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插座APP"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插座APP

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你的财富大于你的认知,世界会有100种方法来收割你,直到你的财富,与你的认知相匹配。这篇文章4000字,预计花11分钟读完,你对世界的认知层次越深,世界带给你的痛苦就越少。作者 | 王耳朵
编辑 | Frigg
来源 | 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网易“看客inSight”前段时间刊载了一则来自豆瓣网友@秦言言的自述帖。女孩在帖子里,详细回忆了自己在深圳当高端保姆两个月的真实经历。她尝试过很多职业。从公司职员,小工厂的销售助理,到文案策划,网站编辑……前前后后有10多个。每一次,都是听说某个朋友、哪个同学在什么行业混得不错,她就也跟着去干。但每一次,她都在短暂的尝试后,发现那些工作“不适合”自己。甚至有次,她因为羡慕李子柒的生活,果断回了农村老家,也想做个田园牧歌的博主。可回去后才发现,看起来简单的做饭视频,需要投入各种材料和工具,成本高、变现周期又长。
▲ 李子柒在拍摄视频
去年,她在网上看到另一女生说自己在一个有钱人家做家庭教师,月薪两万五。女孩瞬间想到之前看过不少高材生做保姆年薪几十万的新闻,立马有了“思路”:这个我也能干。她当即去各种面试,入职了一家家政公司。刚上岗,就接到了一单活:给雇主5岁的小儿子当“英文老师”。听起来高端,但去了才知道,她的工作内容不止家教,还有幼儿园、辅导班接送,陪玩、喂饭。工资,也只有每月7000,中介还要抽1000。干多久,中介抽多久。吃饭,是雇主家先吃完,她最后吃——剩什么吃什么,剩多少吃多少。睡觉,是和雇主小儿子共享一间狭小的卧室——属于她的地方,只有一张折叠床。最让她破防的是伺候雇主小儿子吃饭:全程站在5岁的孩子身边,在雇主的注视下,一口一口,毕恭毕敬,夹菜喂饭。雇主40岁才生下孩子,欣慰得不得了,干脆双双辞职,还把岳父岳母接来。4个大人围着个孩子,请保姆专门打扫卫生、做饭。
▲ 图源网络
女孩去阳台拿抹布,要换“阳台拖鞋”;到客厅,换“客厅拖鞋”;进厨房、浴室,也都得换专门拖鞋。清洗爬行垫,得用白色毛巾;擦主卧地面,用蓝色毛巾;客厅、玄关也要分开,丝毫不得马虎。晚上给宝宝烧洗澡水,端着滚烫的盆,从厨房换“客厅拖鞋”进入客厅,又换“卧室拖鞋”进入卧室,再换“浴室拖鞋”……一切忙完,女孩汗流浃背。结果雇主说宝宝睡了,怕水流声太吵,不许她洗澡,女孩一夜未眠。大别墅,家中人口简单,只有女主人和女儿,保姆还有单独的房间,属于“抢手”的雇主,但女孩照样没干下去。原因,是觉得雇主的性格太强势。催促她做早餐、做家务的命令,让她感到紧张。女主人教育女儿的大声斥责,也会让她感到气氛压抑。于是,她又一次匆匆离去。女孩在帖子最后无奈地写道:“以前觉得再怎么不行,做保姆总可以吧。可现在连退路都没有了。我再也不会踏入这个行业了,就算揭不开锅了也不去。”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仿佛揭开了某个神秘行业的面纱,颇有种猎奇的味道。可仔细揣摩你会发现,这个女孩的遭遇,其实太正常了。每份工作,总是低估了它的辛苦程度、实际问题,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她的信息来源,太过匮乏而局限,听闻哪个行业挣钱,想都不想就躬身入局。看到有人名校毕业,做高端家政收入不菲,便去追赶“浪潮”。当你自以为掌握了某种赚钱的一手信息,其实那不过是新闻、短视频加工、传播后早已落后的二、三手信息。以为是一片蓝海,其实行业早已饱和。2个月里,她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是没活干,因为保姆行业已经超乎想象地卷。每天有大批人来找工作,可市场有限,于是雇主开的条件越来越高:要40岁以下,要会开车,会英语,能辅导小朋友。竞争激烈,好说话的雇主难求。于是,要么只能有单就上,雇主的要求再苛刻也得忍着。要么,只好走人。零几年的时候,是土木行业的黄金期,大学里的土木行业无比吃香,到处流传着“3年当总工,5年当项目经理”的故事。于是,无数人纷纷报考,摩拳擦掌。可如今,我们国家的基建到了成熟阶段,土木人供大于求。一批又一批的土木人毕业了,只能去各种偏远工地吃灰,工资上不去,升职更难。最后,只能“提桶跑路”。“月薪一万在办公室上班和卖炸鸡一个月赚三万,你会选哪个?”不少人看到高薪,想都不想就对后者心动。但一条9千多赞的回答,狠狠揭开了真相:“即便卖炸鸡真的能月入3万,这种好事,别人凭什么免费告诉你?当你都知道了这样一条“捷径”,其他人怎么会都不知道,不会和你竞争?当入行的人越来越多,你还得无限扩大成本,提高竞争力,蛋糕就这么大,怎么保证自己能分得多?”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管窥效应”。当你的眼睛只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时,你只能看到那狭长的一道,看不到管子外面的风云变幻。一件事盛行了,我们就用有限的信息,将自己牢牢裹在茧里,相信这就是世界的全貌。所见越是匮乏,越是固执。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有缺陷的必然。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提高对世界的认知
靠自己才能找到属于你的捷径
几个月前,润米咨询公司创始人刘润,在“进化的力量”演讲中说了一个故事。他认识一个姑娘,叫宋婷婷,19岁,刚刚上大二。大一下学期,她成立了一家外贸电商公司,半年收入,500万。2020年初,全球疫情爆发,中国大量海外订单被取消,几乎所有人都在唱衰出口。但宋婷婷想得不一样。她发现,因为疫情,大家不出门、不逛街了,全球需求确实稍稍下降了。可也是因为疫情,员工居家,工厂关门,全球的供给下降得更厉害。这就意味着,还有很多需求,是供给跟不上的。菲律宾驻华贸易投资中心公布,2020年4月,菲律宾的商品出口,同比下降了41.3%。但一家跨境收款机构公布的数据,同一时期,中国外贸竞争力指数,陡升了77.9。而且,我们因为疫情控制得当,正在快速复工复产。这中间的“剪刀差”,就变成了外贸电商的机会。
于是,宋婷婷在做了充足的考量后,开始面对海外采购商,做跨境直播。从一场直播1万多人在线观看,现场就能收到300个意向咨询。到现在,每月有5000多条咨询,很多客户,问都不问,直接下单。
▲ 图源:公众号“刘润”
可在宋婷婷的“幸运”背后,藏着的是对世界清晰的认识和判断,对想法的长远规划。能飞起来的人少,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追赶那个风口,而是压根不知道风口在哪里。别人早就开始梳理羽毛,锻炼臂膀,风起之时,随时展翅。可当人家已经飞高飞远,你才匆匆赶来,那阵风,早就已经停了。“用一秒钟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的人,注定是不一样的命运。”永远等待着别人告知的“捷径”,那只是后知后觉的陷阱。▲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认知不足的人,必困于自己的心,举目所见,只有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拼命求索,却无改于自己的命运之分毫。”我们毕竟都是普通人,平时生活里能接收的信息有限,见过的市面也不算足。很多人不是没有机会,只是在还没有等到拐点的时候,就放弃了。不要因为别人的结果,打乱了自己的步伐,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的。普通人没有资源,无法预知风口,那就靠知识、经验、技能的累积,再加上坚定的耐心,一定会有出路。我写过在岗位上认真钻研了5年,练就了一身高水准专业技能的快递小哥,被杭州市认定为高层次人才。也写过光灭蚊这一件事,就研究了13年,成了“灭蚊专家”的大润发阿姨,被赞上了热搜。人首先需要成长,然后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其实就是复利效应。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学习专业技能,看不同领域专业人士的演讲……在时间的加持下,你的积累,必会收获惊喜。“只有读书才能让你跟过去的人交流,穿越时空,跟不同时代的人、不同地域的人、不同国家的人展开思想上的交流。”蜷缩在有限知识构筑的信息茧房里,如何拥抱时代的千变万化。唯有充盈了大脑,才能对未来有清晰的判断,不会盲目踩坑。我们普通人,与其总幻想走捷径发财,不如老老实实给自己升个级。能决定你过什么样的生活的,从来不是运气。而是眼界、认知、经历所构成的实力。这才是这世界,最大的公平。看客inSight:豪宅里的年轻家政:不上桌、睡地下室,月薪6000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