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8月产业观察】有关宏观数据+城市产业政策+创投基金新动向

2023-08-31
文章转载自"创伴空间"

2023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 环比上涨0.2%

国家统计局信息,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7%,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1.3%,服务价格上涨1.2%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5%
  •   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5.5%

国家统计局信息,1-7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439.8亿元,同比下降15.5%,降幅比1-6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3.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汽车制造业增长1.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26.4%。

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

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589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49436亿元,同比下降0.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066亿元,同比下降0.9%;第二产业投资89385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投资190446亿元,增长1.2%。

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5282亿元 比上年同期少2703亿元

央行信息,2023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069亿元。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亿元,同比少增389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9亿元,同比少减7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8亿元,同比少增8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30亿元,同比多增628亿元。

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比上年增长28.4% 

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以2014年为100)为766.8,比上年增长28.4%。2022年各项分类指数与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网络经济指数为2739.0,比上年增长39.6%,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91.6%;创新驱动指数为336.3,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5.3%;经济活力指数为402.6,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1.6%;知识能力指数为193.4,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1.3%;转型升级指数为162.8,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0.2%。

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5%

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7717亿元,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投资51485亿元,下降7.6%。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665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3%。商品房销售额70450亿元,下降1.5%,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0.7%。



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

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机器人产量达353万套,同比增长9.6%。2022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1700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长。

1-7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7.4%和7.9%

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5万辆和156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7.9%,累计产销增速较1-6月均回落1.9个百分点。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1万辆和238.7万辆,环比分别下降6.2%和9%,同比分别下降2.2%和1.4%。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今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3024万个。

1-7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

工信部数据,1-7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平稳,软件业务收入64570亿元,同比增长13.6%。软件业利润总额7374亿元,同比增长13.4%。在软件产品中,工业软件产品表现突出,1至7月收入同比增长13%。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6409亿元,同比增长16.2%,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比重为14.9%,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持续加深。

2023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金额同比下滑22.7%

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中国(含台湾)半导体项目投资金额约8,553亿人民币,同比下滑22.7%。投资资金主要流向晶圆制造,金额约为3,731亿人民币,占比约为43.6%;半导体材料投资总金额约为1,715亿人民币,占比约为20.1%;芯片设计投资总额约为1,616亿人民币,占比约为18.9%;封装测试投资总额超约为980亿人民币,占比约为11.5%;设备投资总额约为169亿人民币,占比约为1.9%。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要求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意见》提出6方面24条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拓宽吸引外资渠道;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等。

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

8月22日,工信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方案》围绕“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提出以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和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为目标,以完善高效协同的新产业标准化工作体系为抓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出台28条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围绕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等五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举措》在提出具体举措同时,也确定了每项任务的落实分工,压实责任,明确了“谁来干”,让民营企业明白遇到问题时“该找谁”。
发改委:支持民营企业承担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攻关任务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通知》表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基因和细胞医疗、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持续推出平台企业“绿灯”投资案例。

在国家重大丁程和补短板项目中,选取具有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勃的项目,形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清单。通过举办重大项目推介会、在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开辟专栏等方式,向民营企业集中发布项目信息,积极引导项目落地实施。各地区对照上述举措,形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清单并加强推介。

工信部:到2025年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8月18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稿指出,到2025年,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助推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支持社会团体自主制定和发布团体标准,实施先进团体标准应用示范;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项以上,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全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同意推动“工业上楼”若干措施 打造“智造空间

8月28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关于推动“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的若干措施》,破解土地资源紧缺,助力工业占比再上层楼。

《措施》指出,将工业发展空间从平面转为立体,既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高等难题,也将有力助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要注重产业集聚,把推动“工业上楼”与打造“智造空间”紧密结合,优化激励扶持政策,完善配套实施细则,围绕打造产业生态,推动创新、创业、创投联动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

北京发布50条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近日,北京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行动方案》突出将首都高质量发展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考量,加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突出“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五子”协同、形成叠加效应;突出发挥首都功能引领作用,用好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等要素资源;突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进一步提升城市韧性,以高质量发展筑牢城市安全防线;突出质量效益、长短结合、综合施策、攻坚克难,系统谋划了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明确了5个方面50条具体工作任务,努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广州:力争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

8月15日,广州印发了《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广州将力争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到2025年达到600亿元以上,到2027年达到1000亿元以上,引进或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建成新型储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2-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检验检测认证平台,实现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不断拓展,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标准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成都: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推进算力产业自主可控
成都市经信局网站信息,《成都市加快大模型创新应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日前印发。《措施》提出,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产业地标,发挥各区县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选择条件成熟的区域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认定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市级产业地标。完善园区配套服务体系,鼓励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建立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研发设计、数据训练、算力共享、概念验证、中试应用、科技金融等综合创新服务。围绕“算力”“存力”“运力”等关键领域,大力发展芯片、服务器整机、液冷设备等高端硬件,聚力推动存储芯片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存储谷”,支持鲲鹏、昇腾、海光等自主可控芯片部署应用,提高自主研发算力设备比例。

杭州:加大重点领域扶持力度 支持新能源汽车产能提升和整零配套发展

近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涉及加大重点领域扶持力度、支持新能源汽车产能提升和整零配套发展、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和测试应用、推动重点领域做精做专、深化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鼓励场景应用开放和市场拓展、强化政府基金引导、积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等八个方面。《措施》自2023年8月27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河南:到2025年力争新兴产业规模达到2.6万亿

8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出,深入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高位嫁接,延链中高端,形成“新制造”,重点推进基础材料、传统装备、传统汽车、食品和轻纺等转型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时尚消费新品牌,到2025年,力争30%的传统企业转型为战略性新兴企业。

上海出台三年行动方案 打造国际区块链交换枢纽链接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上海市推进城市区块链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聚焦密码学、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分布式网络与存储、分布式身份认证等开展技术攻关,加快构建区块链全链条技术自主创新体系。方案提出主要目标包括:到2025年,浦江数链“1+1+1+X”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建成;区块链核心技术攻关、标准体系建设取得突破进展;推动长三角区块链网络资源协同,打造国际区块链交换枢纽链接。

国内首部!上海发布两项5G标准 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网络建设

8月29日,上海市车联网协会发布《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规划建设和验收要求》和《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性能要求》,推进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规划建设。据介绍,这是国内首部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性能和建设验收标准,填补了国内外相应标准的空白,为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标准基础。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开板  首批50家企业登陆

8月24日,北京“专精特新”专板正式开板,首批共有50家企业登陆专板。首批企业均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78%,“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约为5%。到2023年底,专板企业数预计将达到200家。 
开板仪式上,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关村银行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签约成为北京“专精特新”专板贷的合作单位,中金公司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共同打造认股权火炬研究院正式揭牌。

OpenAI推出ChatGPT企业版

财联社消息,人工智能初创公司OpenAI宣布,推出ChatGPT企业版,也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ChatGPT版本,目的是吸引更广泛的企业客户,并提高其最知名产品的收入。与面向个人的聊天机器人服务一样,用户在企业版上也可以输入问题并收到ChatGPT的书面回复。但不同之处在于,ChatGPT企业版可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和隐私、无限高速GPT-4访问、访问速度是普通GPT-4的两倍、处理更长的输入的更长的上下文窗口、高级数据分析功能、自定义选项等。

黑石集团获中国QDLP资格 可募集人民币资金开展对外投资

8月24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显示,黑石(上海)私募基金管理已经于8月21日完成备案,业务类型为QDLP等试点机构。意味着黑石(上海)获得中国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资格,可以在中国境内面向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募集人民币资金,开展对外投资。黑石(上海)成立于今年3月15日,企业性质为外商独资企业,注册资本为200万美元,实缴资本160万美元,全职员工7人。

100亿,郑州将设立元宇宙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郑州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日前正式发布。郑州市将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元宇宙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并联合部委、省财政部门及社会投资机构,建成500亿元专项基金,用于支持郑州市元宇宙产业发展,同时鼓励元宇宙企业上市,对于主板上市企业,给予2000万元一次性奖励。
5亿,重庆两江新区创业投资基金启动

8月22日,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畔创业投资基金正式启动。基金由重庆市产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重庆两江新区创新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资,由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

基金总规模5亿元,分5期进行出资,首期已到位1亿元,主要围绕两江协同创新区的战略布局,投向前沿科技、未来产业、战新产业中“小而美”的项目或团队,投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上下游、智能制造、软件信息、新材料、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原则上采取直接投资于标的项目的方式运作,单个项目投资金额(累计)原则上100至1000万元。

250亿,西安设立3支政府引导基金

8月23日,西安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出资基金设立及运营管理机制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基金组建及出资安排: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其中西安市统筹安排80亿元,争取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支持20亿元。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由西安财金公司发起并认缴出资,市财政根据基金运作情况给予西安财金公司资本金补充支持。区域稳定发展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认缴不低于20亿元(由市财政、曲江新区联合试点发起),由市区财政、省市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金融资本按照“4∶3∶3”比例共同出资组建,国有平台公司及市场化金融资本之间的份额可根据募资情况相互转化。



魔方生活服务境外上市备案确认 

8月25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对魔方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信息予以确认。魔方生活服务集团创立于2009年,在中国引领集中式长租公寓模式,是领先市场且发展迅速的长租公寓服务平台。魔方生活服务的主要公寓产品包括魔方公寓、9号楼公寓、魔尔公寓,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进入全国25个城市。

  • 戴德梁行:上半年内地大宗交易录得898亿成交额 同比上涨19.7%

8月7日,戴德梁行发布报告,2023上半年中国内地大宗交易市场共录得898亿成交,同比上涨19.7%;宗数破百,达109宗,对比去年同期上涨47%。防疫放开后,内地大宗交易市场成交迎来稳步回升。
在城市表现方面,上海以359亿成交继续稳坐头筹,并以87亿的外资成交同时揽得外资交易额排名首位;北京以251亿总成交额、42亿外资成交额居于城市成交和外资交易排名第二;广深分别以150亿、132亿的成交分列第三四位,两地均以内资作为主要构成。

北京将规划一南一北机器人产业园 面积共计55万平米

据北京发布官微8月22日消息,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与科创融合发展论坛”介绍,北京正在规划建设25万平方米的亦庄机器人产业园、30万平方米的昌平机器人产业园,两园在京“一南一北”落地,将支撑起本市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

北京住建委:规范住宅物业管理收费 垃圾处理不得额外收费

8月23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物业管理项目生活垃圾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相关收费的通知》,《通知》明确,自8月21日起,北京市物业服务人不得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生活垃圾清运费收费标准为30元/户·年,物业公司本身的服务中就已经包括了生活垃圾清运,不能重复收取。同时还规定,物业服务人不得向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服务费,不得向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住宅室内装饰装修保证金(含装修押金)。