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未来三年,这几种中产家庭将加速返贫…

2024-03-25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洞见·muye    编辑/MBA智库琉


01


最近有个话题非常火,相信很多人都有关注到——正在消失的中产。


房地产遇冷、苹果手机降价、钢琴滞销,种种迹象都表明:


和中产相关的消费都在缩水,和中产相关的资产都在崩塌。


其中有经济学家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中产阶级大多是遇到了一个好时代,这群人赶上了时代的快车。


大学毕业,在学历含金量最高的时候,加入一个大公司或一个蒸蒸日上的行业,在时代的浪潮中水涨船高。


如今随着时代红利的消失,中产阶层的资产也紧跟着大幅缩水。


一旦收入减少,就等于现金断流,再加上房贷车贷,中产阶层就很容易进入返贫行列。


博主@有价值财经讲过他朋友张东洋的经历。


40岁的张东洋原本是上海一家金融公司的投资顾问,年薪加奖金超过120万。


他的妻子是全职家庭主妇,孩子在某国际学校读四年级。


他们住在上海市中心一套房子,每月月供4万,还有两辆小轿车,合计月供1万。


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日子也很有奔头。


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3月份,张东洋失业了。


因为就业环境不是很好,再加上年纪大了,他找了很长时间工作都没找到。


房贷4万,车贷1万,女儿学费2万,日常的生活开支,都成了严重的负担。


过去享受红利期赚得有多爽的中产,如今红利消失后就有多难堪。


走投无路的一家人,最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卖房。


卖房可以解决眼前的财务危机,还有一笔可观的资金承担开支。


原本幸福的中产家庭,一夜之间变得不堪重负。


中产家庭的体面,大多都是依靠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来维持。


失去赖以生存的工作后,大多中产家庭容易陷入返贫危机。


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内,近23%的行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种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每个人都在失业的边缘徘徊。


钱越来越难赚,接受越来越差的自己,成了摆在中产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





02


经济学家何帆说:以后,中产阶级可能是最命苦的一群人。


表面上,他们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有不错的工作,有和谐的家庭。


但其实在时代的大洗牌里,他们抗风险能力很低。


生活看似花团锦簇,实际却是镜花水月,一触即碎,经不起风吹雨打。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寒意”仍在马不停蹄地传递给每一个人。


下面这四种中产家庭,会在未来几年加速返贫,尤其要引起警惕。


1. 面子消费


对中产家庭来说,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他们更容易为了面子消费买单。


为了体现自己的小资生活,赚一分花一分,把钱都用在游玩享受上。


结果,他们表面过上了中产生活,口袋里却没有一点中产的底气。


作家甘一有个堂哥,四十来岁,收入非常可观。


然而几年来,堂哥一家生活非但没什么起色,反而欠下了十多万的外债。


原来,堂哥人很“大方”。


每次一发工资,就呼朋唤友去消费,先去饭店吃顿好的,再去KTV嗨一晚。


在一声声恭维中,一个月挣的钱,就这么花去了大半。


不仅如此,堂哥还很“讲究”。


浑身上下穿的用的,无一不是名牌,手机更是非最新款不用……


为了充面子摆阔,堂哥无节制地花钱,最终沦为中年破落户。


老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有钱不要全部消费掉,甚至超前消费掉,有钱的时候建议多存点,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危机已经开始,建议先从消费降级开始,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千万不要为了面子而死撑,更不要负债来撑面子。


钱该花还是要花,不该花的一分不花。


2. 跟风投资


当狂风暴雨来临的时候,比的不是谁跑得更快,而是谁能够站得更稳。


大环境不确定当下,跟风投资就是在自掘坟墓。


腾讯科技报道过这样一件事。


直播带货火了以后,看到身边很多人都赚到了钱,广州一个老板张强按捺不住了。


前年五月,他投资了一家直播电商综合服务基地。


原本以为在热火朝天的气氛中,未来一片光明。


然而仅仅5个月后,张强就撑不住了,烧钱的速度远超想象。


直播是很赚钱,但赚来的钱大头都流向了平台和主播们。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个直播基地就迅速关门,人去楼空。


生活中,很多中产不懂投资经验,不经过实地考察,也看不懂经营模式。


看到别人赚钱,他们也跟风投资,想要实现钱生钱的发财梦。


现实是,最后赔得血本无归,连累父母孩子跟着一起吃苦受罪。


切忌跟风盲投,一定要理智,小心驶得万年船。



3. 盲目创业


极昼工作室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三十岁的许鹏辉原来是某交管局独资旗下一家公司的一名路政员。


这份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干到退休不成问题。


2015年,国内樱桃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有30%左右要依靠进口。


许鹏辉从中嗅到了一丝商机,他决定辞掉稳定的工作,回老家创业种樱桃。


抓住这个机会,赚一大笔钱,就能实现阶层的跃升,这是他当时的想法。


他卖掉了一套房子,又抵押了另一套,投入200多万,开了一家樱桃园。


现实远比他想象中残酷,每年总有坏消息,连着两年大暴雨、霜冻、降雪,樱桃苗被淹死过,花被冻死过,只收获过零零星星的一些果子。


再加上他本身并不懂种植技术,前后折腾了8年,不仅赔光了200万,还欠下不少外债。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调查显示:个人创业的成功率约为10%,甚至更低。


不要盲目出来创业,特别是现在这个大环境。


一次创业失败,就能赔掉家庭多年的积蓄。


4. 内耗关系


清代学者申延在《耐俗轩新乐府》里写道:不义富多扰,家和贫也足。


富裕之家,若是纷争不断,终究会走向衰败与没落;清贫之家,只要和和睦睦,也能养出上等的风水。


很多中产家庭明明开始起点很高,日子却越过越糟,就是因为家里内耗太多。


作家张欣有一个表弟,大学学的是平面设计,毕业后在一家装修公司上班。


表弟精明能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人脉之后,自己成立了公司单干。


公司经营得还不错,他在当地也算是混得风生水起。


可最近几年生意不好做,表弟回到家难免有脾气不顺的时候。


他指责妻子说:每天就知道臭美,啥也不干,连孩子也不管。


从小娇生惯养的妻子也不惯着他,直接怼回去:经济不好是我造成的吗,生意做不下去是我的原因吗?


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去年五一过完没多久就离婚了。


离婚后,表弟心灰意冷,生意也懒得打理,最终在年底的时候公司也关了门。


俗话说得好:家庭不安,百财不落。


家和,才能万事皆兴,富贵绵长。


家庭充满内耗,最终的结局,不仅家财败落,还会让每个人跌落深渊。

如今中产家庭面临很多困境,而我始终认为,求稳定是中产家庭保持幸福的关键。


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求稳不再是保守的表现,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进取。


存钱要狠,投资要慎,工作要稳,家庭要和。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THE END-


● 作者:洞见·muye。洞见(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5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图源:图虫创意。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