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俞敏洪回应大反转!给董宇辉上了一课!

2025-11-21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钱游
来源 |  电商最前线
2276字 阅读时间5分钟


先表达观点:


过去王石爬珠峰,外界一片叫好。如今俞敏洪跑一趟南极,却挨了骂。


关键不在南极,而在他给员工发了那封公开信。


自己想去哪玩没人管,老板有钱享受大家都理解,可一旦在享受之余还要“上价值”教育员工,情绪就变得微妙了,自然让人不高兴。


   01


俞敏洪回应南极公开信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俞敏洪果真听劝了,明年将邀请20位员工来南极玩。


“南极是一片纯净的土地,如果大家有机会,可以来看看。我打算明年冬天,选择10个左右的新东方、东方甄选的基层优秀员工,加上东方甄选10个优秀会员,由公司支持到南极来看一看。”


图源:证券时报


俞敏洪还澄清了百万船票的传闻:


“到南极旅游,不同的船和舱位,不同的价格,从5万到30万不等。 “我和奚志农坐的夏古号,确实是比较先进的破冰级邮轮,价格在20-25万之间(不同舱位),而不是外界所说的148万。


图源:抖音


11月16日,原本是新东方成立32周年的纪念日。创始人俞敏洪人在遥远的南极,向全体员工发出了一封内部公开信,表达祝贺与慰问。



至于这封信是否让内部员工感到温暖尚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在全网几乎引发了一场群嘲。


有人一句话点破了那份刺眼的反差:


“老板在南极看风景,员工在工位加班。”


讽刺意味不言自明。


信件在他的公众号“老俞闲话”公开,内容原意是感谢、激励和共勉,但阅读者的感受却拐了弯。


图片

图源:老俞闲话


信里出现了17次“我”,5次“南极”,对员工处境的关注却少之又少。


但他本人又在社交媒体连发10条南极视频,让舆情的火又添了点柴。


图源:抖音@俞敏洪


与此同时,一篇题为《给俞敏洪的一封回信》的帖子开始流传,以“北京出租屋”的普通员工视角写成。


最刺眼的那句:


“您那里有冰川闪光,我这里闪光的东西,叫作:企业微信红点。”


图片

图源:小红书


据了解,该作者认证为“教育博主”,但并非新东方员工,却精准击中了公众对这场事件的整体感知。


图片图源:小红书


有新东方教育板块员工直言,当天仍在上完课后连夜做续费方案,读到信里对南极风光的描绘,“只觉得讽刺”。也有人表示“无法共情”。


更让内部摸不着头绪的是,去年31周年俞敏洪并未写信,今年突然发布,让不少人反问一句:为什么是现在?


   02


去南极没错

问题在新东方本身


要理解新东方员工为什么炸锅,寻找背景线索就变得尤为必要。


2021年“双减”之后,新东方的命运经历急转,股价最高跌幅超过90%,市值蒸发逾300亿美元。



教培主业全面缩减,K-9学科类业务彻底关停,学校与学习中心从1669所降至1318所。


图源:微博


随之而来的,是组织收缩、岗位合并、业务大重构。


然而,转型之路并不顺利。


新东方把希望放在东方甄选,以直播和农产品自营构建“第二曲线”,截至 2025年5月已推出700余款产品,确实站稳了一席。


但现实运营压力并未减少。


2025财年第四季度净利润骤降73.7%,主要被商誉减值和甄选业务拖累;同一时期,核心教育业务的增速也从43.9%滑到13.6%,反映出组织在转型中的重压。


最新的2026财年一季度未经审计报告显示,营收同比增长6.1%,教育新业务贡献增长,但股东应占净利润仍小幅下降1.9%。


公司预期全年营收增幅5%—10%,增速有限,而压力依旧明确。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当员工正在现实里和续费、招生、成本结构较劲时,创始人从世界尽头寄来的,是一封高度抒情的信。


这种语境的落差,本身就决定了难以共鸣。


   03


俞敏洪被吐槽惯了


让外界更感兴趣的是:俞敏洪并不是第一次面对员工吐槽。


恰恰相反,他曾鼓励过这种“内部批评力”,好比说批评俞敏洪最猛烈的当属老罗罗永浩了,直言俞敏洪是“铁老师”(铁公鸡)。



11月19日,俞敏洪表示,


“允许员工吐槽是新东方的传统,我一直鼓励。员工有不满,我和公司有问题,及时纠正。也有冒充新东方员工在网上发声的,我相信大家也能明辨。”


此前,他还分享了一段员工创作的吐槽歌曲,歌词写着“日报、周报每天折磨我”“过节收到礼盒不用想又是甄选的”“业绩导向、续费为王”等等。


他自嘲:


“员工骂新东方的歌,最后没忘记救命,哈哈。”


再往前追,2019年年会上的《释放自我》更是把“形式主义”“层层甩锅”“写 PPT 的打不过干活的”唱成了行业名梗。


而俞敏洪拿出12万元奖励创作者,强调“要直面问题并迅速解决”。


也正因为他的组织氛围向来允许批评,当这封“太满、太抒情”的南极来信出现时,员工的真实感受才会迅速流向社交平台。


新东方员工里并不缺理性者,多数人可能无感,只是上班太忙,但在即时网络语境里,表达不满的那一小部分更容易被放大,继而成为故事、成为流量、成为老板忽悠不动了的剧情。


   04


“分手”一年后

俞敏洪给董宇辉上了一课


值得一提的是,俞敏洪的热点并不止南极一事。


就在此前,他与董宇辉之间的一段穿越风雨的关系也再次被舆论翻起。董宇辉是原新东方英语教师,爆火于东方甄选,而“小作文”风波之后两人分道扬镳。


如今董宇辉因英语口语“语法错误”登上热搜,甚至被李阳公开点评。此前关于居里夫人的知识性口误也让他备受质疑。



在这样复杂的舆论氛围里,俞敏洪的处理方式很像给董宇辉上了一课:


自己当了老板后不能飘,更不能炫,还是要照顾到员工的情绪。


南极很好,风景很好,但一个处在转型期、经营压力交织的新东方,真正需要的也许不是极地感怀,而是更具体的事:该怎么走、会怎么变、员工未来在哪里。


情怀不是问题,落点才是问题。


对当下的新东方而言,最关键的不是远方,而是让近处的员工,重新看到新东方的希望。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图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