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1000亿美元出海!中国创新药正迎来历史性拐点

2025-10-25
文章转载自"淘工位"

生物医药的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千亿出海,一边是融资寒冬

"现在早已不是拿着商业计划书就能融到钱的阶段了!"

创东方投资合伙人卢刚的这句话,道出了当下生物医药创业者最真实的处境。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明明行业前景广阔,为什么融资却越来越难?

💡 冰火两重天的市场现状

"回顾过去五年,2021年一级市场的热度堪称"恐怖",但2022年至2024年持续低迷,2025年出现的一级市场冷、二级市场热的局面,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卢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在数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 二级市场指数持续上涨,投资者收益颇丰
  • 但一级市场融资未见明显回暖
  • 当前一级投资市场资金以国资为主
  • 市场化资金因过去几年未盈利等原因,暂未回归一级市场

🌟 千亿出海:中国创新药的历史性突破

2023年是国内创新药出海的关键一年!

当年海外授权金额达257亿美元,首次超过从海外引进技术的金额,标志着中国创新药真正走向全球市场!

更令人振奋的是,2025年这一趋势进一步强化:

  • 截至9月海外授权金额已达800亿美元
  • 按照这个节奏,2025年全年海外授权金额将必然超过1000亿美元!

卢刚举例说道,其所投资的两家企业在2024年6月和7月分别达成了重要的海外授权交易:

  • 一家企业的一款处于临床二期的管线,授权给海外上市公司,总交易金额高达20亿美元
  • 另一家企业将一款处于临床三期的管线的日本市场权益授权给国际大药企,总交易金额达1亿美金

💡 创业者如何破局?

"对创业者而言,现在早已不是拿着商业计划书就能融到钱的阶段了!"

卢刚强调,2025年的市场环境要求创业者必须:

  • 全职投入,全身心投入到企业运营中
  • 具备完整的战略规划与执行力
  • 主动向投资人传递需求,明确需要哪些资源支持

对于投资者与创业者的关系,卢刚用"过日子"来打比方:"不仅要"结婚",更要一起把"日子"过好!"

🌟 三大核心突破口

面对行业挑战,卢刚指出了三大核心突破口:

1. 海外授权

出海能力已是投资机构关注的重点,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2. AI医疗

技术与市场的多重利好,正为生物医药行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3. 支付体系完善

"美国的一些创新药能卖得好、市值高,核心在于其完善的商业保险支付体系"

💡 投资人的耐心资本

对于投资人,卢刚提出要做"耐心资本":

  • 生物医药投资周期长,从研发到上市往往需要十年以上
  • 投资人必须承受长期等待,不能追求短期回报
  • "我们2021年投资的部分项目,至今仍在临床阶段"

🌟 未来依旧可期

"机会总是在困境中产生的,医疗投资最狂热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但中国生物医药投资的底层逻辑没有变化!"

卢刚强调,当前港股上市与海外授权的成果,是十年前行业从业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今天我们的每一步布局,也都将为十年后的生物医药产业奠定基础。

真正的破局,从来都是创业者与资本的深度协同!

你怎么看当前生物医药行业的机遇与挑战?评论区告诉我!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和AI创作

END

FOCUS ON US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最新资讯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