至79元,黄米凉糕从29元降至26元,并同步推出100元无门槛代金券。
这个力度的价格调整,在西贝身上已经属于“违背祖训”了。
无门槛100元代金券就是赤裸裸的向消费者表达诚意,每位进店顾客均可领取一张,可在下次消费时无门槛使用。券面附有“调改公示”,并标注“西贝请您吃饭,品尝调改菜品”。
效果立竿见影,那段时间社交媒体上不再是针对的质疑,而是各种安利贴和薅羊毛教程,西贝的客流量也有所回升,一些门店还出现了高峰期需要排队的现象。
贾国龙还对倒卖以及薅羊毛现象做出了回应,“这些消费者都很善良,我们也相当于请客。请客就要大大方方的,既然来了,来的都是客,我们还是一视同仁的。”
短短数日,贾老板也在与消费者的拉扯中飞速进步,这波格局拉满的发言让不少消费者为其送上了称赞。
还有消费者表示,自己之前压根不知道西贝这个品牌,是看了罗永浩和西贝关于预制菜的争论,才来满足一下好奇心。
这波安利逻辑就是咱们之前反复说的,黑红也是红,社媒时代话题性就是生命线。
如今再谈到预制菜这个话题,不少门店店员给出的答案是,消费者理解的预制菜与行业准则不一样,不过目前各个门店都在整改,有些菜品就是老老实实现做的,例如肉夹馍。
更换门头同样是调整举措之一,对于更换Logo的具体原因,以及是否未来会普及到全国范围内,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独家回应称:“这只是一个小范围的尝试,不会普及到全国门店。
但要想实现口碑翻盘,西贝要走的路还很远。
02
多年以后,面对餐饮行业的巨变,贾国龙将会回想起和老罗在网络上“拳脚相加”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除了餐饮方面的争端,行业最该取经的是西贝事件展现出的公关危机以及警示。
实事求是的讲,老罗那次引爆网络的发言是毫不留情面的,虽然是从一个消费者真切体验出发,但他庞大的影响力直接让西贝遭遇了社会性死亡。
内容直指西贝两宗罪:预制菜和贵。
自此之后,西贝的诸多反击均围绕这两点展开,但还是那句话,把战场设置在自家阵地,相当于引狼入室,越忙越乱。
从西贝创始人表态要将罗永浩提起诉讼,到西贝发表官方致歉信,还有温情小作文自嗨,西贝把自身感动的痛哭流涕,但全网与之共情的声音却不多,网友纷纷表示西贝的公关手段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全是破绽。
有一定是明确的,西贝至少在流量这一块赢麻了,知名度飞速扩张。
舆论环境也是营商环境的一部分,贾国龙一开始的强硬表态在于他对于行业标准的承担是清晰的、有底气的,但他忽视了广大消费者的核心诉求。
图源:小红书@三森三思
所以双方一直没对齐颗粒度,西贝在质疑中愈发挣扎。
到了国庆前夕,西贝开始用真金白银的实惠对话消费者,不再执着于网络层面的拉扯。
人流量上升就是最好的说明,把部分价格敏感型用户吸引到西贝,然后用餐饮质量留存这部分用户是西贝的策略之一。
其实西贝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价格,而是市场信心缺失问题。
这里有预制菜的争论横亘在前,但果后续完成菜品质量的升级,照单全收整改意见,危机变机遇是有可能的。
毕竟餐饮行业最朴素的道理从来没变:流量会退潮,但口碑能留客。
说到底,不管是企业还是舆论场,最终都要落到解决问题上。企业守住合规的底线,更要捧着信任的真心;舆论保持监督的清醒,也给改进的空间。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所有公司公关都应该感谢西贝上的这堂生动的教学课,而其若能完成从 群嘲到透明真诚的蜕变,更将成为餐饮行业信任重建的示范样本。
03
西贝在“预制菜”这条路上,仍旧信心十足。
近日,企查查显示,由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控股95%的“深圳市玉华美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其经营范围明确指向了“预包装食品销售”与“食品互联网销售”等核心领域。
图源:企查查
不少网友嘲讽西贝好了伤疤忘了疼,还想在预制菜上做文章,这样无疑是自寻死路。
需求明确的是,这次西贝涉足的是零售领域,站在西贝的立场来看,把单一的门店生意拓展到线上电商以及线下商超,是寻找新利润增长点的好机会,同样是给西贝的未来拓宽道路的手段。
而且西贝的回应十分冷静,表示西贝所注册新公司为用于开展门店经营的主体,主营业务为餐饮服务。西贝门店销售的部分饮料(如西贝自有品牌瓶装沙棘汁等)、西贝杂粮月饼属于预包装食品。
西贝还强调:该注册行为不代表西贝将开展涉及预制菜的新业务。西贝将持续进行菜品调改,为每一位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桥归桥,路归路,这是两条并行的发展轨迹。
图源:小红书@米花
而且这次西贝预制菜危机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也是帮西贝完善自身的催化剂,早在 2021 年,贾国龙就推出快餐品牌 “贾国龙功夫菜”,主打预制菜零售,但因口感争议惨淡收场。
若当时能顺势明确 “餐饮 + 零售” 双轨模式,将门店现做与预制零售分开标注,或许不会陷入如今的信任危机。但他执着于高端餐饮无预制的标签,最终把自己逼到墙角。
从 20 平方米的小餐馆到近 400 家直营店,贾国龙靠狼性文化把西贝做成行业标杆;如今因一场预制菜争议,西贝又遭遇了餐饮行业在效率与信任之间的考验。
依我看,这也是西贝难得的转型机会,如果能把听劝贯彻下去,想必会收获不一样的结局。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