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还在担心AI泡沫会崩盘吗?真相是:AI不会崩盘,而是会燃烧!就像森林野火一样,这场大火将清除灌木,重新分配人才,为下一代发展提供动力。
最近在硅谷的一次CEO晚宴上,有人提出了那个熟悉的问题:我们是不是正处在AI泡沫之中?一位资深投资人给出了令人震惊的回答:这不是泡沫,而是一场野火!
这个比喻立即引起了共鸣。野火带来的不仅仅是破坏,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它们清除阻碍新生的茂密灌木丛,将养分送回土壤,为下一代森林的茁壮成长创造条件。
第一个网络周期烧穿了".com"的狂热,留下了谷歌、亚马逊、eBay这些Web 1.0时代的顽强幸存者。下一个由社交和移动驱动的周期,在2008-2009年再次燃烧,为Facebook、Airbnb、Uber清理了灌木丛。
现在,随着AI的到来,我们再次被干燥的灌木所包围。即将到来的修正不会是泡沫破裂,而将是一场野火。理解这一区别,将彻底改变你对如何在接下来的变局中"生存"乃至"茁壮成长"的看法。
当灌木长得过于茂密时,阳光无法到达地面。植物们不是在与环境竞争——而是在相互竞争光、水和养分。
这就是硅谷现在给人的感觉!
资本很充裕——甚至可能过于充裕。但人才呢?这是稀缺资源。每一位有前途的工程师、设计师或运营人员,都在被三、五、十家不同的AI初创公司追逐。
结果就是,这个生态系统从上面看郁郁葱葱——绿色、生长、嘈杂——但在下面,土壤却是干燥的。当大家都盘根错节纠缠在一起时,是很难生长的。
在那种森林里,火灾不是一场灾难,而是一种修正!
这些是生态系统里面的干草和富含树脂的松树——那些在"热钱"充裕的季节里看起来充满活力,但一旦空气变热就毫无抵抗力的初创公司。
它们包括:
它们被炒作和高涨的估值所助长。当热度上升时——当资本收紧或客户开始审视投资回报率时——它们会在几秒钟内化为乌有。
接下来是多肉植物、橡树和红杉——那些储存水分并保护其核心的既有巨头。
厚实的树皮:强大的资产负债表和持久的客户关系
深深的根系:在云、芯片或数据基础设施方面具有结构性的产品市场契合
水分储备:真实的收入、多元化的业务和长期的"护城河"
想想看苹果、微软、英伟达、谷歌、亚马逊这些公司。它们将吸收热量并变得更强大。当烟雾散去时,这些巨头将屹立不倒,它们的树皮虽被烧焦但完好无损。
有些植物会枯萎但能再次生长——比如熊果、灌木橡树、冬青。用初创公司的术语来说,这些就是灾后的"转型"和"重组"。
它们是拥有以下特质的团队:
火灾过后,它们会重新发芽——更精干、更聪明,也更适应新的地形。
最后是野花。它们需要高温才能触发种子萌发——在旧的植被消失之前,它们甚至无法发芽。
这些是在崩盘后才开始创业的创始人。他们将踏过灰烬,招兵买马,在更便宜的基础设施上开发,并从那些被烧毁的错误中学习。2002年的LinkedIn,2010年的Stripe,2013年的Slack——都是"逐火者"。
下一个伟大的AI原生公司——那些真正将智能整合到工作流程中,而不仅仅是装饰它们的公司——很可能会从中出现。
但仅仅关注计算可能意味着我们看错了野火。
AI竞赛的真正赢家——就国家和全球层面而言——不会是拥有最多GPU或最佳模型的公司,而是解决了"能源问题"的那个!
说到底,计算只是"集中的电力"。一个现代AI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堪比一座小型城市。约束不是硅,而是"千瓦时"。
算一笔账:一个大型AI训练集群可以需要100+兆瓦的持续电力——相当于一个小城市。美国目前的总发电量约为1200吉瓦。如果AI计算按预期速度增长,十年内它可能需要全国总发电量的5-10%。
那不是芯片问题。那根本就是基础设施问题!
与光纤电缆或GPU集群不同,电力基础设施无法快速部署。核电站需要10-15年才能建成。主要输电线路获监管批准需要数十年。
这意味着对AI的真正约束——那个将决定赢家和输家的真正瓶颈——可能已经被我们现在正在(或没有)做出的关于能源基础设施的决策锁定了。
在这个周期中,我们如何评估"耐火性"呢?每个类别的公司都面临着不同的耐久性测试:
基础模型实验室:收入增长能快于计算成本吗?
企业AI平台:AI不仅仅是营销"贴皮"吗?
应用层公司:与客户深度嵌入程度如何?
推理API玩家:"每GPU小时收入"揭示了定价权
能源和基础设施公司:这才是AI终极的卡脖子
每个指标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当外部资本消失时,你是否仍能维持你的商业模式?
耐火型公司已经实现了"热力学上的可持续性":每单位输入(资本、计算、能源)都能产生更高的单位输出(收入、价值、效率)。它们能在稀缺中成长。
巨杉没有火就无法繁殖。它的球果只有在高温下才会打开。火焰清扫了森林的地面,让种子能够接触到矿质土壤。
但巨杉与火的关系中,还有一个更深的真相:不是每一场大火对树木都一视同仁。
几千年来,巨杉在每10-20年发生一次的低强度地表火中茁壮成长。这些火灾的温度足以打开球果并清除灌木丛,但又足够"凉爽",不会伤害到成年的树木。
接着是一个世纪的"火灾压制"。没有了定期的燃烧,燃料就会堆积起来。当火灾最终来临时,会烧得更旺更高。
2020年的"城堡大火"估计导致地球上10-14%的成年巨杉死亡。那些在2000多年里幸存了数十次火灾的树木,在一个下午就死去了。
这就是给硅谷的教训:定期的"燃烧"——周期性的修正、正常的破产、创造性破坏的不断搅动——是健康的。
目标不是防止火灾,而是保持它们的节奏。小规模的、定期的燃烧可以防止毁灭性的燎原大火。
真正的机会不在于火灾本身,而在于火灾过后"继续生长"的东西,以及那些在灰烬中"全新扎根"的物种。
当野火来临时,你的公司准备好了吗?是易燃的灌木,还是防火的巨杉?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更多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