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经常觉得AI很厉害,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最近AI界的一场大论战,终于揭开了真相!
一边是OpenAI、Google这些科技巨头,坚信现在的AI路线能通向真正的智能;另一边是强化学习之父Richard Sutton、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这些学术大佬,他们直接开炮:现在的AI就是个随机鹦鹉!
争论了这么久,终于有人站出来给AGI下定义了!10月16日,AI三巨头之一、图灵奖得主约书亚·本吉奥领衔的豪华团队,发表了重磅论文《AGI的定义》,给出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AGI定义!
论文给出了一个超清晰的定义:AGI是一个在认知通用性和熟练度上,能够达到或超过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成年人水平的人工智能。
这个定义有两个核心特质:
他们直接搬来了心理学界最权威的人类智力模型——CHC理论,把AGI能力分成了十大方向:
用这个新标准去衡量当今最先进的AI,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虽然GPT-5比GPT-4进步了一倍多,但能力发展极不均衡!
致命短板1:完全失忆症
在长期记忆存储(MS)这项上,GPT-4和GPT-5的得分都是刺眼的0%!这意味着AI患有严重的失忆症,每次对话都是冷启动,根本无法积累经验!
致命短板2:幻觉率过高
在长期记忆检索(MR)下的幻觉分项,GPT-4和GPT-5同样是0%!虽然GPT-5号称减少了幻觉,但相比人类依然过高,是个不可靠的信息来源!
致命短板3:认知僵化
在即时推理(R)的适应分项上,GPT-5依然是0%!AI擅长固定规则下的任务,但规则悄悄改变时,它完全无法适应!
致命短板4:多模态浅薄
在视觉处理(V)和听觉处理(A)的高级推理上,GPT-5依然是0%!它能识别图片内容,但无法理解复杂空间关系;能语音识别,但不懂声音底层结构!
论文提出了能力扭曲的概念——AI用优势能力掩盖根本缺陷,制造通用假象!
花招1:用工作记忆伪装长期记忆
现在AI支持超长上下文窗口,但这只是工作记忆的暴力延伸,不是真正的长期记忆!一旦任务超过窗口限制,立马失效!
花招2:用外部搜索伪装内部记忆
RAG技术就是个拐杖!它掩盖了AI的两个记忆缺陷:无法可靠从自身知识中检索,更没有记录个体经验的私有记忆库!
从GPT-4的27%到GPT-5的58%,我们看到了进步,但更看到了差距!
真正的智能,从来都不是靠数据堆砌出来的表面功夫。
现在有了清晰的定义,AI发展的方向终于明确了!我们需要解决的是那些0分项,而不是继续在优势领域内卷!
你觉得现在的AI离真正的智能还有多远?评论区告诉我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